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吧《隧道盡頭》是撲朔迷離的人性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劉玲

在中國,關於人性善惡之爭已持續兩千多年,究竟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或者是“人之性善惡混”“性屢移而異”?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一番道理。

新上映的西班牙電影《隧道盡頭》是一部懸疑犯罪片,劇情跌宕起伏,充滿懸念。影片主要發生在隧道里,隧道盡頭是銀行金庫,金庫保險櫃裡的財富唾手可得。隧道里狹窄、逼仄、混亂,劫匪、幫兇、隔壁偷窺者等角色輪番登場,將不一樣的人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這為我們進行人性善惡之辯提供了素材和論據。

人性之善。

男主角華金是一位程序員,因車禍失去妻女和健康,從上帝的寵兒變成上帝的棄兒。他終日坐在輪椅上,宅在昏暗的房間內,頹廢且窮困。

影片中,華金展現了自己善良的本性。當發現隔壁有劫匪挖隧道準備劫銀行時,華金第一反應就是中止租房協議讓租客波塔母女搬走。這種反應,出於對無辜者的保護。

當得知六歲小姑娘貝蒂遭遇性侵後,華金努力向貝蒂表達友好,給她安全感和溫暖,撫慰她的傷痛。華金對貝蒂的良善之為是大愛,源自人性中對弱小者的同情和關愛。

即使面對劫匪,華金也數次萌發惻隱之心。當視頻中出現劫匪自相殘殺的畫面時,華金扭過頭不忍直視。當女劫匪在隧道呼救時,華金伸出了援手。華金此時表現出來的善,是對他人生命的尊重。

人性之惡。

劫匪頭目加勒雷託是黑惡勢力的典型代表,他搶劫、殺人,無惡不作。更讓觀眾義憤填膺的是,他一直性侵幼女貝蒂導致其失語,而貝蒂卻是他同居女友的女兒。觀眾對雷託的評價是:人渣,滅絕人性,罪該萬死。

影片中警官內奸古特曼老奸巨猾、貪婪成性,他向劫匪輸送內部信息,和劫匪裡應外合。在劫匪搶劫失敗後,古特曼不露聲色地撇清自己,將贓物全部據為己有。

人性善惡之變。

《隧道盡頭》看點之一就是劇情的不斷反轉。其反轉皆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劫匪們目標很明確,挖隧道劫銀行,心無旁騖。在和劫匪對峙中,華金數次反轉,遊走於善惡之間。

最初,華金獲知劫匪的搶劫計劃後,他沒有選擇報警,而是決定“黑吃黑”,要“截和”,從中分得一杯羹。華金拖著兩條廢腿挖了一條通道,聯通劫匪隧道,搶先爬進銀行金庫盜走鉅額現金,然後引爆地下水管水淹隧道。華金的“黑吃黑”,暴露了他貪慾之下的兇狠。

可是,華金良心未泯。當女劫匪生命攸關時,華金即使暴露自己,也要救她性命。但是,女劫匪不領情,反而要致華金於死地。生死搏鬥,華金奮力掙脫,聽任女劫匪淹死隧道中。

當華金盜竊得手後,他將贓款隱匿,瞞過了劫匪和警方,他的“黑吃黑”計劃即將成功。而此時警官古特曼以波塔母女生命相要挾,要求分得一半贓款,華金卻毅然放棄了全部贓款。

如果將華金的數次反轉繪成曲線圖,它如同心電圖一般,忽上忽下。這幅曲線圖,是一幅人性反應圖,能夠看到善與惡呈動態變化,此消彼長。這幅圖給我們啟示:如果用善惡體系評價具體一個人,善惡不是非黑即白、涇渭分明,而是混沌呈灰色。善惡隨外界變化而變化。一旦外界刺激源出現,觸碰內心,善念與惡念瞬間發生反轉。這個來自外界的刺激源,或者是金錢誘惑,或者是形勢突變,或者是感情衝擊。

《隧道盡頭》的高潮之處——劫匪敗北而瘋狂報復,此刻華金這位理工男的冷靜、理性、高智商、高情商輪番上線,成功離間劫匪,轉危為安。編劇導演也助一臂之力,設計好橋段讓警官古特曼誤吃毒餅乾斃命。華金取得勝利,和波塔、貝蒂相擁在一起。

《隧道盡頭》的結尾設計很精緻。影片最後一幕,華金、波塔、貝蒂三人穿著紅色衣服搬離了舊房子。走出房門時,貝蒂伸出小手握住了華金的大手,畫面就此定格,一股暖流沁入觀眾的心田。

這個充滿希望的結局讓人欣慰。其實,人們欣賞電影,除了感受劇情張力、欣賞演員演技、享受視覺聽覺衝擊之外,還期望看到揚善懲惡、符合人性期待的結局。《隧道盡頭》用120分鐘向觀眾展示不同的人性,最後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收尾,彰顯和弘揚了人性之善,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

(作者系北京市律協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