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拥河发展”战略 澎湃乡村振兴新动能

山东莒县:“拥河发展”战略 澎湃乡村振兴新动能

秋日的莒城,银杏大道一片金黄。11月5日,莒县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乡村振兴暨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推进会议,拉开了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加快乡村振兴的大幕。

“推动‘拥河发展’是加快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是打造‘一强三名’的重要载体。”莒县县委书记孟青说。

莒县依沭河而生、因沭河而兴。沭河是莒县的母亲河,纵贯莒县南北,全长76公里,流域面积1718平方公里,占全县的94%。莒县打造“一强三名”,经济布局“两城三区四园六大产业(基地)”,旅游布局“三山两河一城一区”,乡村振兴8大田园综合体,都是围绕沭河展开,把沭河作为重要载体。沭河流域城乡格局兼备,是城市发展轴,也是产业发展轴。推动“拥河发展”,按照“全域城镇化”“全域旅游”理念,把全县1821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的城市、一个大的旅游景区、一个大的乡村振兴单元,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依托、以社区和村居为基础,总体规划、统一布局,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真正实现以城带乡,加快形成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一体融合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沭河两岸乡村振兴生态产业带“一带”为统领,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基础设施为保障,沿沭河两岸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区、林水会战生态区、美丽乡村宜居区、文化旅游景观区、振兴工业聚集区、城市中央活力区“六大功能区”,形成“一带、六区”发展格局。

山东莒县:“拥河发展”战略 澎湃乡村振兴新动能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五大工程”。田园综合体示范工程。重点抓好青龙湖山水林田湖草、招贤曲坊、夏庄浮来青生态园等8大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公园。优势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打造桑蚕、大姜、茶叶、蜂蜜、绿芦笋、中药材等“八大产业”,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积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电商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到2021年,新培育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规模经营化率达到50%以上。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程。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新路子,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业部门、金融部门要利用好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产易平台,开展股权质押、土地经营权质押等试点。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抓好“三品一标”使用管理、宣传推广,开展农产品整体形象品牌、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三牌共创”,争创“省级食品安全县”。到2020年,“三品”认证农产品220个,“三品一标”认定面积60%以上。

打造林水会战生态区。重点实施好林水会战“双十工程”。林业会战“十大绿化工程”。按照“扩总量、提质量、增绿量”的思路,大力实施镇村兴绿、城区增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荒山披绿、封山护绿、退耕还绿等总投资25亿元的“十大绿化工程”,力争到2020年,新增造林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水利会战“十大兴水工程”。以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三个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总投资20.88亿元的十大兴水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完成25条重点河流的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定期巡河、巡湖制度。积极争取开工建设总投资8.9亿元的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提升袁公河、鹤河、柳青河、洛河、潍河等生态湿地公园,把每一条河流都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到2020年,沭河、潍河水质优良比例达60%以上。

山东莒县:“拥河发展”战略 澎湃乡村振兴新动能

打造美丽乡村宜居区。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推进、整体提升,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实现城乡供水、环卫、公交、污水处理、燃气“五个一体化”。重点开展“五大行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按照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生三美”要求,坚持连片打造,以10个左右的村为一个片区,高标准打造桑园镇苑庄片区、招贤镇聚贤片区2个市级示范片区,到2021年,重点打造10个片区100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A”“B”“C”三类标准,对全县1195个村庄“每村一档”、全面整治,力争到2021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特色小镇创建行动。坚持“试点带动、优先发展、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提升刘官庄云塑小镇、夏庄茶旅情缘小镇、招贤玫瑰小镇、龙山蜜语恬园小镇,打造标杆典范。力争到2021年,培育打造6处市级以上特色小镇。“城乡环卫一体化”行动。关键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抓巩固、抓提升。农村“畅美道路”行动。以全省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推进总投资30.7亿元的农村路网提档升级“五大工程”,特别是加快推进沭河“以堤代路”工程,构建干支相连、高效便捷、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脱贫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四百共建、双万结亲”活动,把高质量脱贫放在首位,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确保409户、709人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

山东莒县:“拥河发展”战略 澎湃乡村振兴新动能

打造文化旅游景观区。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主要目标是,到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新增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4个、3A级7个,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鲁东南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中心、富有魅力的区域性休闲旅游胜地。把“三山两河一城一区”作为全域文化旅游的“龙头”项目,昂起“龙头”,带动“龙身”、“龙尾”摆起来,让整条旅游“巨龙”腾飞。莒国古城加快推进,争取打造“中国春秋第一城”。按照5A级景区标准,全力推进城墙、莒王宫、城阳王府和主商业街“四大工程”,确保古城主体工程今年年底前全面铺开,两年基本建成,2021年全面开城,打造一座独具特色的水系之城、传承历史的文化之城、意境优美的精美之城、业态丰富的活力之城。浮来山拓展提升,积极与省土地开发集团战略合作,围绕“天下银杏第一树”,突出“佛教圣山”主题,做好“仙山、神树、寿果”文章,把浮来山打造成以“佛树”和“仙境”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实现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青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发展示范区迅速启动,加快推进规划设计,先干起来,尽快形成规模,与莒国古城南北呼应,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先行区。

打造振兴工业聚集区。把园区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动机”,树立“四拼”“四论”理念,按照“提升经济开发区、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园、壮大海右工业园、拓展高端塑料产业园”的思路,推动“四大园区”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加快由“1.0版”、“2.0版”向“3.0版”、“4.0版”迈进。县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一区多园”建设,与招贤、洛河、浮来山等产业园有机融合,实现产业配套、关联发展。沭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发展I类工业项目,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产城融合的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海右工业园、刘官庄高端塑料产业园瞄准绿色化工、高端塑料,主动“建链、补链、强链”,加快化工产业“进园入区”,打造鲁东南地区重要的高端石化及精细化工基地。以“四大园区”为平台,做强产业、做大企业,突出抓好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支柱性核心产业,力争3到5年两大产业冲刺“千亿级”。

打造城市中央活力区。老城做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之城。把莒国古城作为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的龙头和载体,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以文气聚人气、以人气聚商气。新城现代化,打造生态宜居之城。按照“新理念、新生活、新业态、新模式”要求,把“拥河发展”作为城市特色,把“慢行步道”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216亿元的32项重点工程,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宜居城市。产城融合化,打造创新活力之城。以莒国古城、沭东新城综合体、金融中心、沭东森林绿地为支撑,构建生活圈、商业圈、生态圈为一体的“中央活力区”。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商务金融等产业,建设莒县的CBD,让市民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张建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