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裂無聲》:一場善與惡的較量

文‖十月

圖‖來自網絡

《暴裂無聲》:一場善與惡的較量

劇情拖沓,氣壓太低,這就是《暴裂無聲》的開始,雖然所有的期待都在開始被消磨殆盡,但做事有始有終的我還是強忍著把它看完了。當電影結束的那一刻,我慶幸自己把它看完了。

電影在情節處理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以至於前期劇情拖沓,讓人昏昏欲睡,後期節奏太快,有點看不明白。但《暴裂無聲》不是那種沒有看點的電影,它的問題很大,亮點比問題更大。

《暴裂無聲》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隱喻用的非常好,它藉助現實中小礦主私挖亂採現象講述了一個狼與羊的故事,而且這個隱喻一直貫穿電影始終。成人的世界總血淋淋的,所以《暴裂無聲》中狼與羊的故事遠比《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要殘酷得多,《喜羊羊與灰太狼》每一集都是被欺負的灰太狼大喊“我會再回來的”結束,而《暴裂無聲》裡消失的永遠都是羊,而且消失得乾脆利落,無聲無息,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暴裂無聲》:一場善與惡的較量

電影以礦工張保民兒子走失為開端,在他尋找兒子的過程中逐步推進,張保民被無辜捲入昌萬年和徐文傑的骯髒交易把孩子走失和昌萬年違法犯罪行為這兩條主線連接在一起,在張保民無意救了徐文傑女兒達到了高潮。狼和羊的競爭中,本來就處於弱勢的羊,還是一如既然地選擇了善良,儘自己的所能保護了徐文傑的女兒。

在電影結尾處,我以為徐文傑會因為感激而向警察說出事情的真相,沒想到警察問他還有沒有要交待的,他猶豫後還是回答“沒有了”。開始的時候我特別不理解這一情節,他不是也曾求昌萬年放過張保民嗎?怎麼突然變得鐵石心腸了?後來想想,其實他的本性一直都是如此,讓昌萬年放張保民走是因為只有張保民知道他女兒的下落,要不當初他怎麼會眼睜睜地看著磊子死在昌萬年的箭下?

《暴裂無聲》:一場善與惡的較量

山坡上的羊群、村民們啃著油膩膩的羊骨頭、昌萬年餐桌上滿桌的羊肉卷……電影裡反覆出現這些和羊有關的鏡頭,無論是自以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昌萬年,還是處於最底層的礦工,都無法抗拒羊肉的誘惑,唯一不垂涎羊肉的美味,心甘情願地當羊的守護神的孩子——磊子卻死在了昌萬年的箭下。彷彿與羊為伍,總避免不了淪為他人桌上美餐的命運。

看完電影的人不難發現,整部電影就是一條食物鏈,他們相互欺壓,相互利益,為了一己之私不惜鋌而走險,殺害他人。 張保民處於最底層,村長出賣,徐文傑利用,大金暴打,而他除了努力逃跑,別無他法。當然,欺負張保民的人制於張保民,卻受制於昌萬年,一分分飾兩角,既趾高氣昂,也唯唯諾諾,最終都無法逃出死和坐牢的結局。昌萬年看似站在了食物鏈最頂端,可在他在壞事做盡後,恢恢髮網在那裡等著他。

《暴裂無聲》:一場善與惡的較量

《暴裂無聲》是一場善與惡的討論,善與惡是關於人性的思考,“性善論”與“性惡論”至今仍未分出勝負,先哲們都無法定論的問題,我也不敢在這裡妄談,在這裡只想說:一念成佛,一念瘋魔。誘惑面前,我們要守住自己的心,說自己該說的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為自己,為他人,也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