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學那天,媽媽已經割甘蔗養育了我十多年

點擊上方的“起立傳媒”關注我們,每天收聽清華北大學霸故事!

這是學霸君推薦的第三十九篇學霸故事

考上大學那天,媽媽已經割甘蔗養育了我十多年

從小到大,你是否也曾反感過爸爸媽媽為你安排的一切?大到幫你選擇上哪所學校,小到今天的襪子該穿什麼顏色。你默默接受他們的安排,心底裡卻存著想逃離的渴望。

楊麗媛就是這樣:從小到大,媽媽幫她做了太多的決定。上哪個初中,讀文科還是理科,大學去哪裡上,媽媽都要一一過問。在這過程中,她也試圖反抗,叛逆,直到明白了媽媽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她才終於明白媽媽的苦心。

“女兒,你代媽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媽媽割甘蔗二十多年,幫她做的每一個決定,其實都只是為了讓女兒能有更好的生活呀。


  • 本文共:4343字 預計閱讀時間: 11分鐘

01、去哪個地方上初中呢?

“唉,你這孩子,大人說話從來不曉得好好聽。你大伯問你想不想去市裡的民族中學念初中。你也知道,就咱們鎮上那個初中啊,教學質量排名年年倒數,學生天天喝酒打架。

你說說這種中學,哪裡是能讓人好好學習的地方嘛……”

“當然你回去還可以再想想,明年才開始報名考試的,我跟你大伯呢,也只是給你多一個選擇,畢竟你成績好,留在鎮裡的學校怕耽誤你。但是不管在哪裡讀書,總歸得是你自己的意願嘛。”

媽媽又開始嘮叨。

2009年的夏天,我拉著我媽去大伯家度假。市區裡的綠植少得可憐,不像家門口還有棵枝繁葉茂常年青翠的大樹,明閃閃的太陽晃得人頭暈。

那時,我還在後悔,不該因為貪吃小區門口的那家江氏醃雞爪而草率決定過來小住,全然不知未來的軌道,從那時的第一個選擇開始,就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考上大學那天,媽媽已經割甘蔗養育了我十多年

九月份開學的時候,我的好友葉楠卻沒有像往常一樣來學校報道:她從我們小山窩裡轉學去縣城讀書了。

我有點恍然:我和葉楠一向相交甚好,她竟然什麼都沒有跟我說。原來人生的許多離別,連讓我們說聲再見的機會都沒有。那麼我呢,我也要走嗎?

“什麼事?說吧。不會是葉楠轉學的事吧,你不必太難過,她有親戚在縣城裡教書,她現在轉去讀六年級方便她以後在縣城上初中。”

“也不全是因為這件事,”我嘆了口氣,“我大伯說,希望我考去市裡的中學唸書。”

“這不挺好的嗎,以你的成績,肯定能考上,而且你大伯他們一家都在市裡,也方便照顧你。”

“那你說我應該怎麼選?”

“我畢竟不是你,沒法替你做決定,各有各的好吧。你去鎮裡讀書呢,離家近,可以常回家,同學也都親近,你去市裡讀書,雖然教學質量要更好一些,但是不能常回家,小小年紀一個人在外面,是挺可憐的。

”他回身坐下,“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如果能出去的話,還是去外面讀書比較好。

“因為教學質量嗎?”

“不單單是,唉,你現在不懂,以後你就知道了,市裡和鄉鎮的整個環境是不一樣的,你去市裡讀書,可以多見見世面,對你以後有好處的。”

“好,謝謝老師。”

02、城鄉差異太大,我的灰色初中

經過和媽媽的討論,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拿到學校給優秀生源安排的獎學金,讓媽媽割甘蔗不再那麼辛苦,我選擇了縣二中。

但是,我在縣二中的三年過得並不順暢,甚至可以說是有些灰暗:第一次如此切身地直面城鄉差異,讓一個十三歲少女的自尊心如同倉庫角落裡的舊棉絮一樣,一層一層的,落滿了無人在意的灰。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節英語課上老師讓大家自由朗讀而我像個啞巴一樣坐在桌前的那份侷促不安,毫無英語基礎的我在當時就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

