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放孫彤宇、拿下陸兆禧到讓位張勇,看馬雲三換太子之立儲風波

2010年,筆者到銀行繳電費,排了1個多小時的隊,好不容易到快到我了,只見銀行櫃檯員拿出一個牌字,上面四個字“暫停營業”,那個鬱悶,恨不得幹他一架。

問題是,找誰幹架?櫃員在裡面,進得去嗎?找大堂經理,不好意思,中午12:00人家下班了。找保安,靠,幹得過人家嗎?

浪費了一上午時間,憋了一肚子火,回家了。

……

2012年,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我下載了支付寶(移動端),並嘗試繳納手機話費,一用嚇一跳:即時充值,話費幾乎幾時到賬,而且還有大概1元左右的優惠,要知道,線下買卡充值,費時費力,還要給買卡的人1元錢的手續費。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傻傻的去銀行排隊繳水電費了,再也沒有去買移動卡充值了。

而再後來,保守頑固的我在信任支付寶的同時,才後知後覺的開啟了天貓、淘寶網購生涯。

以前看了很多馬雲的視頻,極度崇拜他,但只是以為他口才了得,自此之後,我一直以為馬雲是神一樣的存在。

總想寫寫馬雲,又總覺筆力不夠。2018年9月8日起,有關馬雲退休的文章滿天飛,讀起來,總覺不過癮,差點什麼,這兩天發現一篇文章,如神來之筆,現摘錄增刪如下:

從流放孫彤宇、拿下陸兆禧到讓位張勇,看馬雲三換太子之立儲風波

馬雲

(一)1988年

馬雲從杭州師範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擔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他曾三次參加高考,前兩次都落榜了,第三次本來沒戲,因為總分不夠,但杭州師範人沒招滿,馬雲替補上了。

進入大學後,馬雲一改常態,分外活躍,先後成為學生會主席及杭州學聯主席,鍛煉出一副好口才。但他最拿手的還是英語,自後命運也因此而變。

所以,諸位要記住:一定要學好英語!

馬雲在西湖邊張羅起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與老外咿咿呀呀,他日後麾下的“紅小鬼”孫彤宇正考入浙江工商大學管881班。

孫彤宇,外號“孫猴子”,可見腦瓜相當靈光,從泡妞就可見一斑。

對於屌絲青年來說,大學期間最應該做的事不是學習,而是“騙”個老婆,要知道,走上社會後泡妞成本相當高。“孫猴子”就把企管901班的一個叫彭蕾的師妹給“騙”到手了。

孫彤宇竊喜,陸兆禧則是內傷了。

作為廣州仔,他考上了廣州大學,卻高興不起來。他出生於工人家庭,從懂事起就想當建築工程師。但高考時,化學科目他交卷時才發現忘答了整整 一頁試題,最後第一志願落空,從建築工程調劑到酒店管理。

成人的世界過於複雜。

16歲的張勇此時還在讀中學,青春懵懂,生活乏善可陳,略去不表。

(二)1992年

總設計師鄧公去南方畫了一個圈,四海奔騰,人心思變。

作為優秀教師,馬雲每個月工資僅有91元,他犯愁呀,這種日子顯然不是他想要的,那就折騰吧,搞起了海博翻譯社,只能慘淡經營,他不得不去義烏批發一些小商品回來賣。

也許正是那段經歷,讓馬雲對小商品市場有了切身的體認,生意不好做,他將來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年輕人有志氣是好事,但合抱之木,起於豪末。孫彤宇進了一家廣告公司,四處拉單。

相比之下,陸兆禧的第一份工作那是相當卑微,大學畢業後他被分去廣州一家四星級酒店做門童。

很多年後,陸兆禧說:“大學畢業在酒店端盤子,有時心裡也不是個滋味。但轉念想想,人生也和那條回家的小路有上下坡一樣吧,總會經過順流逆流,起起伏伏都是免不了的,要以順流不驕、逆流不頹的心態去對待。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沒什麼不好,挺一挺就過去了。”

