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意外史(後記)

古典音樂意外史(後記)

西方音樂史是否就是教科書講的模樣?

西方音樂史是否只有一個版本?

讓我們給你不一樣的內容,

古典音樂意外史!!!



古典音樂意外史(後記)

古典音樂意外史·後記

克里斯多夫·霍格伍德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完成了莫扎特的交響曲全集錄音,這讓他揚名世界。之後,在1984年首次造訪日本的時候,發表紀念演說,其中有這樣的表述:倫勃朗的名畫《夜巡》一開始示人的面貌是左上角一縷清淡的光,真的是一幅名符其實的“夜巡”;但如今人們利用高科技手段將畫上的浮土清洗掉之後,成了如今這樣一幅明暗對比如此強烈,甚至還有“倫勃朗光”的畫作……霍格伍德就這樣自比是“清洗倫勃朗畫作”的人,因為十八世紀的音樂家已經蒙上了二百多年的塵埃,真相究竟是怎樣依然模糊不清了,而他自己的工作就是去掉這二百年的塵埃,恢復十八世紀音樂的面貌。

古典音樂意外史(後記)

如今,這番話聽起來對於十九世紀創作的音樂史同樣有反思意義:實際上書寫歷史的人同我們一樣,並沒有掌握與當事人共處的事實和生活點滴,很多也都是霧裡看花。歷來音樂史是建立在“辯證法發展”、“美學崇高”等概念上。但這真的就是事實本身嗎?或者說某方面被人為誇大到了極點。比如貝多芬、瓦格納、奏鳴曲形式之類被塑造的太過偉大;但演出過上千次,俘獲過萬人心的羅西尼、奧芬巴赫卻快要被人遺忘了……音樂的本質是娛樂,這至今未變;但用那些晦澀難懂、並不討喜的音樂作品以及相關研究去歸納音樂史,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古典音樂意外史(後記)

《古典音樂意外史》在開篇的時候,我們說“如果大家有興趣一起來次音樂歷史漂流,細細領略沿岸風景的話,一定會大跌眼鏡”。如今這次音樂歷史漂流終於走到了終點,在我們結束行程的這一刻,我想對大家說,“請保持你那顆質疑的好奇心,請自己去發掘事實的真相,就像你究竟愛什麼音樂,只有自己靠去尋找那樣”。《古典音樂意外史》就此完結,我們新的專題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