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歷了一千多年歲月的黃河鐵牛至今依然完好無損?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絕對沒有生鏽是不可能的,只是相比數十噸重的龐大體形,鐵牛身上的鏽跡很不明顯,沒有造成多大影響,所以至今完好無損。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十分不易了,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先進技術。

黃河鐵牛的歷史

蒲津渡是黃河中上游的重要渡口,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蒲津渡扼守黃河,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衝,是河東經陸路進入關中的鎖鑰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在蒲津渡修過浮橋。

但唐朝以前的蒲津渡浮橋大多是為了滿足軍事需要臨時性架設,使用竹索連接,壽命很短,也不安全,無法滿足交通出行需要,無論政府還是百姓渡河,還要靠船隻擺渡。

開元年間,蒲州被定位唐王朝的中都,政治地位進一步提高,唐朝的統治重心在關中,為了加強關中與唐朝龍興之地山西的聯繫,進而強化對整個北方的控制,時任兵部尚書張說建議在蒲津渡修建一處更加牢固的鐵索浮橋,得到唐玄宗的首肯。

修建鐵索浮橋的最大難題是鐵索的固定,最終方案是鑄造8頭巨大的鐵牛,每頭鐵牛重達數十噸,分別放置在黃河兩岸用作索樁,將鐵索固定在鐵牛身上,然後以鐵索連接舟船,舟船之上敷設鐵板。開元十三年(725年),蒲津渡浮橋建成。這是有史以來黃河上第一座固定鐵索浮橋,使得黃河天塹變成通衢大道,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由於索鏈和索樁都是鐵質,故而浮橋十分堅固,一直從唐朝使用到元朝,雖中途幾經重建,但都使用"鐵牛連鐵索,鐵索連舟船"的方式架設,即便後來黃河改道,蒲津渡徹底廢棄,這八頭鐵牛仍然忠實地蹲守原地,無人破壞,無人偷盜——因為它太巨大了。

黃河鐵牛的沉沒

黃河改道後,鐵牛所在地被黃河淹沒,鐵牛也逐漸沉到河底泥沙之中,一開始還未完全淹沒,但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隨著河床淤積,鐵牛已經被完全埋在淤泥中了。

由於當地百姓都知道鐵牛的存在,所以發掘鐵牛的過程並不十分困難。1989年 8月,考古部門發掘出八尊鐵牛中的四尊,每尊高1.9米,長3米,寬1.3米,牛尾處有橫鐵軸一根,用於拴連鐵索,連同用於固定鐵牛的底盤和鐵柱在內,每尊鐵牛的全重達到了驚人的70噸!

根據專家測算,當時鑄造八尊鐵牛以及鐵索耗費的鐵,佔到唐朝全國年鐵產量的五分之四,而且這些鐵牛並不是一塊純粹的鐵疙瘩,它們造型雄健,氣勢威武,紋案優美,形象逼真,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先進的冶煉技術,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黃河鐵牛為何不鏽

當黃河鐵牛被打撈出土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四尊鐵牛經過1300多年,經歷了漫長的風吹、雨淋、日曬、沖刷,表面竟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鏽跡斑斑,這是何原因?

金屬生鏽,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化學反應,生鏽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鐵元素與氧元素接觸發生氧化反應,產生三氧化二鐵的過程。最常見的生鏽是鐵製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直接與氧氣接觸導致,還有一種情況是鐵製品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導致生鏽。

黃河鐵牛先後經歷過上述兩種情況,為何沒有鏽跡斑斑?作者認為主要是以下原因:

