終於找到中風元凶了!醫生提醒:最大禍首在這,希望你能早點避開

終於找到中風元兇了!醫生提醒:最大禍首在這,希望你能早點避開

撰文 | 何柱威

製版 | 趙利

渡過了短暫卻溫馨的春節假期,大家是不是又有了每逢佳節胖三斤的體驗?重溫了家鄉的溫暖也千萬別忘記了保持健康的身體。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影響卒中的重要因素-頸動脈狹窄。

2015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腦卒中是目前我國城鄉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構成比中最主要的原因, 成為中國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在腦卒中患者當中,缺血性卒中佔80%左右,其中25%至30%的頸動脈狹窄與缺血性腦卒中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我國,腦卒中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40至64歲勞動力佔近50%。換言之,頸動脈狹窄在我國越來越普遍。

頸動脈狹窄是什麼?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血管內會沉積許多垃圾,如同年久失修的自來水管,管內同樣會產生許多水垢、鏽跡等雜質。這些垃圾會逐漸積累成斑塊狀,若不及時清理,斑塊則會越來越大,從而形成硬化物,使得血管日益狹窄,影響供血。

在眾多的血管變窄、堵塞的情況中,頸動脈狹窄最為危險。頸動脈狹窄是指由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等病因引起的頸動脈管腔縮小、頸動脈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嚴重的腦部缺血疾病,是中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最大禍首。腦卒中俗稱“中風”,正如我們在日常生活或熒屏中看到的一樣,中風患者生活能力嚴重受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終於找到中風元兇了!醫生提醒:最大禍首在這,希望你能早點避開

(圖片來源:https://www.vcg.com/creative/1007458954)

注意!這種頸動脈狹窄更可怕

頸動脈狹窄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另一類則是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是指既往6 個月內有TIA、一過性黑矇、患側顱內血管導致的輕度或非致殘性卒中等臨床症狀中一項或多項的頸動脈狹窄。所謂的TIA是指由於腦或者視網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發作。TIA 的臨床症狀一般多在1至2小時內恢復,不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和體徵,且影像學上沒有急性腦梗死的證據。

頸動脈狹窄主要引起腦部缺血癥狀,患者可能會出現耳鳴、記憶力衰退、視覺模糊、失眠多夢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失語甚至突發性失明等現象。若產生以上症狀,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頸動脈狹窄。

但事實上,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往往才是更可怕的。既往6個月內無頸動脈狹窄所致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卒中或其他相關神經症狀,只有頭暈或輕度頭痛的臨床表現視為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許多頸動脈狹窄患者在臨床上無任何神經系統的症狀和體徵,有時僅在體檢中出現頸動脈搏動減弱現象,讓人防不勝防。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尤其是重度狹窄或斑塊潰瘍被公認為“高危病變”,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當體檢發現頸動脈血管雜音時,一定要多加註意,及時去檢查自己是否患上了頸動脈狹窄,防患於未然。

終於找到中風元兇了!醫生提醒:最大禍首在這,希望你能早點避開

(圖片來源:http://www.sohu.com/a/227745605_634722)

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避免身體動刀子

瞭解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或許比較熟悉頸動脈超聲這種預防性檢查。通過超聲可以測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斑塊大小、收縮期峰值流速等,從而幫助診斷動脈狹窄或閉塞的部位和程度,無創便捷的特點也使其受到歡迎。

不過,儘管超聲檢查在檢測頸動脈狹窄程度上具有優勢,狹窄程度卻不是唯一的風險評價指標。斑塊的穩定性是對於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有更重要的預測價值。影響斑塊穩定性的因素包括斑塊本身的結構和局部血液動力學因素,即動脈壓力和血流。

想要直觀、可視化地瞭解斑塊穩定性,就要讓MRI等新興圖像技術發揮作用了。MRI不僅能探知血管狹窄情況,更能詳細顯示斑塊的結構和其所代表的生物學過程。這些信息能幫助醫生們更全面地預測患者發生血管意外的風險,從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終於找到中風元兇了!醫生提醒:最大禍首在這,希望你能早點避開

(圖片來源:https://www.vcg.com/creative/808074348)


綜上所述,頸動脈狹窄變得越來越普遍,且出現年輕化的趨勢,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讓人防不勝防,而其引起的心梗、腦卒中(中風)等更令大多數人聞風喪膽。但是,我們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恐懼,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就醫,我們一定能夠在血管意外發生之前之前找到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1]陳忠,楊耀國.頸動脈狹窄診治指南[J].中國血管外科雜誌(電子版),2017,9(03):169-175.

[2]蔣柳結,潘勇康,王秀琳,時彩紅.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超聲檢查的臨床意義[J].臨床神經病學雜誌,2003(06):359-361.

[3] Joke M. Dijk, Yolanda van der Graaf, Diederick E. Grobbee. Carotid Stiffness Indicates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IA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 The SMART Study

http://neuro.dxy.cn/article/530748

[4] Teng Z , Brown A J , Gillard J H . From Ultrasonography to 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wards an Optimal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Vulnerable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 EBioMedicine, 2016, 3:2-3.

[5] Teng Z , Sadat U , Brown A J , et al. Plaque hemorrhage in carotid artery disease: Pathogenesis, clinical and biomechan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4, 47(4):847-858.

[6] 崔園園, 趙錫海, 蔡劍鳴.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出血形成機制及其影響因素[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誌, 201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