我躲避著老師偶爾投射過來的視線,漲紅著臉向同桌請教,在嘈雜的教室裡努力辨認她模糊不清的發音,九月的天氣明明已經開始轉涼,然而只穿了一件單衣的我卻還是生生捂出了滿頭滿身的汗。

考上大學那天,媽媽已經割甘蔗養育了我十多年

我告訴自己,再不能這樣下去了,再不要體會這樣令人羞恥的侷促不安了。

我努力辨認每個音標的差異,在課本上標記各種奇奇怪怪的拼音漢字來輔助發音;我努力記住每個長長短短的單詞,跟在錄音後一遍又一遍地朗讀;我努力做好每一套題,認真圈注每一個或大或小的知識點。

儘管我還是很害怕課上被抽到回答問題,但是到底苦心不負,兩個月以後,我的英語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班主任羅老師甚至在課上表揚了我。

我很開心,可是這種開心也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我發現,那份格格不入的不適感並沒有隨著英語成績的上升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直至滲透進我生活的每個角落。

當我無法和身邊同學談論動漫新番的時候,當我對電腦遊戲一問三不知的時候,當我在計算機課上總是沒法按時完成作業的時候,當其他女同學三五相約週末一起去商業街看新出的衣服款式的時候,我都感覺它像一個如影隨形的影子,時刻窺探著我內心的窘迫、自卑和慌亂。

有一陣子我時常夢到六歲那年去小叔家,偶遇一個滑滑梯,正想著開開心心地去玩耍,卻有個孩子在我身後,猛地推了我一把,啐了一口,“鄉巴佬!”,每每驚醒也總是後怕。

那一陣子我變得極其敏感脆弱,心底的防線彷彿一觸即塌。有一次,與班裡同學起了一些爭執,眾人的非議讓我徹底崩潰。

我哭著給我媽打電話說不想在這裡讀了要回去。

而那次她沒有跟我叨叨,她只是用一種平靜到近乎冷漠的語氣跟我說,我們家沒有給你任性的資本,如果你真的想回來就回來,讓你爸一把年紀去求人求別的學校收留你。

後來,我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只是變得越加用功。只是單純地想著,總要給自己一些可以驕傲的憑據,並藉此希冀,在每次考試排名公佈的時候,能夠在這個班級裡獲得一些可憐的存在感,藉以維持我表面故作的鎮定姿態。

哪怕只有一刻,我也要做個驕傲的人。

03、選擇一條路,成就自己

很快,高一結束後,我也迎來了文理分科。

高一那年的期末考卷出奇地難,我物理化學兩科加起來一共才考了90分,排名不上也不下。於是我媽更加堅定了讓我選文科的決心,並且有了充足的理由:

“你要是選理科這成績不一定能進實驗班啊,要是選文科好歹可以進個實驗班。我看還是選文科吧。”

於是糊里糊塗地,我又一次遵從了她的選擇。新學期伊始,我坐在了僅有十個男生的文科班教室裡。

高三開學前的那個暑假結束的時候,父親騎著他那輛小摩托車送我去鎮裡坐車。那幾天,雨下得很大,河水暴漲,他揹著我趟過河水,我低頭看到他花白頭髮,鼻頭有些發酸。

想到去年的冬天,他去車站接我,回來途中趕巧碰上趕集車子一直過不去,天色漸晚,他一路騎車上來找我,說怕一會天黑了我害怕。

道路兩側樹影婆娑,不遠處有幾戶人家燈光昏黃,隱隱照出暖色,我不小心紅了眼眶,問他冷嗎,他用凍得發白的嘴唇衝我笑了笑,揉了揉我的頭髮,沒有回答,只說了一句,傻姑娘,走吧,咱們回家。

我一定要爭氣啊。

考上大學那天,媽媽已經割甘蔗養育了我十多年

牆上用來做倒計時的日曆被撕得越來越薄。我看著上面僅剩兩位的數字,很突然地,彷彿福至心靈一般找到了力量,來源於自己心底裡的堅定力量。

這是中學時代最後的幾十天了,難倒不值得好好珍惜嗎?

