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完美的青瓷:北宋汝窯瓷器

中國最完美的青瓷:北宋汝窯瓷器

上一篇我給大家介紹了宋代的鈞瓷,以獨特的窯變和打破常規的銅紅色釉聞名於世,不知道鈞瓷是什麼的小夥伴可以翻一翻前面的文章。

宋代時期制瓷業非常繁榮昌盛,中國古代五大名瓷都出自宋代,分別是:鈞窯 、汝窯 、官窯、 定窯、 哥窯。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被稱為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窯瓷。

汝窯的名字來源去它的發源地:汝州。

汝窯瓷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絕妙的色澤,有似玉非玉之美。

汝窯瓷以釉取勝,釉色青中氾濫、純淨、溫潤。大多呈淡淡的天青色,天青、粉青、天藍色也較多。能透出柔和的光澤,既不同鈞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窯的脂光,而是一種類似古玉般內蘊的光澤。

釉面基本可視為碧玉,用久了之後手感潤滑如脂,更是似玉非玉。

中國最完美的青瓷:北宋汝窯瓷器

要知道古代並不像現在有那麼多隨手可取的顏色,現代社會顏色豐富多彩,但是在古代,很多顏色都是稀缺的。

這一句“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就足以說明了。

更何況古人愛美玉,在純手工的古代,人們能將瓷器能做出玉的色澤和手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工藝!

除此之外,汝窯瓷上的開片紋堪稱一絕。開片本來是器物在高溫燒製下產生的一種釉面缺陷,行話叫“崩釉”。但是汝窯的工匠人把這種難以控制,千變萬化的缺陷,通過人為的操作變成了一種巧妙的裝飾,頗有巧奪天工之意。

汝窯瓷上的開片細密,又錯落有致,深深淺淺互相交叉像魚鱗一樣熠熠生輝。有的又被巧稱為:“蟬翼紋”。

中國最完美的青瓷:北宋汝窯瓷器

在宋代,汝窯瓷基本是被宮廷壟斷的御用之物,甚至為此不計成本。以瑪瑙寶石入釉,工藝極其複雜,釉面柔和如玉,稍稍透亮,撫之如絹,溫潤古樸。釉下有微小氣泡,寥落如星辰,色澤滋潤,紋片晶瑩。

這也應該是汝窯瓷價值連城的另一個原因了。

在手工制瓷的古代,製作一個汝窯瓷,就得準備高達十三道工序:包括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成瓷、成瓷缺陷的修補等。這樣做出來的汝窯瓷才會精細,唯美。

有"雨過天晴雲破處"的美譽。

中國最完美的青瓷:北宋汝窯瓷器

汝窯瓷盛於南宋,衰於北宋,期間不過二十多年,受戰亂影響,汝窯關閉。技藝也漸漸失傳了,如今世界上汝窯的傳世品少之又少,真品不過百件。已知的僅僅67件半,國內存放48件。

其他的散落在英,美日本等博物館或者私人收藏館。全世界收藏有汝窯瓷的博物館也僅僅不到10家。

技藝失傳之後,後代元、明、清,歷代中國民間都有人不斷嘗試重新燒製汝窯瓷出來,但是因種種原因,都沒有成功。原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馮先銘說過:“汝窯釉色最難仿,比定、鈞、耀等窯難度大的多,不易仿製,因此傳世製品根本無亂真之作。”

正如清道光年間,督學孫灝詩云:“青瓷上選無雕飾,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貢紹興年,瓶盞爐球動顏色。官哥配汝非汝儔,聲價當時壓定州。皿蟲為盅物之蠹,人巧久絕天難留。金盤玉碗世稱寶,翻從泥土求精好。窯空煙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

中國最完美的青瓷:北宋汝窯瓷器

古來閒話!每天分享不一樣的國風文化!

古來說閒話,興起詩酒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