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B2B企業為何頻繁出事?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 Peter)隨著馳譽旅遊宣佈資金斷裂,又一家旅遊B2B企業的泡沫被吹破。這是在2016年繼業內知名的優客、天天旅交會後第三家B2B企業宣佈資金出現問題。為何在這幾年炒得烈火烹油、繁花似錦的旅遊B2B企業在轉瞬間如多米洛骨牌陸續倒塌?是旅遊B2B市場出了問題嗎?還是商業模式有問題了?亦或是企業在經營業務過程中的問題導致業務走偏了?帶著這些問題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旅遊B2B企業為何頻繁出事。

一、從市場角度看旅遊B2B行業的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旅遊市場前景廣闊,從2015年的旅遊市場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整體旅遊市場的交易規模在41300億元,較2014年交易額同比正長47.2%,在線滲透在13.1%同比2014年增長2%左右。從整個數據看來線下交易仍然很大。隨著這幾年國家對於整個旅遊產業的扶持和推動,國內外旅遊依舊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這樣一來旅遊產品的碎片化和個性化會越來越凸顯,國內外目的地旅遊產品種類繁多不管是酒店 機票 景點門票 團隊資源 租車 玩樂等都需B2B系統來對接提升分銷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從旅遊市場看旅遊B2B行業,我們發現整個市場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從商業模式上來看旅遊B2B行業

旅遊B2B簡單的來講就是通過系統的方式整合供需兩端的有效需求,打破由於信息不對等導致供需兩端分銷和服務效率低下的問題;通過提供有價值的系統服務供兩端,降低雙方的運營成本、人工成本、營銷成本等。B2B企業通過收取系統服務費、會員費、撮合交易提成、資金沉澱收益等方式來盈利。從這個層面看來旅遊B2B的盈利模式也是說的通商業前景廣闊的。

三、從目前旅遊B2B企業的經營來看看旅遊B2B行業的發展

自移動互聯爆發伊始旅遊B2B企業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但實際的經營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就從已出問題的三家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因為資金斷裂導致倒閉或跑路,那不經要問這3家企業之前都是受資本熱捧的香餑餑,為什麼一夜之間資本撒手不管不繼續注資維持。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滾下了鉅額雪球債務。在企業現有運作下投資者者無法在短時間獲利所以停止注資來止損。

衡量一個企業經營的好壞先看企業創業者創立企業的初衷。現行大部分旅遊B2B企業都是圈內草根人士創業,由於當時熱資較多隻需要一個符合時下最流行的商業模式就可以輕鬆融資開幹然後做流水博上市。所以在企業經營的源頭創業者就不是純粹以提升整個旅遊B2B行業效率為使命而是參雜著個人與資本的小九九。

而後再來看這幾家B2B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個行業後競爭白熱化後,部分旅遊B2B平臺在資本和業績的壓力下改變了初心變得激進,開始用高額返點的業務模式進行大規模的補貼以此方式來提升平臺的交易量。

由於商業的本質是逐利在本身整個旅遊行業毛利極低的情況下高額的返現使得旅行社本應該在線下完成的交易都搬到了線上造成了虛假的耍單;大規模的補貼使企業入不敷出,企業挪用團款去支持補貼去購買有風險回報高的金融產品、投資等,當資金鍊斷裂企業營造的海市蜃樓消失倒閉、跑路成為了必然。

從這兩個層面來講,部分B2B企業出現的問題完全是因為在運營管理過程沒有堅持初心真正用心去打造為B端供應商、分銷商提供有價值的為其創造利潤、節省成本的產品與服務,且無視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耍單問題以及在沒有建立完整的信用體系、資金風控管理體系。

旅遊B2B企業頻繁出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建立在瘋狂補貼上的流水和業績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旅遊B2B的發展才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創業者也要深知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