1,北方空氣比較乾燥。眾所周知,北方降雨將少,空氣較為乾燥,而鐵最易在潮溼空氣中生鏽,在乾燥空氣中並不容易生鏽,即便生鏽也不會很多。

2,黃河泥沙的保護。鐵牛被黃河淹沒後,身上的鐵鏽經過黃河水流和大量泥沙的沖刷被清理掉,後來被泥沙掩埋後,完全與氧氣隔絕,失去了再次生鏽的條件。

3,先進的防鏽技術。古人很早便懂得了生鏽原理,掌握了防鏽技術,比如很多佛塔都是鐵製的,使用了油漆等方式進行防鏽處理,黃河鐵牛很可能也進行了類似防鏽處理。

4,長期的專人養護。蒲津浮橋是政府工程,平時有專人養護,為了美觀和安全需要,一旦鐵牛身上出現生鏽現象,會安排專人進行除鏽養護。

除了上述原因,有些專家還推測鐵牛在冶煉時摻入了其他金屬元素,成為某種鐵合金,就如同現代不鏽鋼一樣具備了防鏽能力。不管黃河鐵牛如何神奇,根本而言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所致,值得我們欽佩。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黃河鐵牛是黃河岸邊著名的鎮水神獸,它出土於現在山西省的永濟市,這裡曾是古代黃河蒲津渡的渡口,是古代晉陝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而從唐代建造了這八座大鐵牛開始計算,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經過數次黃河的改道,鐵牛被淹沒在了河水之中。

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由於興建三門峽水庫蓄洪,古代渡口出現了大範圍淤泥堆積的情況,鐵牛也被埋在了黃河的泥沙之中,不見了蹤影。

後來經過文物專家向國務院申請,國家才啟動了尋找鎮水神獸的計劃,經過長達一年的搜尋,在1989年,四隻鐵牛才得以重見天日。

唐代為何造此神獸?

我們創造的文明被稱作黃河文明,黃河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但對自己的子女並不是十分友好。歷史上黃河決堤的記載數不勝數,中國人也是在治理黃河洪水氾濫的問題上奮鬥了上千年。

到了鼎盛的大唐時期,唐玄宗為了彰顯國力,震懾洪水,於是在唐代的中都蒲州,命工匠建造了8只大鐵牛分列於黃河兩岸。

那為何是鐵牛,而不是其他動物呢?

其實這個也是有出處的,據《易經》記載: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通過五行相生相剋的特點,牛即是土,水來土掩,因此,在神獸中,鐵牛具有鎮水驅災的作用。

古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地,人相輔相成,才能交相輝映,共同驅邪。牛代表土,土即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鐵牛的周圍,建有7根鐵柱,這7根鐵柱呈北斗七星狀排列,代表上天,祈求得到上天的眷顧。

同樣,在每個鐵牛周圍,都有一個鐵人“看護”神獸,他們服裝各異,有唐裝、有突厥裝、有西亞裝,反映出大唐的包容與胸懷。

宋代打撈鐵牛的故事

鐵牛從唐代開始到我們現代打撈出來,期間並非是一直屹立在黃河兩岸的。據明代馮夢龍記載,當年北宋宋英宗時期,由於數日暴雨不停,黃河水猛漲,用鐵牛拴著的黃河浮橋被洪水沖走,連接著鐵牛一道,被浮橋帶入了黃河之中。

然而這動輒幾萬斤的大鐵牛讓當時的人犯了難,古代沒有起重機,也沒有挖掘機,這麼個龐然大物可不是那麼輕易就打撈上來的。

於是,宋英宗頒佈聖旨,徵召天下能工巧匠,凡是能將黃河鐵牛打撈出來者賞銀千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位名叫懷丙的和尚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懷丙先是命人將兩隻滿載泥沙的船劃到鐵牛被衝到的地方,挑選兩個水性好的人下水將鐵牛用繩索勾住,保持繩索處於拉直狀態,逐漸將船裡的泥沙鋤掉,利用船隻吃水部位上浮將鐵牛從淤泥中拉出來。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真的讓我們現代人為之痴迷。

鐵牛如何保護的完好無損?

