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煤城”培养出了十位世界冠军,如今冰雪产业成了它的旗帜


七台河“煤城”培养出了十位世界冠军,如今冰雪产业成了它的旗帜


世界冠军王濛

难以想象,培养出实现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突破的杨扬等十位世界冠军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直到2013年才拥有自己的室内滑冰馆。

七台河市的体育人,就是在不断与严酷环境作斗争之中,传承出了能吃苦不怕难的拼搏精神,成为中国短道速滑事业的一面旗帜。如今,依托以短道速滑为代表的冰雪体育事业,这座资源枯竭的“煤城”正在焕发别样生机。

偏远小城“编织”世界冠军摇篮

若说短道速滑是七台河这座城市的名片,一点不为过——不久前七台河专门为当地几十年的短道速滑发展历程谱写了一首歌曲;人们走进七台河市体育中心,映入眼帘的也是从七台河走向世界短道速滑舞台的运动员照片。

良好的短道速滑发展让七台河向国家队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运动员。上世纪90年代,七台河籍女子运动员张杰在世锦赛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短道速滑项目中斩获金牌,成为七台河走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此后,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骄人战绩便从未缺少七台河运动员的身影。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实现了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并在世锦赛短道速滑多个项目中称霸。随后王濛接过了接力棒,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均有金牌入账。此后孙琳琳、王伟、刘秋宏等人相继在世界舞台上斩获金牌。

如今,随着“90后”小将范可新的崛起,更向世人展示出七台河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在2017年3月结束的世锦赛上,范可新又一次站上了短道速滑500米的最高领奖台。

七台河“煤城”培养出了十位世界冠军,如今冰雪产业成了它的旗帜

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

2016年,于威获得保加利亚世青赛短道速滑男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为七台河走出的第十位世界冠军,也是首位入选国家男子短道速滑队的七台河籍运动员。

“瓦匠教练”奠基冠军之乡

在七台河市新兴区因棚改拆迁废弃的街区内,一座破旧的篮球场上堆满了杂物,上世纪70年代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事业就是从这里开始。

由于当时没有室内冰场,七台河早期冰上运动员冬季住在这座体育场的看台下面,白天就在体育场外的空地上浇冰训练。走在球场内,当年住在这里的队员董延海依然能够清楚地指出哪里是他的床位。

那时带领队员在体育场训练的是已故教练孟庆余。因为没有浇冰机器,孟庆余当时凌晨2点就要起床浇冰,把一个大铁桶放在爬犁上当作水箱,人拉着爬犁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裹着棉衣拉起一吨多重的水箱,一场冰浇下来,冻得上牙直打下牙。

因此,当地人们都称呼孟庆余是“瓦匠教练”--白手起家,自力更生。


七台河“煤城”培养出了十位世界冠军,如今冰雪产业成了它的旗帜


孟庆余教练和队员的合影

从1985年开始,七台河速滑队虽然可以到哈尔滨借滑冰馆训练,但由于训练经费紧张,孟庆余和队员只能在训练基地附近租用民房——16平方米的棚户房挤着30多个孩子,屋内潮湿,教练和队员身上都长满疥疮。

直到七台河市体育局筹款40多万元在训练基地附近购买了住房,这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但为延长上冰时间,凌晨训练是七台河市在哈尔滨集训队员的家常便饭。

“与各省市队伍排上冰时间,我们总是选择第一场冰或是最后一场冰,因为‘早去晚退’能多滑一会儿。”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重点班教练马庆忠说。这就是七台河队员和教练普遍的特点——能吃苦。

拼搏精神筑造“冠军云梯”

七台河直到2013年才拥有自己的室内冰场,但不畏困难奋起向上的拼搏精神,却让七台河先后向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张杰、杨扬、王濛等10位世界冠军,当地体育人将七台河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人的因素”。

“人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好教练和好苗子。”七台河市体育局局长陈岩说。如今,七台河市第二、三、四代教练都是当年随孟庆余训练的学员,能吃苦、执着追求成为他们共同的特点。

回忆过往,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副校长赵小兵依然止不住泪水。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孟庆余资助了赵小兵当年所有的学习和训练费用,并让赵小兵住在卧室,孟庆余和爱人、孩子则挤在客厅。坚持和关爱让赵小兵在短道速滑教学事业上坚持了28年。“如今无论什么事,哪怕我很沮丧,我会想孟老师当年能坚持,我为什么不能?”赵小兵抹着眼泪说。

很多教练员也都放弃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七台河继续短道速滑事业。从上海回到家乡,七台河市第四代教练、市短道速滑少儿业余体校重点班教练张利增说:“孟老师的影响太大了,让我觉得滑冰是一种归宿。”

截至目前,七台河籍运动员共获得世界级金牌163枚。其中,获得冬奥金牌6枚,占中国短道速滑冬奥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二。

“冰雪作梯”资源型城市发展踏新路

从冰上起步,以冰雪作梯,以短道速滑为代表的冰雪体育事业为七台河注入了奉献、实干、拼搏、创新的城市精神。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煤城”七台河正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力。

作为七台河培养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张杰通过短道速滑训练帮助残障孩子康复,培养出三个冬季特奥会冠军。残障孩子所在学校、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白兆祥介绍,孩子的人生因此从昏暗变得光明,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残障事业,让七台河再次受人瞩目。

七台河还举办了冰雪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利用冰天雪地资源做大做强冰雪经济。通过开展“赏冰乐雪”大众冰雪系列活动,号召全市人民参与到冰雪活动中来,并通过短道速滑项目优势,加强与俄罗斯在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融合发展,助推七台河市冰雪产业发展。

七台河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正深入挖掘“短道速滑”冰雪体育项目优势,把冰雪体育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世界冠军摇篮”,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冰雪旅游经济,扩大城市对外影响力,助推七台河经济转型发展。


天天领大额红包方法!

打开手机支付宝首页搜索“556602559”

七台河“煤城”培养出了十位世界冠军,如今冰雪产业成了它的旗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