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一課 175」生活可以有「詩和遠方」,慈善亦是一種生活方式

「益一课 175」生活可以有“诗和远方”,慈善亦是一种生活方式

「益一课 175」生活可以有“诗和远方”,慈善亦是一种生活方式

這些年來,從陳光標的高調慈善,到成龍的裸捐風波,“慈善”一詞變得流行而又敏感。一方面,它似乎更多地成了成功人士的“專利”;另一方面,慈善似乎成為一個獨立選項,與生活的其他方面割裂開來,似乎只有捐款捐物才是慈善,似乎只有在特定時空才有慈善。慈善和日常生活成了“兩張皮”,甚至慈善與不善之舉“並行不悖”,不僅對比強烈,也讓人心生感慨。

那麼,究竟何為慈善?慈善又該何為?

「益一课 175」生活可以有“诗和远方”,慈善亦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可否認,慈善有經濟性的一面,比如有“避稅”的動因,甚至不排除“廣告”的動機。但根本上來講,慈善的價值更在於倫理性,“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慈善是一種基於人性光輝的選擇。而這種人性光輝,總是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地普照。因此,中國的《孝經》中才說,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西方的古老諺語才講,“慈善始於家庭”。從身邊的人開始理解慈善,從能做的事開始踐行慈善,讓慈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恐怕才是慈善的初衷所在。

將慈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才不會週末跑到山區奉獻愛心,平時卻對身邊的同事冷若冰霜;我們才不會一邊行賄受賄偷稅漏稅,一邊借慈善來體現社會責任;我們才不會在居高臨下的慈善中,隨意消費人的感情和自尊。

將慈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在做慈善時,才不會滋生道德優越感,陷入施恩求報的煩惱中;才能認識到,慈善並非單純給予,而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獲得了內心的充盈;才不會把慈善當作一種手段,甚至陷入意識形態的紛爭。

將慈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才不會“論跡不論心”,將慈善行為異化為物質比拼,單純以錢財的多寡論英雄;才會在面對炫耀式、作秀式慈善時,有自己的清醒判斷;才能在關心別人做什麼的同時,更聚焦於自己可以做什麼。

「益一课 175」生活可以有“诗和远方”,慈善亦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可以有“詩和遠方”,慈善卻不該有“燈下黑”。現代慈善的一大特點,就是把慈心善行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使之成為公民的一種愛心表達、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生活方式。慈善作為一個人良知良能的體現,其最可貴的價值,不僅在於做了某件大事,更在於它充盈於身邊的一件件小事。老弱病殘過馬路時的“隨手一扶”、鄰里矛盾糾紛時的“隨手一勸”、看見路邊垃圾時的“隨手一撿”,這些何嘗不是慈善?下雨了,你走在路上,陌生人關心你,與你共撐一把雨傘;夜裡,前路漆黑,你膽怯不敢前行,他人為你點一盞燈引路,這些又何嘗不是慈善?

有學者指出,基本完成工業化之後的國家,如果能夠興起廣泛而持續的慈善運動,整個社會就會實現穩定的轉型和提升。近些年來,從網絡助學到免費午餐,從愛心義賣到公益書屋,越來越多的“微慈善”,不斷豐富著人們對慈善的認知、詮釋著“友善”的核心價值觀。這種具體而微的慈善,正是慈善的真諦和力量所在——慈善需要的不僅是“富人之力”,更需要“人人之力”;慈善也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哪怕一點點。而這一切的前提,則是讓慈善成為現代公民的內在價值選擇,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