其實說完好無損有些誇張,在1989年打撈出來的4只鐵牛已經或多或少有了生鏽的痕跡。只見這些鐵牛形態各異,大約長3米,寬1米3,高1米9,連同鐵牛下方的底座重量竟然達到了70噸,令人歎為觀止。

再說到鐵牛製作的工藝方面,鐵牛的栩栩如生間接反映出唐代鍊鐵技術的成熟,鐵牛表面塗有一層厚厚的鍍膜,在最大程度上阻止了鐵遇到氧氣而被氧化成鐵鏽,這也是鐵牛在潮溼的岸邊能長期不生鏽的原因。

至於鐵牛被文物部門保護起來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防止鐵牛再次生鏽,因為歷代鐵質文物保護的最大問題就是目前還處理不好如何在保存原有文物模樣的基礎上進行防鏽。

目前這四座大鐵牛陳列在山西運城市唐代鐵牛博物館中,不過甚為可惜的是,黃河西岸的另外四頭鐵牛至今沒有找到,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小小嬴政




小時候的課本上有一篇文章叫《撈鐵牛》,講的就是這幾頭鐵牛的故事,不過當時還有8頭,現在只有4頭了。下面把這篇文章貼上來,讓大家重新回憶一下,重溫小學時光。

            撈 鐵 牛  宋朝時候,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黃河兩岸的八隻大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裡。   洪水退了,浮橋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鐵牛陷在河底,有哪個大力士能把它們一隻一隻撈起來呢?人們正在議論紛紛,一個和尚說:“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和尚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八隻鐵牛沉在哪兒。然後讓人準備了兩隻很大的木船,船艙裡裝滿泥沙,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船停穩了,他再叫人把兩隻船並排拴得緊緊的,用結實的木料搭個架子,跨在兩隻船上。又請熟悉水性的人帶了很粗的繩子潛到水底,把繩子的一頭牢牢地拴住鐵牛,繩子的另一頭綁在兩隻大船之間的架子上。   準備工作做好了。和尚請水手們一起動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鏟到黃河裡去。船裡的泥沙慢慢地減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鐵牛的繩子越繃越緊。船靠著水的浮力,把鐵牛從淤泥裡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鏟光了,鐵牛也離開了河底。和尚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讓水手們使勁把船划到岸邊,再讓許多人一齊用力,把水裡的鐵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這樣的辦法,把八隻笨重的鐵牛,一隻一隻地拖了回來。   這個和尚叫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學家。



公元724年,正值唐朝最興盛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為了加強山西和陝西的經濟往來,改善兩省的交通環境。他組織了龐大的人力,在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黃河渡口修建了浮橋。

為了穩固浮橋,當時動用了160萬斤生鐵在兩岸各放置了4頭鐵牛,4個鐵人,四座鐵山,還有四組七星鐵柱。當時基本上是傾全國之力,160萬斤生鐵相當於唐朝年產量的80%,顯而易見唐朝政府對修建這座浮橋是多麼的重視。

大唐工部親自派人督導,還專門找陰陽先生,對兩岸的佈置都做了規劃。根據易經的解釋,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所以就用鐵牛來代表土地,震懾黃河鬼怪,不得隨意作亂。

七星鐵柱則是仿照天上的北斗七星佈局,再加上鐵人,配合鐵牛,就組成了天地人的格局。實際上在歷史上,七星鐵柱和鐵人都是拴船的莊子,老百姓才不會有那麼多講究。



元朝末年,黃河水氾濫成災。浮橋在大水中被沖垮,再加上當時黃河改道,這個唐朝時修建的交通要道,就被廢棄了。鐵牛也被泥沙掩埋,在枯水季到水中游泳的孩子還可以摸到鐵牛,對這個河段不熟悉的船工開船還經常被牛角掛傷船底。

新中國建立後,50年代在黃河上修建了三門峽庫區。由於這個水庫規劃的不科學,導致上游的泥沙淤積,再加上水位抬高。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經被深埋在黃河水面兩米以下的爛泥灘了,除了一些文物專家再沒有人問津這些東西了。