我的心漸漸沉下來,開始專注於尋找自己的節奏,不再因為周圍的人而患得患失。心底也慢慢有了底氣,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麼,甚至在班主任勸我每天多留在教室自習一會的時候,都能堅定地說出“不用了,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的話。

這種踏實感讓我每天都感到充實和快樂,即使成績上下波動,我也不再驚慌害怕。

屬於自己內心的力量才是最堅不可摧的,不斷努力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髮現自我的過程。

真正踏進考場的那一刻,我竟有種如釋重負的期待感。現在回想起那場考試,一筆一劃都寫得極為認真,我虔誠得像個信徒。

考完之後和同學相互開玩笑,“昨晚你睡著了嗎?”

“沒有。”“哈哈哈,我也沒有。”

看,其實所有人都是一樣緊張和期待。

04、 媽媽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成績出來那天,媽媽硬是要陪著我去學校報志願。我爸還是騎著他那輛陪伴多年的小舊摩托送我們兩個去車站。

“我報什麼跟你在電話裡商量不就好了?路途遙遠,你還暈車,而且你又不懂這些,平白去遭罪,你說你這是為什麼?”

終於上了車,我忍不住問她,語氣裡有些抱怨。

“媽媽沒有上過高中,想跟你一起去體驗一下嘛。我跟你說,媽媽前幾天做夢夢到你考上了北京的大學。然後開學的時候我拿著錄取通知書去報到,我還奇怪考上大學的不是你嗎?怎麼變成我了。”

媽媽最大的遺憾就是你外公不讓我念高中,也沒機會上大學,媽媽就是想跟著你去感受一下嘛。

我忽然很心疼她,很後悔不該說那樣的話。這個每天日曬雨淋勞作,不得不為日常瑣事操心,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埋葬心底最初希望的她,明明也是一個喜歡花草喜歡甜食的小女人啊。

考上大學那天,媽媽已經割甘蔗養育了我十多年

客車剛到站的時候,有人給我媽打了個電話,媽媽聊了兩句便把電話遞給我,“你們班主任。”

“哎,我是石老師啊。你查成績了嗎?”

“還沒有呢,怎麼了老師?”

“不用查了,你被屏蔽了!”(全省前五十成績會被屏蔽,無法在網上查到分數)

我當時正在下車,瞬間一怔,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我語無倫次,“我被……老師你說什麼,你說我被屏蔽了?你確定你沒打錯電話嗎,啊不,我的意思是,你確定你說的是我嗎?”

“這怎麼可能會打錯,就是你啊,恭喜啦。”

“謝……謝謝老師。”

我回身一把抱住我媽,激動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我媽被我弄得莫名其妙,“怎麼了,你們老師跟你說什麼了?”

“媽媽我被屏蔽了!”

“屏蔽?什麼屏蔽?”

“就是我考進全省前五十了媽媽,我可以去北京了!媽媽你的夢是準的!”

“哇,真的啊,你們老師剛剛跟你說的嗎?太棒了姑娘!”

05、人生總充滿許多選擇

志願填報結束以後,我回家享受有史以來最長的假期。

小學群裡有人說要結婚了,於是大家相約一起去他家聚聚,相隔多年,再見面竟也有些不敢相認。

我跟好友阿志感慨,“唉,你看我們這一波人,都有人要結婚了。”

“正常啊,初中還沒畢業就不讀書,又沒什麼事,打工幾年不就娶妻嫁人生孩子了嘛。”他倒是看得開。

“也是,對了,我記得班長小學時成績挺好的呀,怎麼現在連二本線都沒上?”

“你初中不跟我們同個學校自然不知道。他上學時就天天跟一群人到處喝酒打架,上了高中也是,一點分寸都沒有,勸他也不聽,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好可惜哦,看來我媽也沒騙我,鎮中學確實挺亂的。”

考上大學那天,媽媽已經割甘蔗養育了我十多年

是啊,人生總是面臨著諸多選擇,所有選擇構築成我現在與他人不相同的人生。在做選擇的過程中,最難的不是做出選擇的一剎那,而是做出選擇後能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也曾多次猜想,如果當時我選擇另外一條路,結果會不會更加稱心如意?只嘆世事如棋,落子怎可有悔。

選擇本身只是一個分岔路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堅守自己的選擇,堅守對未來的期望,堅守我們為人的底線。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前途方為正道。

願你我的每個選擇都不會被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