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初冬,

石象路落下滿地金黃。

大美秋色迎來極致般的絢麗,惹人迷醉。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被稱為南京“最美600米”的明孝陵石象路,

逐漸進入最絢麗的時候。

短短600米,連接著古與今、生與死,

沐著餘暉,

在空寂的路上慢慢地走著,

紅葉、黃葉,颯颯飄落,

似是釋放生命那最後的一抹璀璨的痕跡。

穿梭於石像之間,

600多年的歷史風雲一一浮現……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石象路,600多年曆史,

兩側神道石刻滄桑古樸。

神道全長615米,兩側依次有

獅子、獬豸、駱駝、大象、

麒麟、石馬六種石獸,

每種4只。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六路石獸是什麼意思呢?

獅子是百獸之王,是皇權的象徵,所以它位於神道的最前列。

獬豸(xiè zhì)是一種護法神獸,正義的化身。獬豸頭上有一根角,是用來刺有罪的人。

駱駝象徵著沙漠,表示明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大象有石馬的兩倍那麼高。大象性格溫順,四腿粗壯有力,象徵著“順民”和江山穩固。

大象的西邊是麒麟,它是古代人民想象出來的由牛、龍、虎、獅四種動物合起來的一種仁獸,象徵著墓主人是一位“仁義之君”,同時也象徵著吉祥和光明。

石馬,馬能為古代帝王立下“汗馬功勞”,具有“老馬識途”的智慧、擁有“馬不停蹄”的能耐、“一馬當先”的奉獻精神和忠於職守的高尚品德,所以很受古代帝王的喜愛。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園內各路兩旁已種樹木者為墓道、陵墓大路、環陵路、明陵路、鍾靈路、石像路……翁仲路、萬壽寺路、附葬場路及新村各路,茲分述之如左”;“石像路自石像起,經五龍橋抵明陵大門”。

文中,“石像路”與“翁仲路”並列,表明是兩段不同道路,而“自石像起,經五龍橋抵明陵大門”不經過翁仲路的話,指的就應該是現在自石頭大象到孫權館前,經金水橋到達文武方門的路。所以,這裡的“石像”本意就是“石象”,“像”是“象”字使用不規範造成的

另一方面,從開始“石像路”的本意就是“石頭大象路”,只是當時沒有規範的漢字用法,所以用了“像”,就像魯迅文章按今天語文標準來看存在文字顛倒、字詞錯誤一樣。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拋開歷史沿革及文字不規範因素,

可不可以用“石像路”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石像生”等於是“翁仲”,主要指石人,在有“翁仲路”的情況下,再用“石像路”就含義重疊,指代不明瞭。如果狹指“石人”那段,則與“石象路”同音,說話時難以分別,也不可能這麼用。如果泛指“石人”、“石獸”兩段,也就是“石象路”與“翁仲路”的合稱,這種用法未見之於從古到今的任何資料,只能是想當然。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石象路”之所以得名,大概因為石象是其中體量最大、最醒目的標誌性石刻。它不僅是南京人心中的地標,甚至在世界上都是南京的標誌。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1991年,迪士尼在不丹發行了一套懷舊風格的世界風景名勝郵票,其中張南京元素的,背景是大報恩寺塔和明孝陵石象,而畫面上,米奇老鼠正調皮地向巨大的石象背部扔石子,女朋友米妮則在一旁開心地看著。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而從19世紀七十年代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明孝陵老照片中,都能發現以石象為主大型石刻上背上有石子的現象,只是有的石子層較厚,有的較薄。還有張照片中,一位西服革履的男士似乎扔完在看石子有沒有掉下來,這也印證了往大象背上扔石子是種風俗,迪士尼郵票是有所依據的。

南京最美600米去過沒?“石象路”or“石像路”,終於有答案了


這種風俗的起源已無從考證。

扔石子,開始也許只是牧童們的玩樂,或是戀愛男女的遊戲,被紛紛效仿,逐漸編造出各種所謂的吉祥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