改革開放後的1988年,永濟縣博物館決定以這個古橋和鐵牛作為旅遊景點。在當地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發現了這些鐵牛鐵人的位置。1989年8月,當地有關部門組織了大規模的挖掘活動,4頭鐵牛重現水面,當然仍有四頭下落不明。

根據歷史記載,兩岸的鐵牛各分兩組,每座鐵牛身邊有一個鐵人。鐵牛高1.9米,長約三米,寬約1.3米。在牛身上雕刻有精緻的花紋,非常具有研究價值。鐵牛的重量在42噸到70噸之間,以當時的鍛造水平和運輸水平,可以說絕對是當時的國家級大項目。



經過文物部門和當地政府的綜合評估,決定在原址上抬高12米,儘量還原唐朝和明朝時期修建的石堤,露天擺放,供往來遊客參觀。這個博物館現在還在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門外,也是山西省重要的旅遊景區。

這些存放了千年的鐵牛為什麼能夠基本上做到完好無損呢?應該說山西省文物局在當時出土時,就充分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保證他們在不受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安全著陸。在對錶面進行防鏽除鏽處理時也採用了先進的技術,儘量不傷及鐵牛的身體。

在歷史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鐵器的抗蝕防鏽工藝。比如越王勾踐的佩劍剛出土時依然整體烏亮、寒光逼人,可以很輕鬆的劃破十幾張報紙。

根據相關專家研究,古代的防鏽技術就是在表面進行一些硫化處理。用硫和硫化物,與金屬的表面發生化學作用,起到防鏽的作用。還有更先進的就是採用鉻鹽氧化法,處理完成後表面金屬會被氧化,生成薄薄一層極其細膩的氧化金屬,類似於現在的金屬表面鈍化處理法,基本上可以保證不會生鏽。

這些鐵牛在水下時因為被淤泥覆蓋,深埋於地下。雖然從明朝到建國初期,600多年之前黃河不斷氾濫成災,但都沒有對鐵牛造成重大創傷。這也是我們當代人之福,還能看到1300多年前的鐵牛,並且看上去依然栩栩如生,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新知傳習閣


古人認為黃河無橋,不可以搭橋,而黃河唯一的橋就是鐵索橫江,但這個鐵索在哪裡一直無人知曉,直到1989年在山西蒲州距離黃河3千米的地方發掘了4尊巨大的鐵牛,終於揭開了這個謎。

古人云: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所以牛可以鎮洪水,黃河鐵牛也取自於此。

唐朝時除了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外,還有中都蒲州,因為三座城被黃河攔開,盛世之下唐玄宗下令要造一座橋將三座都城連接起來,於是黃河鐵牛鑄造於唐玄宗725年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鐵器,重約45-70噸不等,高約1.9米,長3米,總共用了160萬斤的鐵,舉全國之力鑄造出來。

圖為1989年出土黃河大鐵牛時的情景。

黃河兩岸分別4尊鐵牛,有鐵板底座和打地樁的鐵柱,再用鐵鏈連起來,在上面鋪木板,鐵索橫江就形成了。重要的是1000多年的巧匠人們已經利用了力學的概念,比如地樁斜插,前牛輕,後牛重,牛的前腳蹲,後腳坐。而鐵牛的做法是用巨石刻出鐵牛的模子,再把溶的鐵灌進去,溫度相同,一次成型,異常堅固。

圖為七星鐵柱,與北斗七星相對應,代表了上蒼。

每個鐵牛旁有鐵人策牛,後面有七根鐵柱呈北斗七星擺法,這個鐵橋做好後,一用500年沒有問題,元朝時蒙古人因戰爭將鐵索橋上的木板燒掉,明朝把橋重修鋪上木板,又繼續使用,直到民國1907年黃河改道,鐵牛被淤泥淹沒,直到1989年重見天日。