這倒是符合廣州人性格,吃苦耐勞,悶頭幹活。

上海人就不一樣,從來都追求面子的光鮮,張勇已經在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專業讀了兩年,志存高遠,夢想進入國外大銀行,從外灘的高樓俯瞰黃浦江。

(三)1995年

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在西雅圖,他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回國後立即辭職,湊了兩萬塊錢,創辦海博網絡公司,產品叫中國黃頁,為企業製作互聯網主頁。

那個年頭,大學生還包分配,“鐵飯碗”觀念依舊深入人心,只有先知先覺者才能感受到互聯網的魅力,撲進去,然後走上人生巔峰。

孫彤宇聽說中國黃頁後,以拉廣告的名義跑去觀摩。廣告當然沒有拉成,因為馬雲沒有錢,他反而把自己搭進去了。馬雲給孫彤宇畫了一個好大的餅,前程燦爛。

陸兆禧的前程已經展露曙光,他從服務生晉升為大堂經理,職業生涯終於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張勇的職業起點比陸兆禧高出太多,作為中國第一屆證券專業的大學生,成功簽約巴林銀行上海辦事處,創辦於1763年的巴林銀行是英國曆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張勇萬事俱備,只待上班。

巴林銀行總部突然倒閉了。

這些“偶然”最終改變了張勇的職業軌跡。他不得不離開銀行和券商,選擇會計師事務所,但還是起點甚高,進入“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自此和“財務”搭上關係。

雖然略經挫折,張勇還是志得意滿的。

從流放孫彤宇、拿下陸兆禧到讓位張勇,看馬雲三換太子之立儲風波

孫彤宇

(四)1996年

相信前途是星辰大海,孫彤宇正式加盟中國黃頁。

可惜中國黃頁走不出長三角。馬雲第一次北上,去北京推銷中國黃頁,結果被當成騙子,屢屢被拒。電視臺拍下了他被人“轟趕”的情景,至今還能在網上找到。

現在看來,那是大佬草根時代的花絮,可當年絕對是馬雲的屈辱。

感到屈辱的還有陸兆禧,雖然又從大堂經理晉身為客房經理,但酒店老闆是個老外,對中國籍員工很不友好,動輒羞罵,他只能忍。

張勇也在忍。會計事務所的工作強度是“逼死人不償命”,加班和出差是家常便飯。

(五)1997年

孫彤宇與彭蕾結婚,他徹底被馬雲迷住了,說服老婆辭掉穩定的工作,也加入進來,每月就拿500塊。

這時,馬雲迎來一個機會,受外經貿部之邀,再次“北伐”,組建了國富通信息技術公司。

後來的事實證明,北京真不是馬雲的福地,不過他這趟還真沒白來。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第一次訪問中國。1990年代,雅虎與互聯網是同義詞,楊致遠=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

外經貿部相當重視,讓馬雲給他當導遊,一起去爬長城。這本是一次偶然的見面,但很多年後,楊致遠拯救了馬雲。

陸兆禧決定拯救自己,他要離職,儘管又升做餐廳經理,但還是不爽,離職前,他將老闆大罵了一頓,“讓他應該先學習怎麼尊重人”。

可見,陸兆禧真是一個善忍之人,沒有明確下家之前,不動聲色。

陸兆禧的下家是新興的互聯網行業,他和幾個朋友合夥成立了一家網絡通訊公司,主要經營互聯網長途電話業務。

張勇的日子照舊:加班、出差。雖然累,但薪水高,生活優渥。

(六)1998年

盛夏,有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入冬後,又分外寒冷。

孫彤宇、彭蕾等十來人奔赴北京,與馬雲一起戰鬥。他們住集體宿舍,通宵加班。

可惜,外經貿部希望國富通為大型國企服務,但馬雲希望做電子商務,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理念出現分歧,雙方分道揚鑣。

只能打道回杭州。返回前,他們一起去爬長城,然後去小飯館喝酒,唱《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

那年,張朝陽的搜狐、丁磊的163、周鴻禕的3721、劉強東的京東、陳天橋的盛大、馬化騰的OICQ、王志東的新浪,都集中浮出水面。

馬雲還是兩手空空。前途茫茫,路在何方?

