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要想在輕鬆愉悅當中修煉,必須在意念的貫穿下,無形骸無要領

在學習站樁的過程中,一開始最先接觸的就是姿勢,姿勢的優劣是最直觀的。姿勢蘊含著站樁造詣的深淺,而對姿勢優劣的判斷能力,來源於站樁修煉者自身的造詣,非初學者所能掌握。

在世人眼裡,站樁不就那麼站著嗎?沒啥區別啊。世人聞道的表現,在面對站樁時也是如此。看著簡單,其中不為外人所知的內涵,可真不少。例如一種輕鬆愉悅的體認,筋有力而骨藏稜的那種舒適得力感,再者就是修煉過程中,身心所發生的變化,儼然是種無數次淬鍊而成的超然體認,這種由內而外的磅礴氣勢,會在姿勢當中逐步展現出來。

站樁要想在輕鬆愉悅當中修煉,必須在意念的貫穿下,無形骸無要領

王薌齋先生的站樁姿勢,想必很多人都看過,特別是站樁愛好者,基本都品味過。它給人一種灑脫感,輕鬆愉悅,如身外有物,陶醉在萬物中,泰然不動的氣勢,心不受束縛的暢快,透遍全身。

站樁要想在輕鬆愉悅當中修煉,必須在意念的貫穿下,無形骸無要領

王薌齋先生

再看當下站樁的人,姿勢上拘緊,心裡放不開,嚴重者有縮在那裡的感覺。

站樁要想在輕鬆愉悅當中修煉,必須在意念的貫穿下,無形骸無要領

站樁愛好者常見樁照

如此站樁的人,不乏振振有詞者,附庸中醫知識的穴位說,及套用宗教詞藻暗示的,然後就是臆造了。聽其談站樁所得體認,大都附會站樁要領,更在熬時間的長短上。再扯遠點,即使是跟哪位名家學的,或者是某位在別的行業裡有名氣的傢伙,在這方面沒有體認卻又附庸中醫的也不在少數。

站樁要想在輕鬆愉悅當中修煉,必須在意念的貫穿下,無形骸無要領

《站樁》站樁分析篇,截圖

有的人站樁是在要領下形成的姿勢,這就導致有違生理衛生的問題。例如,在站樁過程中會出現局部的緊,這種緊,稍久即累過度即酸漲感突出,姿勢變形。即便在短期獲益,也無法掩長期積累的隱患,如浮躁,膝蓋彎度過大,導致的大腿肌肉不適,膝蓋損傷,會逐漸浮現出來,膝蓋彎度過大則吃力於腿,吃力於腿無整體性可言,更談不上無我,

失去無我就失去站樁的意義了。

正確的站樁一定是在意念的誘導下,不但舒適自然而且關節不會有多大的彎度,膝蓋過直則不穩,過曲則傷。借用王薌齋先生的話叫似曲非曲。生活中走路的姿勢跟站樁的膝蓋彎度基本吻合。

站樁要想在輕鬆愉悅當中修煉,要在意念的貫穿下,有了意念誘導,自然在形骸上就少了刻意或約束,姿勢自然大氣,站柱修煉自然而得神奇效果

因此站樁修煉治療疾患不足為奇,通過站柱尋得理趣,並使之貫穿於接人待物,才能真正篤定站樁。這種篤定不是一種奴役式的堅持,應為一種不期然而然養成站柱“癮”的釋然。

(文:節選自深圳市聚賢意拳協會 會長周廣學先生《站樁》一書,站樁分析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