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無論作為編劇還是導演的忻鈺坤,小編都感覺他的技術倒退很多,《暴裂無聲》的故事真的給我一種得過且過的異樣,而且顯得估計的。但是我還是比較愛看他的《心迷宮》,雖然粗糙但是也打磨的圓潤成熟,能看得出他對於故事的精緻錘鍊以及修改。對於故事的作者來說,最為恐怖的不是文通殘錦,沒有注入新鮮血液的故事,而是把故事講到了麻痺,因為一旦麻痺了就會喪失審查的能力。所以我們常常在某個別影片裡,觀看到各種不符合常理的環節,這就是喪失審文的麻痺狀態。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現實社會中,一個底層的小角色,默默不說話、不虛偽、不裝,一切都體現在臉上,喜歡用武力去解決問題,這種就身上老實人的象徵。他靠自己的雙手挖煤為生,意外地打傷別人揹負上債務,生活本來就不容易,意外卻接二連三,最後連兒子都不知道丟在了何方。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鏡頭裡宋洋在礦場中與姜武的公司,單刀赴會憑自己一人完美地戰勝了猶如五十個壯漢的流氓,這個讓小編我產生兩個感想,第一這可能是忻鈺坤真的麻痺了,另一點是忻導跟徐浩峰共同合作產生了不一樣的地方,形意拳這可是個好手段啊,這部影片算是見證了什麼叫做“形意一年可以揍死人”。當然了,更多的是韓國武指的敷衍,沒什麼用。而且我還覺得這部電影有宋洋這個演員,多多少少有點故意的意思,最後姜武拉弓射向宋洋的時候我都笑出來了,柳白猿讓弓架子給幹趴下了,這段故事真是太諷刺了。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還有就是有幾個混混角色在追趕扛著麻袋的宋洋時候,竟然這都能給追丟?導演你是腦子在家裡放著麼,出來拍電影忘了帶了把,而且這個片段的剪切還是比較模糊的,怎麼反覆看都看不出到底是怎麼追丟的,難道學了隱身術麼,也可能是劇情還要宋洋,就暫時給這個混混角色放點水吧。還有就是被綁架的小女孩怎麼就在山洞裡酣睡了24小時都沒醒呢,我更不信是那幾個威武的漢子綁了小女孩並且下了蒙汗藥,難道是小女孩要是醒了故事就進行不下去了,就讓她在山洞裡等下個鏡頭出現啊。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還有就是從頭到尾音樂系分也是比較多的,拋去一般音樂戲份我都感覺是綽綽有餘的,除了宋洋抗麻袋被追場景音樂做得比較清脆悅耳外,其餘部分附加的音樂都很差勁的,不增加好評的音樂你就不要附加上,聽了讓人心裡堵塞的慌,不如沒有音樂,只有對白和鬧事嘈雜的聲音也好。還要說說某一個鏡頭畫面,山體崩塌和小孩在畫畫這兩個鏡頭,我真的不知道里面寓意是什麼,也想不出要表達什麼,真是多餘的戲份,多餘到脫了褲子放屁這種程度。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就算真的要用山體崩塌這個場景,那你就把這個場景的聲音全部去掉啊,默片坍塌多好,你都是暴裂無聲了,你這個結尾轟轟隆隆是什麼意思,忘了剪輯了麼?小孩子畫畫這個戲份,你說這算是個彩蛋呢還是真的是彩蛋?要是個彩蛋把,你倒是在最後演職人員表後面出啊,要不是個彩蛋把,你黑場之後出也行啊,中間還附加一個“導演/總編輯:忻鈺坤!好像觀眾都不知道這個是你製作的,特意提醒下我們麼,小家子氣一樣。這樣的一個超奇葩的落幕真的沒有必要加上,除了帶給我們反感外,我實在看不出原因啊。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每個編輯導演可能都有自己的設計,就如徐浩峰的民國情調,忻鈺坤的罪犯題材,但是我真誠的建議你搞犯罪題材別學那些棒子,棒子們的影視橋段已經疲態,而國內犯罪題材即使在某種限制下,只要我們足夠用心,我相信國內劇本絕對能做得很好。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影片內還是有個看點我非常喜歡的,比如黑暗中未知的事物,這個看點我喜歡可能是個人傾向,但是對於觀眾們這樣的情節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其次有些東西強制寫出來是有點尷尬的,就像村民在喝水的時候,水井裡面的汙染味道越來越大,再不過濾下就真的喝不下了,但是村長卻在囤積成箱的礦泉水。這個重複的橋段在開頭放羊時,羊在喝水的鏡頭中已經表達的極為突出了,你又不是賈樟柯,沒必要強行重複的隱喻,這樣就使得這個小劇情體現出你的不行了。

《暴裂無聲》為何山崩會有聲音?是忻導的技術在倒退?

在這個時代的國內影視市場中,《暴裂無聲》已經可以從矮子作品中拔高成為一部佳作了。若《心迷宮》給我的感覺是渾然天成的話,那本片《暴裂無聲》我就覺得很生硬,一點都不生動,只能希望忻總編的下部作品做得更有特色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