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在刚刚过去的12月,似乎一切都可以用“紧绷”二字概括。

经历了小半年的发片低谷后,2018年的华语乐坛终于在年末迎来了最强交锋,为金曲30预热卯足了劲的最后一役在12月档在所难免。

这期间,呈井喷状的发片潮,有新人瑞玛席丹、林恺伦、邱诗凌等如雨后春笋冒出头来,有受过金曲奖青睐的陈奕迅、谢震廷等纷纷再续新作,也有很多歌坛女将诸如蔡健雅、林忆莲、艾怡良、陈绮贞、王心凌等交出了质量不错的答卷,听者可算是享尽了耳福。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的,在撞上集体发片潮时牵涉到的听众选择私人化向来是在所难免的,宣发计划也在过程中变得重要起来。就目前知名度覆盖的最大可控空间范围内,如何让唱片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如何积攒起不错的口碑、如何应对舆论……对唱片公司和艺人方都是考验。

欣赏和质疑都是常态,有被高估,自然也有被忽视的。蔡健雅这张暌违三年后交出的《我要给世界最悠长的湿吻》,就是一张被绝对低估的优质华语创作专辑。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一方面是封面与命题透出的讯号。

与上一张黑白质感打底的《失语者》不同,这张《我要给世界最悠长的湿吻》的主视觉是夸张的、热情洋溢的、与众不同的,丰富的表情放大了蔡健雅给人的直观感受。

而整体可爱俏皮的大头贴形象尽是满满的少女感,一别之前的都会女性的情歌风格,有着强大的视觉张力和幽默感。

因此在这张专辑中,你很难再看到Tanya沉浸在爱情的男欢女爱中去讨论一个结果。立意生命、自然、世界,去打破生活的现实状态,是她现阶段的主要思路。从旧都会的情歌表达转向思考维度,蔡健雅开始迎面挑战音乐的更多种可能性。

出道已20年的蔡健雅,在音乐的下半程似乎也变得更加无所畏惧起来:做不一样的东西,玩自己想要的创作,回归到人生自在理想的状态中去追求音乐中的宽广维度。

以“最悠长的湿吻”为切入点,实则是将重心回归到内心层面的情绪抒发上,蔡健雅这次在音乐上勇敢摆正了自己的决心。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另一方面则是音乐风格的转变。

相较于上一张《失语者》的暗沉色调和冷电子风格,《我要给世界最悠长的湿吻》是明亮和灵动的,蔡健雅的创作越发变得游刃有余。

大量明快的轻电子风格,《舞步》《喘一口气》《À La Folie》都在活泼、激烈的编曲氛围中,产生了电光火石的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气质。

内里的唱腔独特是蔡健雅自我音乐风格的延续,但唱法上开始更接近于一种彻底放开的理想状态。

至于流畅完整的旋律,在电子音色的基础上又充分借助了合成器的辅佐,细节处理上有了质感的跨度。整体的连贯是偏情绪和疗愈性质的,如同名主打《我要给世界最悠长的湿吻》是对情绪的捕捉,《遗书》是对遗憾的交代,《原谅》又是基于感情关系的释怀……她充分挑战着华语音乐圈的舒适度,在流行新维度中越发找到了适合自己音乐路数的东西。

在新专辑中,蔡健雅和过往的她越发不能够划上等号。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同时,《我要给世界最悠长的湿吻》中设定的主题是意境型和情景化的,均是围绕生活中最真实感受的“自我对话”展开。

它不是宏观宇宙与世界归为一体的符号、也不是纠结情感关联的平稳吐露,整张专辑均是从歌手蔡健雅心中的小我出发,在思考与创作上统统不设限。

制作上和安栋联手,采用了三首抒情与七首节奏构成专辑的主体形式,有灵动的自由;创作上除了蔡健雅自己创作以外,既有多次合作的葛大为、小寒,又有周耀辉和吴青峰的强势加盟,陈学圣、梁锦兴、李若君等的增色添香则打造出一张视听精致、类型多元的豪华大餐。

专业性的保证,也深化了实验性的成分。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最先上线的主打歌《遗书》可能是今年最值得听的情歌之一。

死亡的宏观主题下巧妙结合许多生活上的细节因子,在感情线里是日常的怀念,通过《遗书》重新赋予了关于死亡的另类说法。

有设问,当然也有答案。《遗书》中的弦乐配置与去和声的直白,加上去繁冗简的编曲,一切都是极简的。

葛大为和蔡健雅的共同创作不能不说是潜意识默契的贯穿,将关于遗憾的陈词与目睹离开后的感言一一道来。

最熟悉的蔡健雅,独特有磁性的声线和低沉平缓的旋律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她最细腻熟悉的歌声也完全地表达出来。

不是当事人,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蔡健雅围观着离开和变故。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继上张专辑《失语者》将所有词作的创作主动权交给小寒后,蔡健雅又在《我要给世界最悠长的湿吻》与小寒再续前缘。

节奏感十足的《离线地图》与《喘一口气》被小寒写得极为生动,前者是非常规的探索,构建起歌手与世界的关联;后者则聚焦于间停的情绪休憩,将坏情绪统统释放。

而在歌曲演绎时,轻电子的氛围感,编曲的气泡音,都将蔡健雅声音的特质陆续深挖出来。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新专辑的创作阵容自然是少不了吴青峰的。

为蔡依林交出《怪美的》青峰,也将法文名为《À La Folie》的美好灵动交给了Tanya。

物化的虚拟、现实的直观,再加上细节感十足的笔触,在觥筹交错的复古Rhythm中碰撞出一份夹杂着癫狂与自嘲的答疑之书。

收录在专辑里的另一首歌曲《Déjà Vu》也是源自法文,意为“既视感”的意思。

葛大为的创作则据由现实的短暂瞬间展开联想,强烈紧凑的节奏感,又让蔡健雅的慵懒声线变得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按照舞步节奏营造出画面感的《舞步》,抒情主打《半途》,编曲与节奏都同样突出的《看不见的城市》,站在情感对立面呼应的《原谅》……则慢慢拓展出蔡健雅音乐性的深度与广度。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同名主打《我要给世界最悠长的湿吻》,依然是一首节奏感炸裂的歌曲,蔡健雅作曲,词则来自周耀辉。

有禅意,又以露骨的名字先攻人眼球;有热烈,却蕴含了对世界大胆直接的爱。周耀辉的创作一度让蔡健雅迟疑和羞怯,却又在反复阅读后爱不释手,并将歌名定为了专辑名。

这离不开周耀辉力透纸背的功力,极其浓烈的对比,将歌曲的魅力全部展现出来。

而蔡健雅的才情与表现能力,则毫不保留地将这些吸收成了自己音乐最好的一面。予空灵、予梳理和迷离,提升着它突出的节奏感。

被低估的“湿吻”与无畏的蔡健雅

这些是专辑好的、因为舆论被低估的方面,而无畏的Tanya也纵情投入到她的音乐世界里,把一切唱成了歌,把最好变成了“湿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