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隨著國內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出國旅遊也成為大家假期的首選。

一直想去歐洲玩但卻沒有機會的小編,理想中的目的地必須是法國。

法國有浪漫的風景,有塞納河畔左岸的咖啡;有巴黎聖母院,令人心碎的故事;還有大革命,為自由而戰的歷史情懷。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在逛吃逛吃加買買買的旅行指導思想下,還有比法國巴黎更合適的城市麼?

然而,

中國遊客對法國而言真的是一樁好生意麼?

法國電視臺播出的《經濟廣角》節目提出了這一問題。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這件事並不是法國歧視中國遊客而說出的。節目中稱,以去年為例,共有180萬中國遊客到訪法國,平均每人消費1674歐元,遠遠高於日本美國等國遊客。

但事實上,除了消費奢侈品外,法國大量博物館和商家並沒有從從中國遊客手裡賺到錢。

原來,

有一部分中國人和中國商販鑽了法國博物館管理上的空子,為謀取暴利倒賣盧浮宮門票,非法重複使用門票。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有外媒直接評論道:中國人真是太精了。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故事是這樣的。

上午9點盧浮宮開門,中國票販子在自動售票機購買門票。每人購買上百張門票。

票販子和部分旅行社合作,一個導遊帶一個旅行團參觀盧浮宮結束後,導遊收回發給遊客的門票,悄悄交給同事。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而該同事在十多分鐘後,用同一批門票,帶領另一個旅行團進盧浮宮參觀。

就這樣,門票被高效的多次使用。一名匿名的中國導遊爆料稱,同一張門票一天可以被重複使用7次。

據報道,盧浮宮管理層表示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將加強門票管理。

除此之外,因為盧浮宮沒有提供中文的語音解說設備。於是很多中國商販發現商機,在當票販子的同時,還向遊客提供解說設備,每個租賃價格都比盧浮宮官方提供的便宜1到2歐元。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中國遊客花在門票和解說設備上的錢,並沒有讓博物館盈利,而是流到了這些投機取巧的商販手中。

但盧浮宮並不是第一次被“坑”了。

早在2013年,中國人門票欺詐造假的事情就被CNN,和BBC等多家媒體報道過。當時這則新聞轟動了法國甚至整個歐洲。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2013年八月起,盧浮宮方面陸續發現有中國遊客使用假門票。

官方稱,開始的時候假門票很容易被辨別出來,無論是從紙的質量還是印刷的墨水,都和真正的門票有一定差別。

但後來,假門票越來越逼真,簡直是真門票的完美克隆。對於繁忙的盧浮宮檢票人員來說,要立刻辨別出假門票有一定難度。

同年八月底的時候,比利時海關查獲了一箇中國包裹,裡面含有3600張假門票。

根據《巴黎人報》當時的報道,並不清楚製假人的身份,但與多家中國旅行社有關聯。

對於這一“假門票”事件,盧浮宮公共關係負責人稱,這是盧浮宮第一次發現假門票,持票的入內的是中國團組的遊客。

因為這類門票是一年內有效,假門票將會造成極大不便和經濟上的損失,盧浮宮之後會加強門票的管理。與此同時,假門票事件已經立案,警方正在進行調查。

彼時,這件事也引起了國家的關注,國家國家旅遊局辦公室向各省(市區)旅遊局(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加強出境遊管理,對違反規定購買假門票、造成遊客持假門票遊覽的出境遊組團社及領隊,要堅決依法查處,從重處罰。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然而在這些情況下,背鍋的中國遊客,大部分是不知情的。

相比於其他國家,去法國旅行的人大多數會選擇跟團,不僅因為部分跟團項目經濟實惠,更是因為語言不通,跟團可能更為方便輕鬆一些。

在旅行團中,遊客大多聽從導遊指揮。就算導遊要求收走門票,對於門票收走後的用途,旅行團裡的遊客也無從知曉。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還有一部分遊客,願意將參觀景點的錢節省下來,甚至住35歐元一晚的“廉價旅館”,把更多的錢花在購買奢侈品上。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但是,既然來一趟法國不去盧浮宮,就好像外國人來北京不去看看故宮或者長城一樣,彷彿缺了點什麼。

不法商販正是抓住了這一這類遊客的心理。對他們來說,門票合不合規定什麼的並不重要。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這則新聞爆出後,很多人指出,之所以可以有空子鑽,都是因為法國博物館方面管理不到位。

有部分網友在網絡上評論,認為不能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在國內,實名認證,刷身份證購票,各種防偽技術,防止個別人投機取巧的方法花樣百出。或許盧浮宮在管理方面確實有不足,但是門票機制並不是為不守規矩的人而定的,因為個別人不守規矩而收緊政策,對於其他遊客難道不是一種不公平麼?