出土的4個鐵人分別是漢、胡、蒙、藏的民族服飾。

再說一下鐵牛不生繡問題,鐵牛肯定會生繡,89年鐵牛出土時上面鐵鏽斑駁,脫落厲害,幸好及時保護才未繼續鏽蝕;中國出土最早的鐵器商代就有,周代更多,那都是2,3千年前的鐵器都能存在至今,更不用說一千多年這幾個大鐵疙瘩了;最後鐵器的保存最簡單的方法是在表面塗一層油膜,鐵索橫江使用了一千多年不壞,肯定是無數代人精心保養的結果,所以這個疑問不足為怪。


圖文繪歷史


說經歷一千多年的歲月,黃河鐵牛完好無損是美好的願望,帶有誇張成分;明顯地,於1989年打撈出來的4只鐵牛,有很顯著的時間滄桑,歲月的痕跡!用鏽跡斑斑來形容並不為過!

鐵牛重新面世,曾引起轟動!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鐵牛,長3米,寬1米3,高1米9,連同鐵底座重量竟然達到了70噸,國人訝異的同時又歎為觀止,為祖先的聰明智慧喝彩。



至今五官清晰、神態逼真、憨態可愛的鐵牛從側面反映出唐代冶鐵技術的成熟與精湛。


鐵牛身被保護性鍍膜,隔絕了鐵身與氧氣的接觸,取到了阻止鐵被氧化生成過氧化物的可能,卓有成效地緩衝了電化學腐蝕;這是我們今天依然能欣賞到鐵牛的根本原因!

歷朝歷代的鐵質文物,自發現後都存在一個在保存原有文物特質的基礎上進行防鏽防腐的問題,目前發掘出的這四座大鐵牛也不例外。


希望星晨58298869


因為大鐵牛是鐵的啊。鐵的,鐵的,鐵的!而且八個大鐵牛都是實打實的打鐵疙瘩。很結實的。

對於黃河大鐵牛,本人還是有發言權的。我工作的山西永濟,就是大鐵牛出土的地方。

永濟,古稱蒲坂,位於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是山西的南大門,也是連通河南、陝西的交通要道。

這個地方有兩個渡口非常有名,一個是風陵渡,渡過黃河就是河南。另一個是蒲津渡,向西渡過黃河就是陝西。

特別是這個蒲津渡,是連通關中長安和山西河東、太原的戰略要地。山西潞鹽、鋼鐵、煤炭都通過這裡運往河西,航運轉入渭河逆流而上運往長安等地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秦昭王最早在蒲津渡建設橋樑。

唐朝的時候,永濟一度成為“中都”,十分繁華。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員貨物往返於長安與蒲坂。

唐玄宗決定對蒲津橋進行升級改造。實際上相當於重造了一座新橋。


當時的工匠用超長的鐵鎖,將很多船隻連成一體,形成一座浮橋。鐵鎖的兩頭,要用地錨固定在黃河兩岸。

以前都是用很多木樁固定。唐玄宗有錢,大手一揮,用鐵。鑄造了八個大鐵牛,放在黃河兩岸。一邊四個。

為什麼要鑄造鐵牛呢?《易經》說,“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鑄鐵牛置於河岸,對肆意氾濫的黃河水是一種震懾,象徵著攔擋洪水。

這座橋,是黃河上的第一座鐵索橋。整個工程用鐵160餘萬斤。佔當時全國年產鐵量的五分之四。


金國與元戰爭期間,大橋毀壞。後來鐵牛也被泥沙淤積掩埋。

也可能正史因為被深深掩埋在黃河的泥沙中,隔絕了空氣,大鐵牛鏽蝕並不嚴重。

九十年代初,經過勘探發掘,四尊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三個鐵墩、六根鐵柱重現人間。


上將噯福斯


鎮河神獸鐵牛

在中國古代洪水氾濫成災。大批的人、房屋、牲畜被淹死,良田被淹沒。為了祈求平安,古代人往往會在河邊、江邊建造鎮河寶塔或者鎮河神獸,黃河鐵牛們就是一種鎮河神獸,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給人們一種美好願望,它最主要的職責是固定浮橋,震懾氾濫的河水,它們的存在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鐵牛的來源

