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懦弱的帝王存在感極低,司馬遷都看不起他,死時皇后仍是處子

司馬遷編寫的《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詳細的記敘了從炎黃的五帝時代一直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全書共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等等,其中十二本紀中,前五篇本紀分別是五帝本紀、夏本紀、商本紀、周本紀和秦本紀,是對秦始皇之前的歷代先王做個概括的闡述。

性格懦弱的帝王存在感極低,司馬遷都看不起他,死時皇后仍是處子

司馬遷

後七篇是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及今上本紀(也就是《孝武本紀》,這個名字可不是司馬遷取的,第一他不敢,第二他也不知道劉徹到底是什麼諡號),這裡有一篇本紀很突兀,像是一道送分題,那就是呂太后本紀。

性格懦弱的帝王存在感極低,司馬遷都看不起他,死時皇后仍是處子

劉邦 劇照

呂太后就是呂雉,也就是劉邦的原配夫人,歷史上都稱她為呂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皇后和皇太后,非常有手腕的一個女人,連韓信也死在了她的手上,她是自秦始皇稱帝以來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開啟了漢代外戚干政的先河,後來漢武帝臨死之前下令殉葬了鉤戈夫人,其實也是怕了鉤戈夫人因子幼母壯而成為第二個呂后。

性格懦弱的帝王存在感極低,司馬遷都看不起他,死時皇后仍是處子

呂雉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登基為帝,呂雉自然就榮升太后了,劉盈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性格比較軟弱,而呂雉又是一個十分強勢的母親,所以基本上劉盈見了呂后都是唯唯諾諾的,沒有什麼主見。

性格懦弱的帝王存在感極低,司馬遷都看不起他,死時皇后仍是處子

劉盈

劉邦一死,呂后就廢了劉邦最寵愛的夫人戚夫人,這時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還在外面當趙王,呂后暫時還不敢太過分,只是剃光了她的頭髮羞辱她,並且派人將劉如意召到長安好殺害他,這時候劉盈也知道了呂后的計劃,為了保護弟弟劉如意,劉盈與他出則同行寢則同榻,誰知有一天劉盈上朝而劉如意還沒睡醒,呂后得到密報就趁機派人毒殺了劉如意,等到劉盈下朝回來,等待他的是劉如意冰冷的屍體,殺死劉如意以後,呂后便將戚夫人剁去手腳,薰聾雙耳,剜去雙目,毒啞嗓子,扔到茅廁之中,稱之為人彘,劉盈見了失聲痛哭,後遂不理朝政。

後來呂后為了讓自己的親眷更多的享受榮華富貴,下令將魯元公主之女許配給劉盈為後,也就是將外甥女嫁給舅舅,劉盈雖然反對這場婚事但是沒有能力阻止,只當是哄小孩玩了,做了許多布娃娃給張嫣,直到劉盈去世,他也沒在張嫣的寢宮呆過,張嫣後來一直在宮中孤老,到漢文帝時期才死去,與劉盈合葬在一起,因為劉盈被諡為“孝惠皇帝”,所以張嫣被諡為“孝惠皇后”。

性格懦弱的帝王存在感極低,司馬遷都看不起他,死時皇后仍是處子

張嫣 劇照

劉盈當皇帝時期,仍然沿用蕭何為相,後來蕭何去世,依劉邦遺言以曹參為相,但是曹參上任之後天天喝酒吃肉不理政事,劉盈只好將曹參召來詢問。

曹參問劉盈:“陛下與高祖誰聖明?”劉盈說我哪敢與高祖相提並論,曹參又問:“那陛下覺得我與蕭相國誰更高明?”劉盈說好像您也比不上蕭相國,曹參說那不就得了嗎?先帝與蕭相國已經定好了規矩,我們只要遵守就要,不用做什麼改變。劉盈點頭稱是,這就是典故“蕭規曹隨”的由來。

性格懦弱的帝王存在感極低,司馬遷都看不起他,死時皇后仍是處子

曹參

劉盈當了七年的傀儡皇帝,在二十四歲的年紀鬱鬱而終,在他死後,呂后又立了兩個傀儡皇帝,並大封諸呂為王,後來呂后去世,眾大臣誅除諸呂,並恭迎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而劉盈的諡號“惠”雖然有“仁慈、柔順‘的意思(寬裕仁慈曰惠,寬裕不苛曰惠),但是後世幾個惠帝的下場都不太好,晉惠帝司馬衷的“何不食肉糜”成為千古笑談,而明惠帝朱允炆也是個悲催的同志,史上唯一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讓他碰上了,所以也就那麼回事吧,畢竟不是亡國之君,諡號上還是要給點面子的,尤其是宋以後無惡諡,連趙佶趙桓都混了個不錯的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