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的老人摔倒訛人和路人不敢扶!這其中有一個經濟學理論

作者:李康研報(likangyanbao)

我們繼續來講經濟學思維,作者列舉了一堆上市公司的壞處,比如要披露,要被監督,要防止被野蠻人收購等等,也同時說了很多公司打死不上市,或者乾脆退市私有化的例子,總之一個觀點,上不上市,想好了再定。上市圈了錢,把自己的企業弄丟了,就有些得不償失了。這種投資人和企業家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很難調和。在說到國企壟斷問題的時候,作者說應該儘可能的避免被利益集團所控制的局面,而咱們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們的巨型央企,基本上還是中性的。而我們的秘籍就是,在一些國計民生的行業中,乾脆國企化,不給民企空間,比如兵器工業集團就不可能私有化,一旦私有化,就必然產生官商勾結。另外,我們始終是大政府,中央財力雄厚最有錢,有錢腰桿就硬氣,不可能受到來自於市場的衝擊。但作者這些觀點,恐怕有人會提出疑問了,政府是中性?呵呵了……控制這些央企的不就是利益集團嗎?作者舉例,3G時代為了平衡市場,政府拆分重組電信業,扶持聯通打壓移動,平衡三大運營商的實力,避免一家獨大。而四大行也好,三大運營商也罷,經常互相調動領導,為了就是避免形成勢力範圍。所以我們的這些做法就是要做到讓政府控制央企,而避免央企的勢力左右政府。

常用社交平臺,分析了醫藥類公司,李康研報,提問交流。一、三、五公司,二、四、六讀書學習,七行業策略。

社會上的老人摔倒訛人和路人不敢扶!這其中有一個經濟學理論

作者不是為了洗地,他的意思主要是說,中性政府管理下的行政壟斷可以接受,但肯定不是值得稱道的。很明顯行政壟斷損失效率。比如給移動最爛的3G牌照,直接讓中國用戶喪失了一個3G時代。行政壟斷肯定沒法和自由競爭相比,但凡行政壟斷的行業都發展不起來,反倒是自由競爭的互聯網,我們有很多公司都做到了全球領先,比如阿里和京東的電商,讓美國人都很吃驚。還有大家熱捧的華為和格力,這都是踏著死人堆殺出來的企業。在全球都是霸主。所以,作者的結論就是,之前需要行政壟斷封閉市場的東西,之後未必一直要壟斷,他舉了美國60年代放開電信市場的例子,美國人也一開始並不理解電信怎麼還能放開,但沒想到放開之後,卻引發了信息革命。所以談到國企改革,開放市場,要比轉變制度重要的多。當行業基本態勢轉變的時候,順水推舟放開利益保護,這才是破除壟斷最高效的方式。經濟學裡有一句話,短期波動看需求,長期增長看供給。技術革命是長期發展的基礎,有些壟斷你不想打破也沒辦法,比如當年三大運營商的短信收入是一大塊,年三十晚上就幾億的收入。現在微信出來了,短信就變成了可有可無,而運營商打擊微信,似乎也不得人心,互聯網人就是喜歡這種雖然你看不慣我,但還就是幹不掉我的快感。

作者說,資源是稀缺的,未來是不確定的,最基礎的經濟規律就是供需規律,在經濟學的世界裡你知道需求和供給兩個詞,就基本上相當能唬人了。另外兩個詞,就是成本和收益。所有經濟學的東西,基本都圍繞這四個詞展開,比如我們常說的老太太訛人的事為什麼多,不就是因為成本低收益大嘛!警察來了,也不能把老太太怎麼樣,而反過來,這種事多了,對於做好事的人來說,成本大收益小,所以也就沒人幹了。這就讓供給少了,需求不變的情況下,老太太真要摔倒了,也就沒人扶了。所以這事賴誰呢,還不是賴那個成本!而警察也苦啊,我們處理老太太的成本也大啊,把她拘留判刑?還不夠給她看病的呢?美國也是如此,比如美國人規定被告認罪就能從輕處罰,為什麼這麼設計,目的是為了節省司法的調查取證審判的開支。

