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全國各地怎麼拜年呢?

昕如心願


鼠年過得很有意義,都宅在家裡享受美食,家人聚會歡樂,微信祝福,微博搞笑,關注一下武漢疫情,希望早點控制住疫情。謝謝在一線奮戰的醫務人員,武漢加油!


泰陶前衛


拜年磕頭,我們村子已經不這樣了,現在的兒孫領了壓歲錢,只是看看多少就裝口袋了事。

我小時候,拜年要磕頭的。初一起來,急不得穿上新衣服高興,或一雙新鞋,或一條褲子什麼,不是整套。媽媽早把頭腦湯做好,涼粉“個丁”、肉丁、豆芽、掛麵,必須有餃子。這餃子講究,最少一人碗裡有一個餃子,裡面要包一枚或五分二分一分的錢幣,誰吃出來這一年誰最有福。媽媽最希望爸爸吃出來,全家都有福。媽媽做的頭腦湯我最愛吃。吃完飯爸媽就坐到炕沿或椅子上,我門依次磕頭,領壓歲錢,五毛一元,然後父親領著給家族長輩磕頭,長輩發兩毛五毛。

父親教我們磕頭,五體投地嗎。先雙手合一作揖,然後跪下兩膝著地,俯下身子兩手撐地,頭觸地一下,起身再作揖,完畢。

記得上初中後拜年就沒再磕過頭了。


岡仁波齊的風


中國幅員遼闊,十里不同風,翻過我老家後山和前山,方言便有不小的差異,所以我只說說我老家的情況。小時候,大年初一隻在村子裡互相拜年,小孩子們成群結隊地走家竄戶,按順序從村頭拜到村委。家家戶戶都會在客廳的飯桌上擺上一桌的果子,每個來拜年的小朋友都抓一些。因為每家都要走到,因此也不坐下停留。現在長大了,計劃生育導致村裡孩子少,又有很多人搬遷進了城裡,村裡過年已經很冷清了。




mathpsyche


拜年的方式各有不同,人的情感的對與錯是一致的。有情人真誠地問一聲:祝您全家幸福,新年快樂。這一點人類共有,只是語言不同罷了。

今年大年初一,我在電視裡看到了全國各大醫院,他,她們都在犧牲自已美好春節休息時間,在醫院響應上級號召,有的自我義務獻身救護現場,為防止和醫治冠狀肺炎患者而忘食地工作著。在此,我和全國人民向堅守在防病工作者問一聲:你們辛苦了。


我是孫建新


這個題目有些大,因為很少有人走遍全中國,我只能說一下我老家是怎麼拜年的,我老家是南通,南通人在大年初一早上晚輩先給父母拜年,然後吃團圓早飯。還有就是我的工作地淮安,淮安這裡是初一早上晚輩給長輩拜年然後吃水餃也叫彎彎順,我們江蘇地區春節都差不多。


來自南通的龍捲風


在故鄉湖南株洲,大年初一是與兒子一家過,俗話說:初一崽,就是指兒子給父母拜年之意。

照例是擺上十大碗:梅菜扣肉,剁辣椒魚頭,紅椒溜豬肝,酸辣椒炒雞,蒸臘魚,臘肉蒸乾豆角,蔬肉,豬肚燉墨魚,蔬菜,粉絲炒肉。飯畢,父母給晚輩分發紅包。

在廣東江門,初一是與家人外出茶樓飲茶的日子,初一是不能動刀的,有不吉利之意。幾乎六成以上的家庭信佛教,吃年糕,食素。年初一也有去有桃花的公園逛逛,走桃花運之意,事業婚姻學業都興旺的意思。





曰冉海天












水晶手繪雕藝術創始人


大年初一,要拜年,這是中華民族的風俗。

拜年乞福。″福″的概念,在世俗心中是廣泛的。福可解釋為福運,福氣,運氣,幸福等等。自古以耒,又有″五福壽為先″的說法。所謂″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又有人認為是指″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總之,″福″是人們孜孜以求,極其嚮往的人生大目標。,,,,,,

初一拜年寄託了中國人民美好們祝願。


陸立忠


在這個九州同慶、闔家團圓的日子裡

除了拜年、發紅包之外

你知道大年初一還有哪些習俗嗎?

