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每个中国人心里

都住着一个江南

那里小桥流水 青石古巷

满是诗情画意

坐落于苏州吴江区的黎里古镇

粉墙黛瓦 水网遍布

这里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

正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黎里古镇

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是江南水乡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

但四十年来的快速发展

在这一地区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

水生生物大量消失

水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下降

水质长期恶化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被改变

年轻一代的水乡人和游客

已经很难看到鱼翔浅底、鹰击长空的景象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修复水生态 让古镇焕发新生

如何保护和恢复黎里古镇的水生态?这需要政府、专业机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协作与投入。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11月24日上午,“苏州黎里古镇水生态系统修复和社会参与试点项目”启动会在黎里古镇基金小院召开。该项目由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出资,阿拉善SEE基金会管理,镜朗生态负责实施,旨在集合社会多方力量,合力提升黎里古镇水质和景观,形成社会参与的水生态治理和可持续管理机制。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黎里古镇保护与发展管理委员会主任凌芬认为,地表水富营养化是江南地区的普遍问题,她对于此项目的技术实践和社会推广效果寄予了厚望。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教授表示,这个项目将有望成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具备技术保障和国际视野,多方参与生态保护的典范,又将是乡镇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保护政策的体现。在此过程中,文化加生态一定能够产生可以复制的经验。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教科文亚太遗产中心副秘书长李昕博士追述了四年前阿拉善SEE捐资在世界文化遗产同里退思园开展的水生态修复试点项目,表示教科文创意加地方文化资源可能发挥的巨大潜力。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闻丞博士向与会各方介绍了这一项目的立项背景和实施方案。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富有远见地于2017年率先资助了一项在北京地区开展的濒危物种栖息地(湿地)修复项目,并在技术和政策推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北京项目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本期项目进一步地尝试在水生生物群落相似但社会环境有所差异的长三角地区开展技术实践和社会参与可持续性探索。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来自黎里家乡的阿拉善SEE华东项目中心企业家会员代表王雄斌受邀在启动会上发言。他讲述了儿时在黎里家乡畅游清水、捕鱼捞虾的快乐生活,提出日后能够重现可亲水赏娱的古镇河水,体会再见“田鸡”(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等的通称)、黄鳝的自然乐趣的希冀。

“物种重引回” 完善生物群落

榄桥荡生态公园是项目的核心区域。它的水源来自北侧的太浦河,经过多年治理,太浦河河水水质目前已经达到Ⅳ类水标准。但长三角地区水体富营养化累积效应严重,无论地表水还是景观水都长期存在水华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榄桥荡生态公园水域围合试验区

建成不久的榄桥荡生态公园,水体与外界沟通不足。目前鱼类以常见的餐条、鲫鱼为主,缺乏食肉鱼和指标性的鳑鲏等鱼类,缺乏沉水植物群落,几乎没有水鸟。在这种条件下,水中浮游性藻类已经有较高浓度,随着时间推移,营养物质积累,短期内会爆发水华。

此外,公园周边农田土壤中存在高浓度氮、磷元素,经雨水冲刷进入地表水体后,可导致水体内的氮、磷元素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数十倍。此时如果没有完善的水生态系统食物网快速将氮磷元素传递、降解,水中藻类就会爆发生长。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网捕与水下观测水生生物

要修复这一地区的水生态系统,首先是要在湿地重引入华东地区浮游动物、原生大型底栖动物和淡水鱼类,将湿地生物群落补充完善。

于是,这三种动物被选中了!来看看你都认得吗?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无齿蚌,大型滤食性底栖动物,能够过滤摄食水体中的大量悬浮藻类和有机微粒。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黑壳虾,小型甲壳动物,能够摄食水中各种表面上沉积的有机碎屑。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鳑鲏,小型鲤科鱼类,中国东部地区生态系统状况良好的湿地中最主要的小型鱼类。产卵在河蚌中,与共同引回的无齿蚌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能够摄食水中的藻类、水草以及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

之所以选择这3个物种,是因为它们是当地种,并在水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基础地位。只有在它们定植并繁衍到一定数量后,未来才能进一步引入生态系统中其他环节中的重要物种,最后形成健康的水体。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如何让一个江南古镇焕发新生?“物种重引回”了解一下

记住了,这不是放生,而是“物种重引回”

美丽的江南少不了清澈的水。希望项目使黎里的水体会变得更加清洁、灵动,让古镇成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少年儿童与花鸟鱼虫嬉戏,培养尊重自然、热爱传统生活志趣的“大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