蒲津渡是古代黃河上的重要渡口,歷朝歷代都有人在此修橋,春秋時期的針攜用繩索把大量的舟船連接成橋;戰國時期,秦昭襄王在此造橋;漢高祖劉邦定關中、漢武帝劉徹東征、隋文帝楊堅過黃河東進,都在這連舟造橋。不過他們所造的都是浮橋,經不起驚濤駭浪,載重量很低,人走在上面擔心隨時會被河水沖走,一不小心就會墜入河底。

到了唐朝,國家領導者們把造橋的重點放到固定性上面。唐開元十二年(724),冶鐵技術很高,唐明皇下令兩岸數萬民眾進行鍊鐵鑄造,造浮橋地錨及鐵索鏈,還有鎮河鐵牛。每個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有鐵鑄胡人牽引,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也就是說一隻鐵牛加底座和鐵柱總重11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他們把造好的鐵牛分別放在黃河的兩岸,把鐵索鏈拴在鐵牛身上,連接舟船,上面搭建木板,建起黃河上第一座固定鐵索浮橋,這是一個宏偉的工程。


鐵牛的歷史

唐宋以後,由於洪水衝擊,戰火連綿。元朝初期,蒲津橋被毀,鐵牛仍然存在於黃河兩岸,被老百姓稱為“鎮河鐵牛”。到了明朝,明代皇帝又先後四次利用鐵牛建橋,歷經百餘年。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的河谷慢慢往東移動,這4頭神獸鐵牛逐漸被泥沙埋沒。

1988年8月,出土了唐開元鐵牛。鐵牛頭朝西尾向東,分別位於黃河兩岸。伏臥,高1.5米,長3.3米,兩眼圓睜,威武雄壯。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栩栩如生的胡人作牽引狀,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它們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規模的古代鐵器,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鐵牛歷經1200多年不生鏽的原因正在研究

不難發現,這幾尊鐵牛,在黃河水底下靜靜的俯臥了上千年,除了有些水垢之外,竟像剛剛打造出一般嶄新。大家知道鐵很容易被氧化而鏽跡斑斑,而這幾尊鐵牛經過千年的風吹日曬雨淋,河水的衝擊,泥沙的沉澱它們竟然完好無損沒有鏽跡,具體原因何在?專家們一直都在研究,還沒有正解。

有人推測說,鐵牛的表面塗有一層薄薄的鍍膜,阻礙了鐵與氧氣被氧化成鐵鏽,所以不會生鏽,還有人說鐵牛在泥沙中與氧氣隔絕,所以不會生鏽,但是這個觀點被推翻,沉入泥沙前的幾百年,鐵牛也沒有生鏽,也有人推測是鑄造鐵牛的過程中木炭的燻蒸作用……大家在讚歎古人智慧的同時,眾說紛紜。

巴黎埃菲爾鐵塔,100多年來也依然會生鏽,他們每年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磨,刷漆。而刷過一次漆最多隻能保持7年不生鏽。我國的鐵牛根本不需要這般費力去除鏽、防鏽,真的佩服我國唐朝鑄鐵工人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每年世界上都有幾千萬噸的鋼鐵,變成鐵鏽廢品,如果能研究出古人能使鐵不生鏽的秘方那將會是震驚世界的成果。


小姐姐講史


黃河鐵牛,這四頭距今約1270餘年的鐵牛鐵鑄群,依舊以威武雄壯的氣勢佇立在距離山西永濟的鐵牛遺址處。


這四尊鐵牛是原永濟市博物館館長樊旺林發現的。


鐵牛的發現頗受周折,而樊館長曾經為了這項偉大的事業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因為這四尊貼心是當初樊館長辛苦查閱資料、走訪當地的老人辛苦發現的,由於黃河改道的問題,這些澆築於唐朝開元年間的鐵牛已經被衝到了黃河之中,而且很多人已經不知道的他的蹤影。


