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安机关通报去年3起重大污染环境案件 打掉一污染环境黑产业链

1月18日,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我省公安机关成功破获部督“6·20”污染环境案及2起篡改、伪造在线监测数据涉嫌污染环境案件。

警方破获跨省重大污染环境案

2018年6月,省公安厅旅游与环境资源警察总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澄迈县长安、文儒两镇非法建设废旧铅蓄电池拆解厂和冶炼厂提炼铅锭,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接报后,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指示省公安厅旅环总队安排专人迅速开展线索核查工作。经缜密侦查,查实了该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

2018年10月25日,省公安厅旅环总队抽调相关市县公安局70余名警力,在相关警种部门的协助下,于海口、澄迈两地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打掉了一个以营利为目的,长期在我省非法收集、处置废旧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的犯罪团伙。

经查,该犯罪团伙自2017年12月以来,共收购废旧铅蓄电池约1057余吨,生产销售铅锭约514余吨,非法销售铅锭价值约人民币823余万元。截至目前,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

据介绍,“6·20”污染环境案的成功侦破,彻底铲除了非法收集、处置废旧铅蓄电池等有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黑产业链,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更为保护我省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该案系2017年省公安厅成立旅环总队以来首起直接立案侦办的跨市县、跨省份重大污染环境案件,也是我省首例对非法处置废旧铅酸蓄电池实施全链条打击的案件。

2排污单位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2018年12月12日至14日,我省公安机关联合省生态环保厅、生态环境监察部门在全省多地对重点排污单位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开展突击检查。经检查发现,乐东黎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站房总磷自动分析仪的进水采样管未与采水泵管路连接,采样管被人为插入矿泉水瓶中;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站房的自动监测仪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校正因子参数被多次篡改。两家污水处理厂的上述行为涉嫌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更改时段的自动监测数据严重失真,不能反映污水排放浓度的真实情况。

获此情况后,省公安厅旅环总队立即部署琼中、乐东两地公安机关旅环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开展调查。

随后,琼中、乐东县环保局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线索。经审查,乐东、琼中警方分别对2排污单位立案侦查。

经查,乐东污水处理厂运行班副班长卢某标在厂长石某洪、运行班班长陈某助的授意下,将在线监测站房的总磷自动分析仪的进水采样管插入自行调配的水样中;琼中污水处理厂潘某卫、王某阳、吴某丹等3名操作人员擅自改动自动监测仪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校正因子参数,导致更改时段的自动监测数据严重失真。上述行为均导致自动监测数据严重失真,数据不能反映排污单位的真实排污情况。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两家污水处理厂相关人员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目前,乐东、琼中两地警方已刑事拘留6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对篡改、伪造在线监测数据的事实均供认不讳。

这两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有力打击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等不法行为。(记者张英 张星 特约记者宋洪涛 通讯员田和新 王坤 菅元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