迷茫的還有陸兆禧,他的新公司不溫不火,轉型互聯網可不是那麼容易,很是焦慮。

(七)1999年——2000年

再焦慮日子也得過。

馬雲前幾次創業都失敗了,但所幸一批骨幹始終不離不棄。在杭州的湖畔花園裡,他們又創辦了阿里巴巴,最早的十八個員工,被喚作“十八羅漢”。

馬雲工號“1”,孫彤宇工號“2”,花名“財神”,心腹中的心腹呀。

開動員會時,馬雲手舞足蹈地說,要做最卓越的互聯網公司,彭蕾撇嘴,覺得不靠譜。

但馬雲太能“忽悠”了。“去和馬雲見見面吧。”一個剛入職阿里巴巴的朋友對陸兆禧說。

陸兆禧當時連阿里巴巴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但是跟馬雲一番長談之後,“覺得馬雲這個人很不簡單,十分投機”。

陸兆禧就這麼加入了阿里巴巴,工號“129”,算是創業元老。人生的軌跡從此改變。

如無變動,張勇的人生軌跡一眼能看到頭,那就是努力工作,熬足資歷,成為事務所的合夥人。

馬雲能對石頭說個不停,陸兆禧則是安靜的可怕。兩人一起捏腳後,陸兆禧被派到深圳,出任華南大區經理,主做B2B銷售業務。

他其實就是個光桿司令。但4年後,把廣東大區的業績做到最好,獲得了良好口碑。馬雲對其刮目相看。

(八)2001年

個人奮鬥很重要,但也要迎合時代進程。

美國的互聯網泡沫戳破後,波及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冬天來臨。阿里巴巴沒錢,發不出工資了。

馬雲用金盃車把飛抵杭州的投資人都拉到一艘船上,遠離岸邊,不能跳水,投資人就只能聽馬雲長篇大論,聽他講世界上沒有難做的生意。

最後,孫正義同意牽頭進行價值20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阿里巴巴救過來了。

張勇的東家沒能救過來。他的職業生涯真是悲催,工作7年後,第二個東家——安達信,因捲入安然事件而倒閉,他只好加入接手安達信部分團隊的普華永道,不過也是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九)2003年

阿里巴巴初成規模,B2B的模式跑通後,馬雲決定開建C2C的淘寶,這才是決定電商生死的關鍵。

很多老員工表示反對或遲疑,畢竟當時國內已經有C2C領頭羊——易趣,佔據大約90%的市場份額,剛拿了國際巨頭eBay的投資。

“財神”孫彤宇挺身而出,擔任淘寶網首任CEO。

孫彤宇曾說,我和馬雲有許多的共同點,比如說,都是內心火熱的人,對企業未來有信心。他的戰略眼光學習能力很強大,我比他強的是執行力。

市場上沒有人看好淘寶,eBay的CEO惠特曼放言道,中國在線拍賣市場的戰爭會在18個月內結束。eBay和易趣已經與新浪、搜狐、網易、TOM等門戶網站達成排他性的獨家廣告協議,淘寶的推廣被全面封鎖。

馬雲和孫彤宇去找到同在杭州的丁磊求助,被拒絕。鉅富之間的樑子算結下了。孫彤宇只好親自去拜訪易趣的賣家,請他們來淘寶免費開店,還去一些小網站打廣告。

“財神”可憐兮兮,而張勇也滿是憂傷,惟願普華永道不要垮了。

(十)2004年——2006年

祈求無用,還是自己掌握命運最可靠。

張勇決定先炒掉東家,新老闆是“中國首富”——陳天橋。

應陳天橋的邀請,張勇加入盛大,他原本馬上就能夠升任普華永道的合夥人,但是百度前任CFO王湛生讓他看到了另外一種職業軌跡,“我看到他的路徑,發展的很好,從而下定決心加入盛大。”

