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龍進 周玲:改革開放精神是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餘龍進 周玲:改革開放精神是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鑄就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改革開放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生動體現和發揚光大,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必須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就要崇尚創新、勇於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新精神的民族,以偉大創造能力著稱於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對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最好寫照。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革故鼎新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發揚優勢、革除弊端、大膽創新的過程。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進入新時代,我們要讓創新精神持續迸發、提供不竭動力,推動國家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就要自立自強、艱苦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奮鬥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偉大奮鬥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毛澤東同志曾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正是擼起袖子加油乾的生動呈現。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今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然需要不懈奮鬥。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就要發揚革命傳統、保持鬥爭精神。革命精神產生於革命戰爭年代,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一同創造的偉大精神,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也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新的勝利的強大動力。新中國成立初期,如何探索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是一個全新課題,是一條充滿艱辛、佈滿曲折的道路。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偉大曆程中,徹底的革命性是中國共產黨人所崇尚的。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我們在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鬥爭的時候,必須有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鄧小平同志說:“改革的性質同過去的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變革。”今天,革命精神仍然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國人民不斷進取的力量之源。偉大的改革開放是進行時,而不是完成時,仍然需要豪情萬丈的革命熱情和革命幹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偉大斗爭,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敢於擔當、敢於鬥爭,保持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年輕幹部要到重大斗爭中去真刀真槍幹。”新時代,要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必須加強鬥爭歷練,增強鬥爭本領,永葆鬥爭精神。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就要團結一致、攜手向前。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生死與共、團結奮進的歷史。中國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政治穩定的重要保證。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激流勇進、頑強拼搏,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的機會。當前,全國各民族已經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各民族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戰勝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難,鑄就新的輝煌。今天,中國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結果。中國人民從親身經歷中深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可能發展進步。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團結精神,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就一定能在新時代取得改革開放新的勝利。

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就要勇於追求、實現夢想。“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是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時期又一精神特質。中國人民向來就有小康、大同的嚮往追求,始終心懷夢想,以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砥礪前行。中國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嘗屈辱,但沒有自棄沉淪,而是懷揣夢想,上下求索,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改革開放,終於找到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即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當然,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夢想不可能一夜成真,目標越接近,越要加倍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朝著夢想奮進,用實幹托起偉大夢想。

(本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