只有當地的老人隱隱約約的能夠想起來,在永濟城的黃河岸邊,曾經有鐵牛傲然挺立在這裡。


樊館長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開始瘋狂的查閱當地的資料,並且開始組織人員對鐵牛可能埋沒的地方進行試探性的挖掘。


這些人挖了三個多月,掘河七米之深,終於在發現了四頭鐵牛。


大家在探測河沙的時候,意外探的了鐵渣,隨著挖掘工作的繼續推進,一尊鐵牛被發現之後,其餘的三尊鐵牛無一例外的同時被發現。


歷經一個星期的鐵牛上岸工作之後,四頭青黑色的貼心在沉寂了千年之後,再一次出現在了世人的眼中,對於樊館長來說,這不僅僅是自己的職責,更是對於文化遺產的貢獻。


在古代人們為了治理黃河水患,往往會藉助動物藉以祈福免災,而蒲坂津上的浮橋正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為了能夠合理的治理黃河水患,當地官府利用這些鐵牛來穩住浮橋,並且用巨石將鐵牛固定,藉此來達到穩固浮橋和避免水患的作用。


可是,這些從河裡大佬上來的鐵牛並非完好無損,相反他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生鏽。


幸運的是,這些鐵牛在大佬上來之後,被迅速做了保護措施,並且及時將鏽跡擦除,而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鐵牛是黑青色的,幾乎是沒有鏽跡的。


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鐵牛在水底呆了那麼長的時間,僅僅是有一點生鏽呢?


有人曾經對這種現象做了專門的解釋。


雖然鐵質物品在水中會加快它的生鏽速度,可是對於長期深藏於泥沙之中的鐵牛來說,反而間接被隔絕了大量的氧氣,而使得沉寂在泥沙之中鐵牛雖然有水的存在,可是在泥沙的包裹之中,這些鐵牛反而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還有一種頗為牽強的解釋是:


這些鐵牛中的鐵質含量較低,而且當初在鑄造的時候採用了某種防鏽的措施,這種方法有待商榷,但是也有一絲的可信度。


因為,既然鐵質類的物品容易在水中生鏽,那麼當初鑄造這些鐵牛的時候,古人應該是會想到這一點的,基本的防鏽措施是一定的,但是,這種說法仍然無法完全解釋這些鐵牛為何僅僅只是有一點點的生鏽,而不是大面積的生鏽。


歷史總探長


很小的時候有節語文課說的就是《撈鐵牛》的故事!

這個故事說在宋朝時候,因為黃河氾濫,沖斷了浮橋。

最後固定浮橋的鐵牛也因此衝進來水裡面,鐵牛陷入河底撈不出來,於是一個和尚自告奮勇,用船載滿沙土,在找到鐵牛的沉沒地,用浮力原理將鐵牛拉出了河底!

這個故事可謂繪聲繪色,給小時候的我極大震撼,震撼一就是那鐵牛的工藝造型還有那數百年也不腐朽的神奇,震撼二就是中國人的智慧真是無所不在。

最後補充一句,用船的浮力拉出鐵牛的和尚,是中國古代一個著名工程師懷丙!

今天看到這個題目不由自主的想到這個故事,因為這鐵牛就是文中那個鐵牛,而這浮橋就是位於山西永濟市的浮橋,原本這裡是黃河的蒲津渡港口。只是現在浮橋早已不見蹤影,鐵牛也在後續無數次黃河改道中四隻沉入河低,還有四隻繼續豎立!

最後這四隻也在建國後的大建設時期,因為三門峽水庫建設,造成的淤泥堆積,就此在黃河泥沙中不見蹤影!

改革開放之後,經歷建設期的祖國,終於有能力將這千年文物發掘出來了,於是文物主管部門提議下,經過一年的搜尋。1989年,這四隻鐵牛終於重見天日!