王湛生作為普華永道國際資本市場部的合夥人於2004年加入百度,並且帶領百度上市。

插個題外話,王湛生曾是百度貨真價實的二號人物,李彥宏最為信賴,可惜英年早逝,自後百度就沒有二號人物,走馬燈似的換將,越換越亂,名聲也越來越差。

張勇入職那年,盛大推行遊戲免費,又做了有“潘多拉”之稱的盒子,導致華爾街抵制,股價縮水1/3。陳天橋傷感的說:“華爾街不懂我的遊戲”。

此種背景下,張勇要為盛大建立了完善的財務制度。

“打工皇帝”唐駿當時是盛大總裁,他力促陳天橋乘新浪股價暴跌之機,全面買入,一舉成為其最大股東,意欲獲取新浪這個內容入口。

新浪發起反擊,拋出“毒丸計劃”,唐駿慌了,去美國搬救兵,找到雅虎,楊致遠攜10億美金而來,但要控股盛大,陳天橋沒有答應,談崩。

沒曾想,便宜了馬雲。

孫彤宇當時正陷入鏖戰之中。他的對手是“神一般的人”,這不是瞎吹。

易趣的創始人邵亦波,人生開掛,11歲參加首屆“華羅庚金盃”少年數學競賽,奪得金牌。高一時,上海交通大學就向他伸出橄欖枝,但他不care,跑去了哈佛大學,成為中國以全額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的第一人。

1995年,邵亦波大學畢業,世界最頂尖諮詢的公司麥肯錫、波士頓都在搶他,最後去了波士頓。1999年,他發現eBay的模式特別適合中國,拿50萬美元投資,回國創業,成立易趣。2002年,易趣與eBay結盟,並拿到後者3000萬美元的投資。

如何幹掉易趣?用錢砸,簡單粗暴!

陳天橋捨不得股份,馬雲捨得,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憑藉當年給楊致遠做導遊的舊情,兩人搭上線。楊致遠把10億美元都給了馬雲,換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

在接下來十年裡,沒落的雅虎從這些股份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以至於楊致遠感嘆說:“現在回想起來,我不禁感到好奇,讓馬雲給我當導遊的概率有多大呢?”

有錢好辦事,一面狙擊易趣,一面招兵買馬,淘寶孵化出支付寶,這是一個大殺器,解決了C2C雙方的信用問題。

兩年後,易趣啞火。

經此一役,孫彤宇聲望鼎盛,是馬雲不折不扣的頭號愛將,被視為阿里巴巴的接班人。

在華南開疆闢土的陸兆禧也被列入心腹,召回總部,出任支付寶總裁。

(十一)2007年

阿里巴巴的時代大幕開啟。

馬雲把集團分拆為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阿里軟件、雅虎中國五個子公司。

夏天,張勇接到一個獵頭電話,問他願不願去阿里巴巴……

在盛大兩年,他從財務總監做到副總裁兼CFO,期間,盛大業績一路飆升。是可以體面地離開了。

不過,張勇對阿里巴巴不甚瞭解,但他老婆知道淘寶,是個資深“剁手黨”。上海男人聽女人的,既然老婆覺得電商有錢途,那就去唄。

張勇赴香港,第一次見到了馬雲。那天有雨,聊完走時,他帶走了一把有阿里巴巴標識的橙色雨傘,帶上飛機,又帶回了家,保存至今。

他很快又見到了蔡崇信、孫彤宇等人。兩週後,加入阿里巴巴,成為“逍遙子”。

在張勇加入之前,淘寶網一直沒有CFO一職,坊間一度猜測此舉有望積極推進上市進程。猜測無錯。當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業務在港交所上市。

張勇來得匆匆,孫彤宇去得匆匆。

淘寶網年銷售規模達到400億,正向1000億人民幣邁進,孫彤宇意氣風發,但聖誕節那天,突然被董事會告知,從2008年1月1日起,由原支付寶總裁陸兆禧擔任淘寶網總裁,孫彤宇前往“海外學習”。

