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犯罪案件有效辯護寶典》一書前言

詐騙犯罪,又稱詐騙類犯罪。詐騙犯罪是司法實務中常見高發的一類罪名。本書所指的詐騙犯罪,主要包括:詐騙罪、合同詐騙罪、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騙取貸款罪、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招搖撞騙罪等常見的詐騙類罪名。

《詐騙犯罪案件有效辯護寶典》一書前言

詐騙犯罪案件有效辯護

自2014年裁判文書網上線後,網絡上公開了來自全國大量的裁判文書。考慮到2018年的部分裁判文書網未及時上傳至網絡,筆者統計了2014-2017年,平均每年的詐騙類犯罪案件總數接近43000起,這意味著平均每天在全國都會發生約118起詐騙類案件,由此可見,詐騙類犯罪可謂當今社會中非常頻發的一類罪名。

《詐騙犯罪案件有效辯護寶典》一書前言

其中,就單個罪名來看,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罪名,佔了案件總數的90%以上。

《詐騙犯罪案件有效辯護寶典》一書前言

經筆者檢索,2010年至今,案由為詐騙罪、合同詐騙罪以及屬於金融詐騙罪的檢察文書(指起訴書、抗訴書和不起訴決定書)共165926份,其中不起訴決定書共有14761件,不起訴案件佔比8.8%。而同樣是2010年至今,案由為詐騙罪、合同詐騙罪以及屬於金融詐騙罪的判決書共有218531份。其中,無罪判決的案件僅有292件,此類詐騙案件進入法院階段後,無罪判決率低至0.13%。

由此可見,在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阻擊起訴、實現案件無罪處理結果的概率比法院階段高得多。出於現實的因素考量,即極低的無罪判決率,當案件進入到法院階段時,根據案情可選擇無罪辯護、輕罪辯護、量刑辯護以實現有效辯護的策略。就以集資詐騙罪為例,經檢索,2010年至今以集資詐騙罪為案由進入到法院階段的案件共2292件,最終判決結果顯示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案件有362起之多,佔比達15.8%,相比於集資詐騙罪無罪判決率為零的司法現狀,選擇僅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輕罪辯護策略不失為一個良策。

之所以詐騙犯罪成為司法實務中常見的犯罪類型之一,因為詐騙犯罪與經濟糾紛密切相關,現實中很多經濟糾紛遭受損失的一方常會自我定義為“被害人”,尋求刑事手段處理。刑事詐騙、合同詐騙與民事欺詐(合同欺詐)、民事糾紛(民事違約)的區分界定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務中都存在一定的複雜疑難,缺乏一個權威、清晰的界定標準,這也是詐騙犯罪指控多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鑑於詐騙犯罪日益頻發,為實現詐騙犯罪有效辯護,維護涉案人員的合法權益、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達到以個案促進司法進步的目標,我們編寫了

《詐騙犯罪案件有效辯護寶典》一書,本書內容分為辦案感言、辯護要點總結、有效辯護、辦案技能與技巧、辦案實錄、實務研究六大系列,將總結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律師多年辦理詐騙犯罪案件的實務經驗與研究之精粹,希望本書能夠經受住司法實務之考驗,為司法工作者、刑辯律師辦理此類案件提供有效參考。

最後,本書之成就,得益於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多位成員的協力與襄助,在此以感恩之心表示由衷謝意!

肖文彬

2019年1月29日於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