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大家经常听到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并没有提到其他两个不孝是什么,

东汉的赵岐对孟子'不孝有三'语录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就是古代的不孝有三,随着时代的更迭,新时代对不孝有三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 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如何孝这活下去?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虽然这些话都有一些调侃讽刺的意味在里面。

但是作为总是边哭边笑的二十几岁的人,对这个新的不孝有三总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既然这样,就来说说有着相似经历的鞋童们的故事吧。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大学前被掌控的人生

大学以前,我们大多在父母眼皮子底下生活着,我们的人生也的也被父母掌控着的,包括今天穿什么衣服,早饭要吃什么,要不要上兴趣班,假期能不能去姨妈家住几天?高中是选文还是选理?高考报什么专业?可不可以去省外读大学?甚至是交朋友都是被安排的。统统都是父母说了算。

以前不让我们早恋,现在又催着我们谈恋爱,逼着我们去相亲。好像我们生来就是和他们反着干的。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我们就拿高考填志愿这个经典案例来说吧!

我其实也算很幸运的,父母对我的掌控没有那么严重,特别是高中以后,凡事还是要征求我的意见,选文选理都是我自己说了算,高考填志愿虽然有争执,但是最终还是我自己说填什么就是什么。

我很多同学的高考志愿都是父母说了算,我有个一起长大的发小,她自己喜欢计算机,父母悄悄的改掉他的志愿,原因就是她舅舅在市里教育局工作,毕业后当老师可以安排。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大学后继续被掌控的人生

到了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父母又要开始掌控你了。

女孩子当教师多好,工作轻松,安稳,假期多。公务员多好啊,铁饭碗,福利待遇好。回来工作吧,多好啊,离家近。

如果你不从?先上演苦情戏:”我和你爸年纪都大了,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考公务员吧,你看隔壁家张阿姨的儿子,去年毕业就考了市里的公务员。” 你还是听不进去?那就等着一顿批吧。“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别人李叔叔的女儿,毕业就回来工作了,还是在你之前读书那个高中当老师。你怎么这么让人省心?我们都是为你好,等你当了父母就知道了。就这么定了,你不回来工作就别想再进这个家门,就当我们没你这个女儿。“(情节纯属编造,如引起极度不适,请继续往下看)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面对父母的掌握,我们是怎么想的?

我们可能不理解父母,责怪他们除了知道当老师,当医生,考公务员,就没其他工作了?

其实这和他们的生活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那一辈人过着苦日子,有的没读多少书,都希望子女替自己完成梦想,而在他们的观念中,当老师,公务员这些,都是很安稳的工作,安稳就意味着不会像他们一样过苦日子。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我们要怎么做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压力,希望不要责怪父母,毕竟他们真的是想你过的好。所以要和父母好好沟通,毕竟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并且只有一次,别人没有权利替你做决定。

你有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都说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