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家乐福关门了,“惨死”背后该反思什么?

又一个家乐福关门了,“惨死”背后该反思什么?

双十一刚过,双十二未临,合肥实体连锁店再传“噩耗”:12月1日,家乐福合肥潜山路店正式关店。对于闭店原因,公告并没有言明。据悉,潜山路门店于2011年开业,营业至今已有五年多。这也是继2015年家乐福恒丰路店歇业之后,家乐福在合肥关闭的第二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合肥两家沃尔玛门店同时关闭。另数据显示,在短短五年时间,包括家乐福、乐购、沃尔玛、百盛、金鹰、世纪联华等合肥十几家实体连锁门店关门歇业,大型连锁超市陷“倒闭潮”。

家乐福潜山店发布的停业公告表示,“家乐福潜山路店将于2017年12月1日起停止营业……在潜山路店购买的尚未消费完毕的购物卡可、继续在合肥市内的其他家乐福门店进行消费”等信息,但未披露门店停业的具体原因。

据悉,家乐福潜山店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潜山路403号,于2011年开业,营业面积月7000多平方米。主要从事商品零售。门店内除了售卖传统的中国食品外,还有众多来自美国,韩国,法国等国家的“进口食品”,同时满足了广大中外顾客的不同需求。对于潜山店的关闭,不少当地消费者表示,“太意外了,都没听说”。

值得一提的是,家乐福是最早进入合肥的国际商业连锁企业之一。据传,2007年合肥三里庵门店曾经创造全球日销量之最,不过这并未改变商业零售发展的颓势。据悉,家乐福在合肥原来共有6家门店,在恒丰店和潜山路店停业后,还剩下宝业店、长江店、环球广场、肥西站前路4家门店。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家乐福共关闭了2家门店,分别是洛阳新都汇店和利辛人民路门,潜山路店为年内关闭的第3家门店。

不可否认的是,家乐福在中国低迷早已不是秘密。有业内人士称,家乐福不缺乏经验,但它忽略了一点,就是中国的商业模式在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在改变,如果不能顺应市场发展,关店是迟早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不断改写着中国消费者购物习惯,使得传统商企的“大连锁”商业模式变得毫无意义。此时,那些在区域市场成规模、拥有相当数量客户群体的商企,还能以“拆东补西”方式自救,而那些得不到有效“输血”的城市单店,走向止损即成必然。

实体零售的生存环境越发严峻,不少商超都选择转型,闭店也成为零售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业内普遍认为,闭店并非死路,至少这些企业敢于止损,去反思自己的过去、创新下一次发展机会。

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家乐福早已开始转型,如2014年,家乐福便在上海开出了首家“Carrefour Easy”便利店;2015年,家乐福又推出“自持物业的购物中心”,首家家乐福购物中心落户北京望京地区四元桥附近;2017年,家乐福又尝试推出紧凑型门店,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出一家“新概念生活超市”,门店面积比传统卖场面积减少了近40%;9月份,家乐福推出了属于自己的钱包——Carrefour Pay,并计划年底前推广到全国所有门店。除此之外,家乐福还打算上海开出首家电影院,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其中包括分时租赁,推出儿童放映厅等。

日前,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陈维敏也曾对媒体表示,家乐福中国区今后改造的门店和所有新开门店大多都会植入购物中心模式。而在这些购物中心项目中,除了大卖场之外,主要布局的就是生活类业态。根据家乐福的计划显示,3年内,购物中心项目中65%租赁面积是体验型行业,比如餐饮、电影院、KTV、健身中心、美容店、SPA、儿童教育、服饰等。

(综合自:赢商网、联商网、凤凰网、合肥购物、大河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