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被賣了”,還有千千萬萬個“人人”奔赴於區塊鏈

“人人網被賣了”,還有千千萬萬個“人人”奔赴於區塊鏈

風靡一時的人人網

區塊鏈從09誕生伊始,距今也已發展近十年了,這十年間經歷了技術實驗(2001-2009)、極客小眾(2010-2012)、市場醞釀2013-2015)、進入主流(2016-2018)這四個過渡階段,儘管還未真正到成熟的時候,但這一路的艱辛,大概只有少數願為區塊鏈奮鬥的護航者們能體會到,質疑和吹捧的聲音並從未斷過。一批人朝相同的方向奮鬥,有人敵不過煎熬選擇退回,有人選擇繼續奔跑,因為這些人始終相信,這個世界的未來,一定是區塊鏈的時代!

陪伴了我們整個青春的人人網,也曾像少年一樣熱情奔向過區塊鏈。

11月14日,人人公司宣佈人人網社交平臺業務以2000萬美元出售予多牛傳媒,而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人人網宣佈進軍區塊鏈,人人網涉足區塊鏈引發資本熱捧,其在美國上市的股票隨即暴漲近80%。據多家媒體報道人人公司股價之所以上演暴漲走勢,是因人人網發佈了RRCoin白皮書,要做區塊鏈。據白皮書中顯示,人人公司將為社交網絡提供一個開源的區塊鏈平臺——人人坊,並會成立RRCoin基金會。一時人人網風光無限。

然而僅僅相隔11個月,“人人網被賣了”的新聞瞬時登上了微博熱搜。進軍區塊鏈計劃就這樣慘淡收場,曾有人發文嘲笑區塊鏈沒能成人人網救命稻草,最終逃不過被賣的結果。筆者在這裡想說,區塊鏈雖好,但不是萬能器。

每個人都在談論區塊鏈,沒有人願意被拋在後面。

據諮詢公司Gartner預測,到2030年,區塊鏈將產生超過3萬億美元的年度商業價值。屆時,10%到20%的全球經濟基礎設施將運行在基於區塊鏈的系統上。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區塊鏈使用案例中有82%屬於金融服務,2018年該數值已下降至46%,工業產品、能源、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正展現廣闊潛力。

除技術以外,有一項區塊鏈的價值被廣泛認可,那就是傳遞信任,通過信任達成共識。有趣的是,當前區塊鏈創業公司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或許就是用戶對技術本身缺乏信任、信心。速度、安全性、可擴展性,以及跨連是橫梗在區塊鏈技術面前的巨大挑戰。

接受挑戰,向區塊鏈進軍的“企業們”一點也不含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曾頻繁為區塊鏈技術發聲:“我個人非常看好區塊鏈技術。”甚至,據稱阿里巴巴在幾年前就開始著手佈局區塊鏈,如今已成為全球區塊鏈專利技術最多的公司。不僅是阿里,包括京東、騰訊、百度等國內互聯網巨頭,都已經開始基於自身業務開展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及落地應用。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接收後行動上的快慢很重要,當行業巨頭們紛紛嗅到了區塊鏈所能帶來的巨大潛力,創業者們要怎麼從中分一杯羹出來呢?塞班鏈總結了當前創業者在區塊鏈領域獲得成功的四個策略。分別是打造基於區塊鏈的業務案例、建立行業的生態系統、參與規則制定,以及面對監管要觀察,積極配合,但不要等待。

談完區塊鏈,免不了要談到數字貨幣。區塊鏈作為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數字貨幣就是區塊鏈最成功的場景應用之一,兩者相輔相成。早前V神曾在推特上稱數字貨幣應用比其本身更重要,人們對BTC、ETH或是ETF都太過重視,而卻沒有足夠重視另外一件事,就是讓人們如何更便捷地用銀行卡在街角商店小額購買數字貨幣。前者可以提高數字貨幣的價格,而後者則更有利於數字貨幣的實際應用。

塞班鏈(apnc)是全球首個基於真實場景應用的區塊鏈平臺,根據市場的需求情況,其真實場景應用包括亞洲數字銀行、馬賽、免稅店、賭場等。具備數字交易、支付結算、預測市場、零售、娛樂全方位環節服務需求,旨在推動產業信息化,賦能全球數字經濟生態。

有需求就有場景應用,場景應用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它們的使用價值,也可以說場景應用是他們的價值體現,需求量越大,相對來說人們對於它的認可程度也會越高。

區塊鏈的道路任重道遠,實現的過程很難,但前行的路哪能無風雪,他們越是唱衰,我們越要勇往直前。不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更是為了告訴每個生命體,我們所處的世界可以變得比想象中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