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處女作《書劍》,大肆醜化乾隆皇帝,爲何《後記》中又道歉?

讀金庸作品(一)-《書劍恩仇錄》

金庸處女作《書劍》,大肆醜化乾隆皇帝,為何《後記》中又道歉?

金庸

金庸筆名出世

1955年,金庸大俠處女作《書劍恩仇錄》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每天一篇,一千字左右,一直到1956年。在《書劍

》中,他第一次使用了“金庸”這個筆名,即將名字中查良鏞的“鏞”字拆開,估計金大俠也沒想到金庸後來幾乎成為武俠小說的代名詞。

金庸處女作《書劍》,大肆醜化乾隆皇帝,為何《後記》中又道歉?

《書劍恩仇錄》出世

《書劍》名稱的由來

金庸大俠給處女作命名為《書劍恩仇錄》,主要因為書中男主陳家洛幫助意中人(女主)霍青桐奪回了《可蘭經》(“書”),而霍青桐則以寶劍回贈(“劍”);恩仇則主要指陳家洛與乾隆帝同胞兄弟間的恩怨情仇。

金庸處女作《書劍》,大肆醜化乾隆皇帝,為何《後記》中又道歉?

乾隆皇帝

醜化乾隆的緣由

書中對乾隆帝的身份進行了演義,藝術加工成雍正帝為爭奪帝位而抱入宮中養大的一個地道的漢人,是紅花會少舵主陳家洛一奶同胞的哥哥。書中的乾隆帝野心大、心胸狹窄、輕諾寡信、貪圖享樂、喜弄權術,與史書記載的大相徑庭。之所以如此安排,金大俠做過解釋:主要是出於劇情的需要,唯如此方能引出雙方的衝突,展開與陳家洛兩兄弟間的矛盾。為此,金大俠特意在書的《後記》中表示歉意:

我在書中將他寫得很不堪,有時覺得有些抱歉。

對陳家洛的評價

  1. 政治上幼稚可笑,單純而又善良,天真而又多情,與乾隆帝的政治博弈中,宛如痴人說夢,結局註定要失敗。

  2. 愛情上膽小懦弱,失去情投意合的情侶霍青桐,即是明證。書中第十七回:

霍青桐是這般能幹,我敬重她,甚至有點怕她......

日後光復漢業,不知有多少劇繁瑣艱鉅之事,她謀略尤勝七哥,如能得她相助,獲益良多,......唉,難道我心底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嗎?

金庸處女作《書劍》,大肆醜化乾隆皇帝,為何《後記》中又道歉?

翠羽黃衫霍青桐

這哪裡是紅花會的少舵主,分明是居家的“小男人”。

及至後來,她愛上了美若天仙、溫柔可愛、不會武功、不懂謀略,關鍵是非常崇拜他的香香公主喀絲麗,以為這樣就可以成為大英雄、大丈夫了,(真替霍青桐不值)。跟著他,香香公主也沒落什麼好,被陳家洛當成與乾隆帝政治交易的犧牲品,可憐可悲!

金庸處女作《書劍》,大肆醜化乾隆皇帝,為何《後記》中又道歉?

香香公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