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拜完年後,你通常會做什麼?

鐵血步兵1927


自從懂事的那年(70年代)起就一直對過年記憶猶新。記的小的時候,那時日子過的很窮,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缺衣少食。但每年正月初一跟媽媽去給外婆拜年的情境依稀難忘,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華麗包裝的禮盒與菸酒,僅有的也就是一包用麻紙包裹成四方形,皮上附帶一張紅紙的點心。媽媽每年帶我給外婆拜年,都是帶著這樣一包點心和一年一度才蒸一回的菜包子(裡面和著少量的豬肉)。那時的日子緊張,拜年掙不到紅包,只是去吃幾頓外婆做的比平時好一些的飯菜,但心裡樂滋滋滋的,非常開心。


後來長大成人,娶了媳婦(90年代),每年正月初一都和媳婦去給岳父岳母拜年,如果走的晚了,媽媽總會嘮叨催促。那時已有禮盒,菸酒各店有售。每年給岳父岳母拜年,丈母孃都會做滿滿一桌子菜,岳父還會開一瓶好酒,高高興興的聚餐一次。有時當天就回,但大多都要耍幾天才回。一年後我們有了小孩,每年拜年時帶著孩子,走時岳父岳母總要給他們的外孫包個大大的紅包,另外還要裝些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和他們家的特產,如臘肉、核桃之類。

現在,我們的孩子也長大了,父母也已年邁,拜年的事情直接教孩子去跑,而我們正月初一則在家裡做幾頓好飯,陪著年邁的父母親在一起吃飯過年,拉拉家長。因為我們常年在外,與父母團聚的機會不多,所以多陪一下他們是必要的。除了陪父母之外,閒暇之餘和自家兄妹喝喝小酒,打打小牌,因現在的生活節奏緊張,兄妹之間平時也少有碰面,都很珍惜這一年一度的大團聚。春節就這樣在愜意中很快度過。

朋友們,你們大年初一拜年嗎?拜年的話給誰拜,拜完年都幹些什麼?

歡迎大家暢談交流,提前祝大家春節快樂,萬事如意!


奔馬155314228


一年一度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過節的心情越來越激動。記得自己小的時候感覺過春節特別的有意思,因為每逢大年初一就會穿上新衣服吃好吃的。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感覺在農村裡面過年年味非常的濃。大年初一凌晨3:30起床。起來之後,長輩們就開始煮餃子。一般情況下是邊煮餃子就聽見有人敲門,街坊鄰居開始來拜年啦。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晚輩去給長輩拜年。老家裡面比較流行的是磕頭拜年。跪在地面上給老人做一顆頭,而且還說過年好。

一般來說,長輩們都特別的開心,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比如說70歲以上的老人過春節的時候,都喜歡在家裡邊等著晚輩們去給他們磕頭拜年。老人一邊說不用磕頭不用磕頭,但是當晚輩們給他們跪下的時候,他們還是非常的開心。基本上街坊鄰居串遍之後再需要兩個小時左右。那個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年初一拜完年之後最疼的就是自己的膝蓋了。而且看見自己的衣服膝蓋處都有泥呢!

拜完年之後天才剛剛亮,那個時候比較小,也不喜歡吃餃子,大人把餃子煮好之後也沒心情吃,幾個夥伴們一起出去接著放鞭炮。聽著那噼裡啪啦的聲音感覺特別的好。感覺新的一年開始啦。然後就是幾個好哥們兒一起吃飯喝酒。

緊接著就是如果這一年當中,自己的進門子裡邊有新娶的媳婦,就要把新媳婦請過來一起吃中午飯。一起和新媳婦又說又鬧,感覺特別的開心……長大以後過春節總感覺沒有小的時候有趣。但是現在在城裡面過春節,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或者是帶著全家一起回老家過年也挺有意思。




文史大世界


我們那初一大部分人拜完年都會睡覺。

1、一般情況三十晚上都要包餃子看晚會還要等到午夜鐘聲響起時去放鞭炮,一般基本上三十晚上就沒什麼覺可睡。

2、家裡在家族是大戶的初一那天要拜年走很多家家家有茶水瓜子什麼的招待。每家都要聊上一會。最後基本大半天就算過去了,然後回家休息時又會有很多輩分小的來給老人拜年,都要倒水讓煙的。

3、當拜完年,送走最後一波來拜年的你會發現一天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因為頭天晚上就沒休息會感覺非常疲乏。

