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飯的都是人生贏家

1

品學兼優,從小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巖,高中畢業後去了美國留學。

出國留學,對於父母來說是成功的標誌,或者說明家庭財力強,或者說明孩子的能力強,然而面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異鄉的新奇感只夠支撐兩週的幸福。

巖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吃飯的問題。

作為學霸,她一直十指不沾陽春水。第一次做飯不知道白菜炒成啥樣算熟,第二次做飯,現炒西紅柿再放雞蛋,炒出來狀態是“西紅屎”炒雞蛋。

菜難吃的讓巖哭了,邊哭邊給媽媽打電話。

機場分別的時候都沒哭,沒想到被中國的胃打敗了。巖不好意思的說。

會做飯的都是人生贏家

其實,我特別能理解巖,人胃不暖的時候,容易覺得孤獨,挫敗。

歌手陳奕迅說自己人生最刻骨銘心的時刻,是14歲離家,一個人在異國的街頭,那麼小,那麼孤獨。現在貴為香港歌壇一哥的他,INS裡最重要的內容是吃地道的港式面,沒一碗都吃的連湯都不剩。

2

人生重大的幸福時刻,金榜題名時,t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都是十根手指頭數的過來的。一個人之所以可以興致勃勃地活著,並不是因為重大的幸福支撐,而是被最微小的幸福溫暖。

吃,就是微小而易得的字福。

機緣巧合,我曾經跟一個剛大學業的男生一起過新年。我們都是客居南方的北方人,那一年元旦,各自遇到一些波折,處於能量低迷。大樓裡的同事都回家了空蕩蕩的

他說我們擇面片、包餃子吧

強打精神買回麵粉,肉、菜,他像變戲法一樣拿出個大面板與長麵杖,據說是從老家帶來的

我根本沒抱什麼希望,一個二十出頭的男生,能出什麼飯採來?

中午,四紅柿雞蛋麵片出鍋。湯濃都,面精道,他還做了香掉鼻子的油潑辣子。當胃被童年的味道塞

滿,血槽已經滿了一半。

下午一起包餃子,話就多起來。他熱了蔥花熟熟加上五香粉,潑在餃子餡上。

會做飯的都是人生贏家

“誰教你的?”我問

讀初中的時候,我媽每個週末教我做飯。她說,你至少要會做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以後走到哪幾,都不求人

他的母親,並不知道他正處於事業低谷,他也絕不會告訴她。然而,因為她提前給了兒子一把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便成了一股可以在他人生任何關鍵時刻,站在背後支持他的力量。

會做飯的都是人生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