全國各地拜年都有哪些講究呢?

小薇今天就和你聊一聊~


大年初一有哪些習俗?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


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走親訪友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給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


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佔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


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拜神



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後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後,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大年初一吃什麼?


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寓意著“節節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吃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吃湯圓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


吃麵條




長面,也叫長壽麵,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麵,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緻。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


喝“元寶茶”




浙江紹興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樓喝“元寶茶”的習俗。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裡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並且在家裡的茶缸中添加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徵新年“元寶進門,發財致富”。二是因為茶缸上貼有一隻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流傳至今天

拜年成為大年初一最重要的習俗

全國各地都是怎麼拜年的呢?

看看來自浙江、陝西、海南、

黑龍江、河南

東西南北中的五位代表怎麼說


全國各地拜年習俗


東部——浙江代表




我們把拜年叫作走親戚。以前都是一戶親戚一戶親戚地走,早上就趕過去,進門說一句新年快樂,然後一起喝喝茶吃吃東西聊聊天,做一天客,吃完飯再走。不過現在基本就吃一餐飯,還有些人家把親戚叫在一起,集中在一天吃個飯,比以前簡單了。


大年初一拜年,肯定要去鄰居家轉轉,“遠親不如近鄰”嘛。小孩子去拜年或者走親戚,進門之後要給泡一杯糖水,這叫“甜一甜”,走的時候都會裝一袋吃的,用紅色袋子放一些水果零食,現在有些人家還會這樣做,圖個吉祥。


西部——陝西代表




傳統的陝西關中人講究大年初一不出門,親戚鄰里拜年從初二開始。先是女婿拜丈人,外甥走舅家,然後大體以親、疏為序,親朋之間相互拜年。其中,大年初二是“回孃家”的日子,西安民間稱“迎婿日”。過了正月初四,一般拜年活動基本結束,從初六開始由舅家給外甥追節送燈。剛出嫁女子的第一次春節,孃家要送一對大宮燈。


南部——海南代表




大年初一早上,先是住得近的親戚之間互相走動問好,稍晚些便到周邊鄰里家中坐坐聊聊;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跟女婿帶著孩子回家,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向父母拜年,如果是新婚那年頭次回門,還需備上大鞭炮,進門時候爆竹聲聲,把團圓的喜悅傳遞得綿長悠遠。


北部——黑龍江代表




大年初一,我們這裡農村地區是挨家挨戶走訪拜年。以前都是搶早出門,越早越好,近幾年這一風俗淡化了,也就是八點半多,出去走幾家近的親屬、鄰居。不過闖關東過去的山東籍的東北家庭,還保留一個習慣:正月初一女性不見孃家父母、直系親屬,必須初二以後回孃家。


中部——河南代表





聲新年好,也拉拉家常。大年初二,家裡的晚輩們會去輩分最長的舅家拜年,祖父的舅舅,也就是太舅爺還在世時,會先去太舅爺家,太舅爺過世了,就會去父親的舅舅家。大年初三,是回孃家的日子,晚輩也會跟著去姥姥家拜年。


去親戚家拜年,按老家的習俗要給長輩“背禮”。“禮”指的是大米,“背禮”聽起來頗有分量,實際只是代表心意的一小捧米就可以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禮”反而只是作為象徵性的禮節,大家還會選擇帶一些飲料、水果、點心之類的年貨給長輩拜年。


王易成


都在家吶,拜啥玩意呀,不是有那啥玩意病毒感染嗎,都封路了,又下雨,村上都沒有人拜年的,都關門閉戶的,都怕傳病毒感染吶,都在家看電視磕瓜子吶,用的著去拜年嗎,這年過的就是安靜省紅包又省車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