4、所以初一自己拜完年就是伺候來拜年的。最後全完事了真的是想好好睡個覺休息一下。





會飛的豬


正月初一早上,窄䁔還寒,海棠花和櫻桃花最先甦醒。家中各種食品齊備,糖果點心不缺。

老年人仍然在家中喝茶、零食,過年對他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元

年輕人呼朋喚友或上電影院,或到茶樓,或者駕車遠遊。

一部分從初二開始,提上箱子大小的禮品,從城市奔向農村,訪親探友。坐在陽光下的院壩,擺起麻將,來一盤"川軍血戰到底"。年紀再大的把長牌整起,在"天牌、地牌、輸了拿來"的喳鬧中是耿直的兌付,因為是過年。

古代把初一至初七按照動物名稱排列,毎年的正月初七是傳統中的"人日",傳說女媧娘娘在這一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節日予以慶祝,晉朝開始有貼頭飾的習俗,唐代更加重視,皇帝要大宴群臣。

這裡引用杜甫人日兩篇摘抄二句: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

說明早春二月還是春寒料峭的時候。

但是在杜甫草堂不遠的武侯祠,成都市民都有拜碣的習俗,記得小時候游完了武侯祠,走到南門大橋頭的枕江飯店,和先父母總要叫上幾個菜,一家人在和諧的氣氛中,慶祝了人日。

還有一個重要活動一一燈會。

⋯半夜船遊載內家,水門紅蠟一行斜。這是後蜀花蕊夫人百首宮祠中二句,對成都的元宵燈會作了生動描述。

元宵佳節,遊人滿城,彩燈齊明,歡聲笑語,暗香浮動。我國有很多城市的燈會十分有名,比如成都燈會,長達半個月的盛會期間,青羊宮中的八角亭、人工湖,花燈似海,燈團錦簇,爭奇竟豔,大放異彩。

綿陽市人民公園也是一番精心佈置,傳說中的人物燈、花鳥走獸燈、戲曲造型燈,形態各異,五光十色。

其中小遊戲,套圈圈、打汽球、品小吃,挨肩接踵,川流不息。

元宵節一過,整個春節過完,人們又奔向各方,一地雞毛暗示:明年請早。


良人執戟2


70後的我,過年興奮啊,初一天不亮隨大人幾乎轉變一個村子,進人家的院子第一件事就是找樹底下沒炸的鞭炮,每家都要磕頭,完事要9點多了,感覺有點餓,膝蓋也疼。

現在過年不用早起了,也不用磕那麼多頭了,只是不錯的轉轉,給長輩還是要磕頭的!

過完初一,親戚開始,你來我往,那時候串門哪有新鮮水果和牛奶啊,無非是點心,雞蛋糕,麥乳精,但是感情很純樸,現在都有點勢力了。

現在我只想一個人在一個小屋子裡,靜靜的,悄悄的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雖然窮但是很開心,總是要著要那,那時候也不知道父母過年難嗎?如今唯一掛唸的是父母,無以回報他們!


有錢不慌



漠然R


其實現在年味淡了,初一拜年一過,年味也就馬上變淡了,初二開始走親戚,小時候這天是去姥姥家,大了這天是帶著自己的孩子去丈母孃家,親戚聚聚,平時各忙各的,趁此機會加深一下感情,人與人之間還是要多聯繫才能加深感情的。

等所以的親戚走完了之後,就該考慮新的一年該做什麼了,一年之計在於春,人們陸續外出,打工或者上學,正式開始新的一年多工作和學習。


十月十一月


大年初一拜完年之後,如果有朋友提意出去玩,那我們就可以商量一下,有多少人一個車,還去一個車還是兩個車?去玩的地方遠不遠?大概幾點能回家?還要不要準備點吃的喝的?因為怕大年初一出去了,沒有吃的,再有的地方太遠,吃不習慣,如果帶孩子的,怕孩子餓著,所以該準備的不該準備的都必須要想到或做好,聯繫一下看有多少人,幾點鐘出發?

或者就去串串門和鄰家的妹子呀,嫂子呀,做一下,聊一聊吃的,穿的,用的,看到的,想到的,什麼都可以聊,談天說地,說家長裡短,談自己的未來,談自己的想法等等。

或者帶上老公和孩子去關係好的朋友家裡去玩,或者叫上好多朋友來我們家玩,在我們家吃飯,喝酒打牌打麻將等。

反之初一這一天怎樣高興怎樣來?


燕子寶貝14


在十五年以前,送走拜完年的人之後也就十點多了。準備一些中午飯,吃完就得補覺了。我們這裡是起早的,四點左右就鞭炮齊鳴了。

現在不一樣了,我每年初一都要準備一桌子豐盛的飯菜,為我的小公主慶生。


一輕子


除了玩耍繼續準備吃的,因為忙了一臘月不是為了三十一天,可以說在十五之前都是過年。但忙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簡單的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