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傳——少年光標的第一桶金

楷模、榜樣、豐碑、典範、模範、標兵、標誌、標杆、表率、驕子、偶像...........這些人格評價的美好辭藻,是眾多網友寫給陳光標的關鍵詞。

不過,我覺得這些字眼都不足以描述陳光標,對我來說,他就像是歌壇天后王菲將其演繹的無與倫比的動人歌曲——《傳奇》。

陳的行為獲得了黨和領導人的高度讚賞,當年溫總理當面對他說:“你是一個有良知、有感情、心繫災區的企業家,我向你表示致敬,謝謝你。”這是一個傳奇。

提起他,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很高調的慈善家..”

陳在2010年9月宣佈將在去世後捐出所有的財產,成為當代裸捐第一人,這是一個傳奇。

陳出身貧寒,沒有借銀行一分錢,自立自強,成就了偉大的事業,這是一個傳奇。

陳指揮自己的救援隊幾乎與軍隊同時到達災區,速度和組織水平堪比軍隊,這是一個傳奇。

鯤鵬出世

飢餓,在陳的童年裡是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飢餓在當時除了讓人難以忍受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能輕易奪走人的生命。

1968年,陳來到了這個世界上,而他的家庭也因此變得更加拮据。當年的陳家,有五口人,擠在一個茅草棚裡過日子,在這個以貧窮著稱的小鄉村,陳家靠天吃飯有著很大的僥倖成分。

童年,陳餓肚子是常有的事。頑強的生命在飢餓面前,總顯得那麼脆弱,在飢餓的連續打擊下,隨時都有被命運帶走的可能,比如陳的哥哥和姐姐。

哥哥和姐姐的夭折讓陳的童年充滿了對飢餓和死亡的恐懼。

飢餓的長期侵蝕,很容易讓人失去理智。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了填飽肚子做過很多錯事。如陳,也不例外,當年他的家裡收入除了種地,全憑家裡的兩隻老母雞,每次遇到事情,比如鄰居家的紅白喜事,陳的上學學費。因為他的父母都是老實人,都渴望家裡的老母雞能多下幾隻蛋,好還上欠的錢。就是這家庭僅有的收入來源,讓飢餓的陳光標鋌而走險,偷偷的摸向雞窩,生吃雞蛋,果腹的幸福感充斥著全身,有了一次,就有了第二次,漸漸地父母發現雞蛋的數量不對了,最終她的父母發現了陳的行為,他的父親狠狠的將他揍了一頓。陳在講述的時候說道:“現在想來,父親當時也是氣憤至極,父親建國初是高中生,寫得一手好字,但教子很嚴,母親也是個好人,我比弟弟大八歲,我至今記得,弟弟躺在床上餓的直哭,母親懷裡卻奶著鄰居家的孩子。你說,這樣的家庭,我是不是一個該打的壞小子。”

連陳自己都覺得自己該打,這次的教訓,給他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在經濟寬裕的時候,他也只吃一個雞蛋,而且,吃的非常認真,每次都慢慢地去品。

他的家裡雖然窮,但還是供他上學,可是家庭收支進入惡性循環,無奈,只能讓陳回家輟學,下地幹活。但這種結果,並不是陳想看到的。因為他真的很想上學,對於課堂,他有一種眷戀。為此,倔強的他對父母說:“假如我能在一個暑假的時間掙夠了自己的學費,你們就讓我繼續上學!”

看到自己的兒子懇求,做父母的當然不會拒絕,只好暫時答應下來。但同時他們有一種擔心,一個十歲的孩子,他靠什麼掙自己的學費呢?這在一個孩子身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他告訴自己,不能這樣被嚇到,一定可以,而且他已經想到辦法了。

當時他很認真的分析自己的處境:做生意肯定不行,別說在那個年代農村沒有生意這個說法,即使有,他一個連書本都交不起的人,也做不到,靠勞力當然不行,即使他的身體再強壯,也還是個孩子,沒有人會僱傭一個小孩子的。

兩條路好像都走不通,所謂天無絕人之路,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開一扇窗。他找到了一件自己能夠做得來而且不花錢的事兒——井裡的水是免費的。

正當盛夏,天氣熱得要死,水當然是不可或缺的,想好主意,興沖沖的在家裡拿了兩隻小木桶叢井裡打來了清水。

就這樣,十歲的孩子做起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賣水,一個丁點兒的小男孩開始揹負起了生活和夢想的重擔,對於溫室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來說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小光標知道集市上人多,而且都是趕集買東西的人,大熱的天,大家都在外面,離家裡很遠,遠水解不了近渴,雖然水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對於口渴的人來說就是救了急,正愁沒水喝的人看到這個小孩彷彿找到了新大陸,小光標給自己的生意打上一分錢隨便喝的旗號。結果,一箇中午,就賣了兩毛錢,這在當時可是成年人半天的工錢!

最終,他如願的拿到了一塊八毛錢的書費錢,而且還綽綽有餘,兩個月下來,一共掙了五塊錢,他成了全村最富有的小孩。每每提起,他心裡都是美美的。在聽說鄰居家小孩沒錢上學之後,他就把鄰居孩子的錢也墊上了。

一分錢隨便喝對於十歲的陳光標來說是一次成功而偉大的壯舉,他掙到了自己的學費,這為他傳奇的企業家埋下了伏筆,同時,他還用自己掙的錢幫助了別人——從一開始他就與慈善是結伴的,他的首善之路,從這一刻,也就啟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