相信大家上學時或許遇到過或聽到過這樣的事情,老師因為班上有一個人作弊而要求全班人重新考試。這對於一直沒有作弊的人不是一種不公平麼。

允許多次入內的門票,是為了遊客的方便,不實名也是照顧一部分人對於個人隱私的保護。遊客花錢購買了門票,可以多次進入,不需要提供你的個人信息,正是博物館方面給予購票遊客足夠的信任與尊重。單因為部分投機取巧的人而剝奪了別人的方便是不應該的。

誠信的社會是需要每個人自覺遵守秩序,而不是靠一個漏洞一個漏洞的補上才實現的。信用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但毀掉信任卻只需要一瞬間。

在人人都作弊的考場上,最後守規矩的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在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當事人能夠思考自身問題,而不是指責規則制定者。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把這些鑽空子佔便宜的事情列為中國特色可能有失公允,無論在哪裡,哪國人都有不遵守規矩的人。但有一部分中國人卻並不覺得鑽空子是個問題,而覺得自己靠小聰明佔了大便宜。

這些年,在國外,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小聰明”。

美國退貨政策較為寬鬆,是為了顧客的方便,有的人卻專門利用這一點,買了商品用到退貨最後一天去退掉在重複購買。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籤的一年的公寓,最後3個月直接回國不交房租,儘管被扣一個月押金但還是逃掉了兩個月的房租。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圖片來源:Young America Realty

畢業回國前,用很低的價格去籤一臺合約機手機,然後回國不再每月付錢。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在美國沒有社保號(SSN),就算逃掉一部分賬單也不會影響信用記錄。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參觀景點從一些後門或者側門逃票進入。同一門票試圖用多次。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被警察攔下可以假裝自己不會中文,和警察耍賴從而逃罰單。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想去一個地方,假裝迷路,讓警察幫忙開道,或者免費開警車護送。

有些“小技巧”屢試不爽,甚至還被寫進旅行攻略中。

這些人對自己的行為洋洋得意,甚至還納悶為什麼別人不懂得利用這個漏洞。

有一位旅日作家曾今在文章中寫到過這樣的一個例子:

在剛到日本的時候瞭解到,日本人若不先擁有車位,是不允許買車的。但在向一位中國朋友諮詢後,才瞭解到,很多在日中國人都是先租一個車位買車,之後再把車位退掉。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當這個作者把這一方法告訴日本朋友,本以為日本朋友會“恍然大悟”,但日本朋友卻表示:漏洞真的要鑽有很多種方法,但正派的人不會這麼做。

有些漏洞並不是不被人知道,但他們卻不予為之。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這些鑽空子貪便宜的行為絕大部分算不上違法犯罪,更多的事牽扯一個人講不講信用,講不講道德。

一部分中國人鑽空子貪便宜中練就了“見縫插針”的大腦,並把這些小技巧看做生存的智慧

就好像一款體驗感很好的遊戲,一部分中國玩家上手就開始研究外掛。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沒錯,在中國,結果遠大於過程

“我進盧浮宮看過了”遠比“我怎麼進的盧浮宮”要重要。

“我少花錢了”遠比“我怎麼少花的錢”重要。

在中國這種注重結果的文化遠比其他國家要普遍的多。

正是這種鑽空子文化,讓國內外的監督機制越來越嚴,讓可鑽的空子越來越少。


盧浮宮感嘆中國人太“聰明”,想從中國人手裡賺門票錢,難!



會鑽空子的中國人確實聰明絕頂,但這樣的聰明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確實很難改變的。當因為一部分人,而讓海外華人被鑽空子貪便宜的標籤貼上,之後很難再把彼此之間的信任建立起來。

在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彼此的猜忌,懷疑,或是提防,只會讓我們生活變得不便利。

也許我們總能聽說或是遇見華人鑽空子或者不文明的行為。

也許因為個別人的行為而帶著全部華人是以偏概全的,但這並不影響整個中國群體因為這些人的行為而蒙羞。

儘管這句話說起來十分老套。作為中國人,在國外的一舉一動都是代表中國,體現了國家的整體形象。

希望每一箇中國人都可以遠離,改掉這種自以為“聰明”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