作者還說了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區別,市場規律就是指什麼價格低銷量高,服務好收入高之類的,但也有個例外,也就是暴力是市場以外的因素,比如搶劫!他的顧客極其不滿意,但並不會妨礙劫匪的收入。暴力介入市場後,市場規律就不復存在了,所以這也是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唯一區別,市場規律不允許出現暴力的情況。但暴力卻依然受經濟規律制約,比如成本增加到極致,抓到就槍斃,這種搶劫的就會減少,而如果不抓也不處理,搶劫的就會到處都是。支持政府幹預市場的人,其實就是支持暴力進入市場,破壞市場秩序。但卻最後要受到經濟規律的懲罰,比如經濟運行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最後我們都會變窮。接下來引用了科斯和周其仁對於中國產權改革的一個爭論,科斯認為清楚地產權界定是市場交易的前提,50年後周其仁教授提出反駁,承包到戶的土地,並沒有改變集體所有制的性質,還是共有的,只不過按照約定的條件交給農戶使用而已。很顯然承包權不是所有權,但卻起到了所有權的一部分作用。其實這裡周其仁有點矯情了,但矯情的還在理,科斯哪理解的了什麼叫聯產承包,在美國人的世界裡,根本就沒這麼個詞。而我們是因為拿不到產權,才變異了一個承包權。或者說是不願意承認產權,才暫時用承包權代替產權。

社會上的老人摔倒訛人和路人不敢扶!這其中有一個經濟學理論

下面作者談了一下,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邊際。英文叫做margin,作者說一張烙餅,變大變小都是邊上改變,跟中間沒什麼關係。所以經濟學上邊際的概念,就是當數量或者質量發生變化時,變化的那一部分。比如邊際成本就是數量變化時的那部分成本,邊際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圖書印刷,成本分兩部分一個是固定的成本,比如製版費,可變成本就是紙的錢,所以你印一本書的錢就很貴,印100萬本書,基本上也多花不了太多錢。所以,圖書印刷就是一個邊際成本很低的行業。他的邊緣往外擴散很容易。但演唱會則剛好相反,場地費燈光舞美的費用雖然也不便宜,但跟請明星比起來還是差的很多,所以跨年演唱會,你要加個王菲進來,那可就得加很多錢。所以邊際成本很高。我們常說的互聯網思維,實際上就是邊際成本很低,甚至為零,互聯網思維,大大降低了大家的付費門檻。所以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互聯網出現之後,很多東西都能做到免費了吧,因為本來邊際成本就趨近於0,所以他收不收錢其實他的成本也差不多。而用戶習慣養成後,只要稍微一收費,就會有巨大的收入。

社會上的老人摔倒訛人和路人不敢扶!這其中有一個經濟學理論

無論是生意人還是消費者都頭疼一個問題,那就是定價,有的人經常會問,為什麼賣這麼貴。作者就解釋了一下定價的學問,作者舉例軟件開發,需要僱人然後租場地,帶寬等等,花了1000萬,這些錢花出去如同石沉大海,無論你做的出來做不出來都花掉了,所以叫做沉沒成本,而軟件的邊際成本就是製作包裝,複製光盤的費用,還有一些銷售員的提成,這些會隨著你的銷售而變化,而你定價至少要把這些可變成本賺出來,否則賣一單就虧損一單,這可不得了。而相反如果你每賣一單都比可變成本高,能產生一定的利潤,這時候就有意思了,你最終會達到一個平衡,也就是那個邊際,就能夠把固定的沉沒成本收回來了。然後再賣,你的公司就賺錢了。所以,你的產品定價,必然要高於可變成本,但低於可變成本加上均攤下來的沉沒成本,然後就是一個銷量和價格的問題了,想要銷量高就要價格低,想要價格高,必然銷量低。然後銷量乘以價格,最後就是你的總利潤,你算一下,哪個組合總利潤最高,這就是你的定價模式。這裡面有一個可能,就是價格上漲,但銷量不降,那麼你就應該毫不猶豫的把價格加上去,這就是產品附加價值。比如蘋果手機。而這個低於多少錢你不賣,高於多少錢他不買的中間定價區間,就叫做消費者剩餘。有了這個區間,很多商家就會進行市場分割,利用價格歧視進行區別定價,讓你願意多花錢的,儘量拿出更多的錢,而不願意多花錢的,也能讓你買的起。比如時間上特價,團購,尾貨這種都是一種價格歧視的表現形式,以追求利潤最大化。還有產品上,各種版本比如買汽車的豪華版尊貴版標準版,也是一種價格歧視的手段。甚至保潔會推出多款洗髮水品牌,分別打中高低端三個市場。這些目的都是為了擴大銷售利潤,儘可能多的賺錢。作者說,具體怎麼定,長期利潤十分關鍵,每個企業都應該追求長期利潤最大化,甚至不排除在短期貼錢燒錢,聚集用戶的可能。而這也是互聯網經濟浪潮下的一個特點,靠規模形成效益,先有規模才有效益。沒有規模效益也無從談起。

我是李康,感謝您的瀏覽轉發。李康研報,既要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還將尋風口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