作為阿里巴巴的首席人力資源官,彭蕾提前知道馬雲要拿掉孫彤宇,但她沒有對丈夫透露,這導致夫妻二人生嫌隙,離婚。不過幾年後,又復婚了。

孫彤宇心裡極為不舒服,當眾號啕大哭。在送別會上,除了集團和公司高層,淘寶員工也來了一大堆。對於這一天,孫彤宇說,“也談不上印象最深,好像也沒什麼可談的。”

馬雲為何“揮淚斬馬謖”?是猜忌孫彤宇功高震主,還是孫彤宇不堪大用?這成為阿里巴巴的一段“公案”。

很多年後,馬雲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孫彤宇小鬼是我帶出來的。我比誰都知道每個人的強項和弱項。你說我要擔心孫彤宇……孫彤宇要是能夠取代我,我早就能夠放手了。我今天真想找到一個人(接替我)退休。跟這個沒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侷限,有自己的生活的選擇和去向。老孫到今天為止,我對他的欣賞,沒有半點減弱,但是是兩個概念。孫彤宇這個小子,我找到他的時候,他TMD還得賣給我廣告呢。每個人在什麼環境下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是關鍵的。我要剷除孫彤宇異己,那彭蕾還不弄死我,我們還怎麼合作?

有記者問孫彤宇:“(離開淘寶)你是不是被廢了武功?”

他笑答:“不是廢了,而是武功過時了。”

孫彤宇離開後一個月,淘寶商城建立,兩年後,更名“天貓”,成為阿里巴巴營收的核心支柱。

側面可推斷,阿里巴巴第一個接班人的出局,與淘寶的商業化轉型有關。

從流放孫彤宇、拿下陸兆禧到讓位張勇,看馬雲三換太子之立儲風波

陸兆禧

(十二)2008年——2010年

陸兆禧走向前臺。

轉任淘寶總裁後,他啟動大淘寶戰略,推進淘寶從C2C集市向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

他極度勤奮,每天要處理300多封郵件。身體透支得很厲害,朋友勸他少花點時間工作,他說:“我不圖名,錢也夠花了,剩下的就是責任和人情了,為了這個,我可以連身體也不要的。”

馬雲看在眼裡,說:“陸兆禧把90%的時間都花在了淘寶上,我沒有理由認為我比他更懂淘寶。”

這個有錢的闊佬(2012年以4757.4萬元合計收入居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之最)長時間單身,沒有緋聞,就是喜歡淘寶:“常買一打5元錢一雙的襪子,慢慢穿。襯衣都是沒有品牌的,但一定要整潔,我每個星期都自己燙衣服。”

張勇第一次與陸兆禧搭班子,擔任淘寶網COO,很突然。

由CFO轉任COO很罕見。不過,相對於張勇10年後的轉變,這都不算事。

談及這次提升,張勇認為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擅於溝通,更適於淘寶文化。

淘寶網一分為三:一淘網、淘寶網、淘寶商城。其中淘寶商城發展不順,團隊渙散。作為淘寶COO,張勇決定親抓B2C業務。

2009年,為了讓消費者記住淘寶商城,他想搞一個活動或一個事件,於是發明了“雙十一”,後來成為阿里巴巴每年最重要的事件。

合適的人就該放在合適的位置。

(十三)2011年——2014年

馬雲和阿里巴巴真是流年不利。

B2B業務供應商曝出欺詐的醜聞,CEO衛哲引咎辭職,陸兆禧臨危受命,出任B2B CEO,同時兼任淘寶網董事長。

陸兆禧上任後,大力整頓B2B內部秩序,並從香港成功退市,使股價低迷的阿里巴巴平穩著陸。

從那以後,陸兆禧就成了馬雲的“救火隊長”。谷歌封殺阿里的手機操作系統雲OS,他又受命兼任雲OS總裁,重新規劃。

2013年,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之職,陸兆禧接任。宣佈完畢,馬雲撲到陸兆禧身上,兩個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陸兆禧,毫無懸念地成為馬雲的接班人。