那麼唐朝時期的人,為何要製作鐵牛做浮橋的支撐,其實和中國至古以來的文化傳統有關,於河流而言,都有震河神獸這樣的說法,簡而言之,為了風調雨順!

什麼神獸最適合?

無疑是作為農業象徵的牛比較合適,牛本為耕田所必備的牲畜,在古代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唐朝時期你要說殺牛吃肉,對不起,你的歸宿必定是監獄!因為農耕文明的根本就是田地就是糧食!

於是鐵牛就這樣成了盛唐時期,在黃河修建浮橋的鎮河神獸!

目的就是傳揚中國人勤勞的精神,還有以土地為本的生存態度!

《易經》雲: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通過五行相生相剋的特點,牛即是土,水來土掩,因此,在神獸中,鐵牛具有鎮水驅災的作用。

也是製作鐵牛的依據之一,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最早始於戰國鄒衍的《五德始終說》在這本書中,鐵牛為土,而土為大地的意思,土也有震水的意思!

至於為何經歷千年,還能完好無損,這就更值得驕傲了!冶鐵鍊鐵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鐵牛整體高度近2米,寬度有1.3米,長度約3米,一個完整的鐵牛重達70噸!

在沒有衝壓機的時候如何製造的?

在只有畜力的時候如何運輸的?

在沒有電焊的時候,如何拼接的?

在數千年時光裡如何防腐的?

誰能告訴我答案?請留言!


阿斗不傻


大唐開元年間,為了解決橫渡黃河問題,唐玄宗下令在黃河兩岸鑄造鐵牛八隻,東西兩岸各四隻;以鐵牛作為承力結構,用鐵索橫穿黃河兩岸,鐵索上鋪上木板,則行人、車輛皆可過。唐代鐵牛浮橋是秦、晉交通咽喉,蒲津鐵索橋第一次將黃河天塹變成通衢大道,唐代鐵牛浮橋毀於元初,但是鐵牛一直都在。明代利用鐵牛繼續建橋,清代因黃河逐漸向西改道,蒲津渡徹底廢棄。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最終鐵牛被埋放河沙之中。

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牛尾後有橫軸,直徑約0.4米,長約2.3米。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牛兒呈伏臥狀,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鐵牛造形生動,前腿作蹬狀,後腿作蹲伏狀,矯角、昂首,牛體矯健強壯,尾施鐵軸,以系浮橋。鐵牛除了當橋樑地錨外,還有充當鎮水神獸的作用,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牛是鎮水之寶。目前找到了東岸的四隻鐵牛,西岸的還沒有找到。

由於臨近黃河,空氣潮溼,地下滲水不斷,導致出土後的鐵牛腐蝕嚴重,鏽跡斑斑。採用現代先進的防腐技術,鐵牛已不再鏽蝕,每兩年向出土的鐵牛塗抹一次緩蝕劑,可以有效防止鐵牛鏽蝕。地上部分文物塗緩蝕劑、地下部分採用電化學方法保護,是最科學的防腐技術,是經過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科技大學以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共努力而研究出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人們經常去撫摸鐵牛也有一定的防腐效果。那麼古代的人如何對鐵牛進行防腐呢?

鐵器被鏽蝕主要有三種機理,一是大氣腐蝕,也就是鐵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二是土壤腐蝕,也就是鐵跟水、氧氣發生化學反應;三是細菌作用,有一種名為鐵細菌的好氧細菌會腐蝕鐵器。古代人保護鐵件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鐵件表面鍍一層保護物質,二是經常在鐵件上塗抹食用油。對越王劍的研究表明,劍身上鍍有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硫化銅可防鏽,因此越王劍的花紋裡含有大量的硫化銅。唐代冶煉技術高,故也在鐵牛表面鍍了一層保護物質。另外鐵牛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歷代都在橋邊設有管理站,裡面的工作人員會對鐵牛進行常規保護,也就是經常去擦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