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我们在看F1比赛的时候,总能够碰到一些突发棘手的情况,当车手犯错或者遇到赛车故障的时候,他们是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车能够乖乖呆在赛道上的,而这时候,如何

保证车手及其他人员的安全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因为赛道两边一般都是观众看台、维修人员、电视转播设备等,所以为了保证安全,赛道四周都需要有不可穿透的保护墙来阻拦失控的赛车。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但是因为比赛时速度一般都是十分的快,巨大的重力加速度带来的冲击,一般的防护措施可能并没有用,所以赛车界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来阻拦失控赛车,同时也避免伤害车手。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段有关F1护栏科技的简史,以及机智的工程设计师们是如何帮助解决赛车飞出赛道这一问题以及因设计而带来的新问题。本篇文章我会分2天分享,想了解更多详情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安铠斯赛车

道格拉斯.亚当斯写过:“下落不能杀人,其后的骤停却可以”。赛车事故也是这个道理,事故中引发严重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他加速度会产生一个作用于你的力,使得你在事故发生时失控

当你非常缓慢的驾驶一辆车,从0加速至200英里/小时时,你可能不会有任何感觉,但当你驾驶一台F1赛车时,因其可以在数秒内完成同样的加速,而你在这个加速过程中会感觉自己的胸口像被踹了一脚一样;在停车时,他减速的速度还能更快。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从物理学角度,其实加速度与减速度基本上是同一种东西,3秒内从0到200公里每小时和3秒内从200公里/小时降到0,他们有着同样的加速度,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加速度的两个要素,速度变化量和改变速度的时间,如果一台F1赛车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直接撞进一面坚固的混凝土墙,它的速度从100降到0将只需要几毫秒的时间,你可以想象其加速度有多巨大,而且加速度越大,作为一名车手所受到的力也越大,同时也越危险,由加速度产生的巨大的能量会被转移至你的身体内部和你的大脑中。

F1事故经常以G来形容,比如一场21个G的事故(重力加速度(G)是加速度的单位)。如果你明白以60英里/小时驾驶的公路车在急踩刹车后连1G的减速度都不会有的话(约0.68G),你就可以想象30G的撞击到底有多剧烈了。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F1护栏设计的一大目标就是减小减速度,而其原理和办法就是通过延长撞击后F1赛车从运动到静止过程的时间与距离,我会把缩小加速度的能力转换为吸收动能或能量来讲解。

因为在理想情况下,护栏应该要从赛车与车手那里吸收一部分撞击的能量,而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是平方的关系,所以一台以150公里/小时行驶的F1赛车,它所产生的动能是一台以100公里/小时行驶赛车的2.2倍。到了200公里/小时能量则会变成4倍,所以你应该能明白,护栏的作用有多大了吧。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在最早期的时候,成捆的干草常常被用作赛道旁的护栏,那时候赛场一般是建在城镇里面、机场或者公路上,而车手们也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他们的两旁都是树木电线杆或者墙壁,而这些,绝对是他们不想撞上的;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这时候,便宜又好找的成捆干草就派上用场了,他们可以在运动中的赛车撞击后吸收一些动能,我们知道,当你在与一个静止的物体相撞并使之运动的时候,动能会从一个物体转换到另一个物体,就像诺斯克台球。

成捆的干草可以让赛车轻柔的减速而避免撞到树上。

不过干草也有一堆的负面效果,一是他会绊住赛车导致翻车,尤其是在办证赛车时赛车还在高速旋转时是非常危险的,它会引发极大规模的旋转能量转移,可能导致像颈部扭伤等各种损伤;

而且一旦撞倒干草捆,还会把草洒满赛道从而导致他变滑,这也是十分危险的

最糟糕的是,因为干草极易燃,很容易导致人受伤,历史上发生过的最惨烈的惨剧是洛伦佐.班迪尼在1967年的摩洛哥大奖赛碰撞并翻车事件,当时他的车着火了,可是他却被缠在一堆干草中动弹不得,最终因烧伤不治而失去了生命。

干草的使用在1970年被禁止,在那之后有段时间相对廉价但又有点作用的拦截网曾非常流行,他就是很简单的那种铁丝网,被设计成由线缆的网状,然后连接在赛道两边形成一道长长的护栏;

赛车可以撞进护栏,护栏会变形但是可以将赛车拦截下来,同时他会吸收冲击,将赛车的能量消耗在扭曲护栏的形状上。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但是不好的是,虽然这种护栏因其极易变形可以包裹住赛车,但也使得从赛车中解救车手的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在起火或者受伤的情况下;铁丝网还有可能缠住车手,卡洛斯.雷乌特曼就差点在1981年的南非大奖赛上被一张铁丝网勒死;

在F1赛车史上,赛车护栏经历了哪些变革(上)

另外,因为铁丝网极易变形,所以支起铁丝网的柱子也可能以极高的速度被甩起来,这也可能会打到车手使其受伤;

在1981年的南非大奖赛上,杰夫.利斯就曾被一支拦截网柱击昏;而且,拦截网在被撞击后还不太容易重建,这对于想避免延误并尽快恢复比赛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后来这种拦截网也被禁用了,而现在你在F1中听到的拦截网这个术语,他一般是指加固的防碎片网,这些并不是用来阻拦赛车的主要部件。

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一些早期的护栏以及护栏作用的的原理,下篇文章我会继续分享关于护栏的相关历史,大家记得关注我的公众号安铠斯赛车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