2014年,農曆春節前,微信紅包上線並大獲成功。馬雲表示這是“偷襲珍珠港,計劃和執行完美,讓我們教訓深刻”。

至此,陸兆禧和馬雲出現了分歧。但“來往”的失敗,讓馬雲對陸兆禧的信任完全喪失。

陸兆禧上任CEO後宣佈,旺信和來往組成網絡通信事業部,併成立淘點點事業部、OS事業群、數字娛樂事業群。B2C事業群總裁張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團COO。

簡而言之:陸兆禧負責無線,張勇負責PC。

當時,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在all in 無線,陸兆禧拿了一手好牌。他的策略是將“來往”做大,抗衡微信。

馬雲公開表示全集團支持“來往”的推進:“我們家領導(注:馬雲的夫人張瑛)和我已經把家裡所有有手機的人,包括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全強迫安裝上來往。每個阿里人11月底前必須有外部來往用戶100個用戶,沒有100個是肯定沒有紅包”。

他還利用自己的人脈,把李連杰、趙薇等影視大咖拉入“來往”。

但不得不承認,“來往”是阿里巴巴最失敗的產品,丁磊曾在一封網易內部郵件中評價幾個IM:“微信5分,易信0分,來往負分。”

反其道而行之的張勇倒闖出一條路。他雖然出身財務,但對用戶需求極為敏感,他把PC端的流量全部往手機淘寶上“趕”,具體策略就是手機淘寶比PC淘寶更便宜,用戶自然跑到手機端購買。

手機淘寶做成了一個強粘性的移動入口。

馬雲比較數據後,很不滿,和陸兆禧吵了一架,奪去了他掌管無線業務的權限,改由張勇負責。陸兆禧名義上仍負責集團層面的戰略和事務,但事實上接班人位置不保。

從流放孫彤宇、拿下陸兆禧到讓位張勇,看馬雲三換太子之立儲風波

張勇

(十四)2015年——2018年

沒過多久,阿里巴巴宣佈張勇接任陸兆禧成為集團CEO。

陸兆禧出局!

張勇會是馬雲的接班人嗎?他能打破“太子”的魔咒嗎?

答案在兩年後揭曉。2018年9月10日,馬雲公佈了退休計劃。

而就在兩個月前,拼多多上市,中國電商格局陡變,阿里巴巴多了一個迅猛的挑戰者。

孫彤宇、段永平、王衛和丁磊是拼多多的四大天使投資人。此外,拼多多持股比例第二大的機構股東高榕資本也是孫彤宇所介紹。

“孫猴子”這是要證明什麼嗎?

從流放孫彤宇、拿下陸兆禧到讓位張勇,看馬雲三換太子之立儲風波

馬雲和張勇

(十五)尾聲

還有一年時間,一切都有可能。

阿里巴巴的體量如此之大,旗下的業務都是國民級應用,仿若“水電煤氣”的基礎設施。一咳嗽,就是地動山搖。

現代科技巨頭的治理是個新課題,也是難題。而接班人是難中之難,尤其對於大中華商圈而言,總是擺不脫一個怪圈:親自控制,至死方休;或指定家族後人繼承。

馬雲此舉意義甚著。

綜觀阿里巴巴前後幾個接班人的遭遇,可以看出,馬雲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加鐵腕主義者,用人講究 “虛實結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什麼時代就用什麼樣的人。為達目的,他能做到冷酷無情。

孫彤宇和陸兆禧過於務實,不夠務虛,最後都被“踢掉”。只有張勇善將二者統一。

馬雲曾講過一個打獵的故事:一個人上山打野豬,一槍打出去沒打中,反而激怒了野豬,野豬衝獵人跑過來,此時,這個人如果把槍一扔,撒腿就跑,則為職業經理人,如果從腰間拔出柴刀,衝上去跟野豬拼命,則為老闆。

如無意外,張勇就是阿里巴巴這個帝國的下一任老闆,可老闆不好做。

馬雲自己都明白:你沒有到達過8000米以上,你不知道空氣有多麼稀薄。你真的爬到了8000米以上你會想他媽的老子怎麼這麼傻,跑到這上面來。你信不信?

不知道張勇信不信。還是希望他能順利攀登到8000米以上,畢竟互聯網公司也該有一段佳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