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公務員的“三大境界”,是這樣嗎?

基層公務員的“三大境界”,是這樣嗎?

前幾天跟一個朋友閒聊,才知道現在的基層真的很難做。朋友是名公務員,在普普通通的鄉鎮工作,到今年年底也才三年,在整個聊天過程中,說到無奈出,最多的是聽到電話那邊嘆息聲。作為“圈外”雖不知道“裡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但能感受他那種情緒。聽完朋友說的,出於好奇就問了另外一個“體制內”的朋友,雖然站的角度不一定,但總體的感受差不多,於是整理了一下,表達一下朋友所說的基層公務員的“三大境界”,如果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訴說或者批評指正。

基層公務員的“三大境界”,是這樣嗎?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朋友說當初花費那麼多的經歷,考公務員,最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有份穩定的工作,有點小“排面”,。可真正上班後,這些想法順其自然的沒有了,想歸想,諸多的文件要求,領導批示,各種督導檢查等等,在這些每天都要去處理的基礎上,還要騰出時間去“創新”,上面有個檢查全鎮出擊。自己口子上的事,電話一遍有一遍的催促上報。本想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到最後一份通報全部讓自己“高調”了起來。朋友每次無奈的時候,就套用當前流行的話來安慰自己:拼命工作的樣子或許很狼狽,但靠自己的樣子真的很美。朋友跟我說,路是自己選的,含著淚也得走完,誰讓自己沒有任何背景,也沒任何關係呢。只有靠自己。

基層公務員的“三大境界”,是這樣嗎?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朋友跟我說的第二境界。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自己工作的業務上,因為自己處在金字塔最低端,承擔整座金字塔的那塊土地就是群眾百姓,這個是動不得的。頂端的榮耀靠的就是最底層來承擔,朋友是鄉鎮的扶貧專幹,同時肩負著其他部門的一些工作,說到這塊,朋友的情緒顯得有點激動,當初這個專幹也是掛著的,但是後來考核的時候,說扶貧專幹不專幹,沒辦法就全面接受這份“差事”,但現在想想,他說目前還是幹很多事情,也還同時做很多事情,還是沒有“專幹”,為什麼沒人說話了呢?朋友跟我說,扶貧工作難的不是“室外”,而是“室內”,各種系統的錄入,各種數據的何時,各種材料的整理,各種臺賬的建立。說到這塊,朋友在手機那邊不經的還唱了句自己改歌詞“外面的時間很精彩,屋裡的世界很無奈。”當自己看著電腦,敲擊最後一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熬了幾個通宵,發紅的眼睛,顯的那麼憔悴。

基層公務員的“三大境界”,是這樣嗎?

看破不說破,大家都好過。這是朋友跟我說他這三年最大的體會,無論是本真鎮的環境,還是上級的政策、指示、要求等等,其實最明白的人就在基層,但你不能說破,也不是不能,是不敢。有些事看在眼裡,別放在心裡,有些事明明毫無意義,權當成人之美,有些事不能太當真,當真就輸了。朋友說懂的人自然懂。

基層公務員的“三大境界”,是這樣嗎?

雖然我不知道朋友這幾年都經歷了什麼,但我能感受他那種無奈。生活無處不陽光,既然說出來,他或許會好受些,我也就安慰了他幾句。我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朋友聊天也好,同學聚會也好,不在有曾經的炫耀,都開始拿各自的悲慘經歷來開涮了,或許證明我們還活著,我們還在為了那個未知的未來奮鬥著,但終究,該我們面對的還是要去面對,生活還是要繼續。狂風驟雨,豔陽高照都摻雜的天氣才叫真正的天氣,一帆風順的人生不叫人生。

既然看破了,就隨心前行,隨遇而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