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對於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來說,監管變得日趨嚴格和規範,合規成為各公司的必修課。而對於公司高管而言,勤勉義務是最基本和最明顯的,但在網絡時代如何管住嘴卻也成了一種新的要求。這不最近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就“禍從口出”,引起監管層注意。董明珠在1月16日新年第一屆臨時股東中表示:“2018年格力電器預計營收將達2000億元,稅後利潤預計超過260億元。”

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很快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的董明珠,收到了深交所對格力電器的關注函:

你公司於2019年1月16日下午召開股東大會,你公司董事長在股東大會上發表了“2018年稅後利潤為260億元”等有關你公司業績的言論,而你公司當日晚間才對外披露業績預告公告。 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第2.15條規定,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指定媒體上公告之前不得以新聞發佈或答記者問等任何其他方式透露、洩漏未公開重大信息。你公司董事長髮表前述言論的時間早於你公司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公告的時間。 深交所對此表示關注,請你公司嚴格規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外發布信息的行為,切實提高信息披露意識,遵守並促使有關人員遵守《股票上市規則》和本所其他相關規定。

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董明珠說錯了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規定,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應當嚴格守法、謹言慎行。

例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六條就規定: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依法披露信息,應當將公告文稿和相關備查文件報送證券交易所登記,並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的媒體發佈。信息披露義務人在公司網站及其他媒體發佈信息的時間不得先於指定媒體,不得以新聞發佈或者答記者問等任何形式代替應當履行的報告、公告義務,不得以定期報告形式代替應當履行的臨時報告義務。

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董明珠在臨時股東大會上披露的公司業績這一重大事項,顯然並不是在公告指定的正規地方進行的披露,有違反相關規定的嫌疑。

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 不吐不快的杭蕭鋼構董事長

2007年2月12日在公司內部的總結表彰大會上,董事長單銀木稱在非洲國家安哥拉取得鉅額工程項目,但沒有依照有關規定及時向證券主管部門報告也未進行公告,使與公司內部人員及密切關聯人員先於市場得到信息,導致股價劇烈波動,杭蕭鋼構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市場的廣泛質疑和投資者的不滿。

據調查,安哥拉項目合同的總額近人民幣313.4億元,而杭蕭鋼構2005年度經審計的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只有15.16億元,屬於重大交易,足以對杭蕭鋼構的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該事件最終以三人分別因洩露內幕信息罪、內幕交易罪被判刑,並繳納鉅額罰款而告終。

杭蕭鋼構案被稱為“洩露內幕信息”第一案。

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 “過於自信”的泰禾董事長

2017年年末,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2018年,泰禾集團銷售額的目標是再翻一番至2000億元,同時,2018年將繼續降低土地成本,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將負債率降到79%,下半年降到75%。”

受此消息影響,泰禾集團股價不久便衝頂漲停,收盤價為每股18.46元,漲幅10.01%。很快泰禾集團就收到了深交所公司管理部的關注函,隔天集團慌忙發文應對,聲稱黃其森言論屬於董事長對公司發展的目標和願景,並不構成本公司的預測和承諾。

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 興全基金投資經理“一言不合就撂挑子”

2015年,興全旗下眾多基金業績暗淡。1月6日,興業全球基金的專戶投資經理呂琪在其微信朋友圈鄭重提示:“建議有其他投資渠道的客戶贖回,今年本人管理產品大概率不能賺錢。”該消息一出便被瘋狂轉發。

翌日,興業全球基金緊急發佈澄清公告,指出個人言論並非公司官方觀點。隨後證監會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當然,國內這些“失言”高管,比起“放飛自我”的特斯拉董事長馬斯克,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去年8月,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佈正在考慮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並稱資金已經到位。美股市場當即沸騰,特斯拉股價大漲。9月2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提起訴訟,指控馬斯克違反了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條款。很快,馬斯克付出了高達2000萬美元罰單,並且被迫辭去董事長職務。

董明珠一句話觸怒深交所?盤點那些“禍從口出”的公司高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