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安東尼奧·斯卡帕國際金獎

近日,在第98屆意大利眼科學會(SOI)學術大會上,姚克教授被授予安東尼奧·斯卡帕國際金獎。

安東尼奧·斯卡帕是十九世紀初最著名的意大利科學家和眼科醫生,被譽為“意大利眼科之父”。為了紀念安東尼奧·斯卡帕教授對意大利眼科事業作出的貢獻,意大利眼科學會特以其命名錶彰全世界範圍內在眼科領域有突出成就和貢獻的眼科醫生,這也意大利眼科領域最高榮譽。

姚克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眼科醫生。

姚克教授的書櫥裡,珍藏著一張與導師Flammer教授的合影,時間拍攝於1990年,地點在瑞士巴塞爾大學,當時國際上最好的眼科院校之一。

彼時的他,意氣奮發,頂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位自主培養的眼科博士”的光環,獲得眼科醫生首批出國留學的機會,並一舉拿下瑞士眼科最高獎Alfred-vogt獎,成為該獎設立51年來唯一的亞洲得主。

Flammer教授想留下這位前途無量的弟子,開出了前所未有的豐厚條件,卻立刻遭到了婉拒。臨別前,師徒倆留下了這張合影。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泛黃的照片裡,穿著白大褂的姚克,笑容燦爛,讓人一下子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的中國學子對“學成回國”的期待與熱血。

而後的近三十年,正是這位有抱負的年輕人,推動了國內白內障手術的五次革新,建立我國首家汽車眼科流動醫院,在“輪子”上實現貧困眼病患者的光明夢,並多次刷新歷史,將中國眼科從“一窮二白”帶到“接軌世界”再到“引領世界”。

留學瑞士,學成之後毅然回國

姚克表示“很害怕採訪時拔高自己”,在回國問題上,他極其實在地解釋了當時的真實想法:我覺得國外不缺醫生,但中國缺。

理解這句話,要從他的經歷說起。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神州大地盪漾一股沁人心脾的春意。恢復高考,讓“知識改變命運”的號角響徹國度各個角落。

當過四年知青的姚克,已經從農村回到了杭州,憋著“要為貧苦眼病患者做些什麼”的一口氣,求知若渴。在恢復眼科研究生招生的第二年,1979年,考取了山東醫學院碩士,又在1985年,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攻讀眼科學博士。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1979年姚克考取山東醫學院碩士

1988年,他被浙江醫科大學派到瑞士留學。當時,國內眼科發展剛剛起步,臨床、科研與國外差距很大,想要學術上有建樹,“留下”是導師眼中最好的選擇。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1988年姚克留學瑞士

為此,Flammer教授為手術與研究俱佳的東方弟子,提供了最好的職位,月工資接近9000瑞士法郎。當時在中國,普通醫生的月工資只有300塊人民幣。在瑞士幹一個月拿的錢,等於在國內幹十年!

即便如此,姚克仍然拒絕了。

對於那一代的學子來說,沒有改革開放,他們不可能出國。改革開放不只打開了國門,還有大家滿懷夢想、渴望奮鬥的心。

回憶起人生這個最重要的決定,姚克的話很打動人。“我下過鄉,插過隊,見過貧苦的眼病患者痛苦地生活在黑暗之中。我知道,我的前途在中國,我的掛念也在中國。”

1990年,姚克憑《豬眼動脈內皮依賴性調節》研究開啟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血流學說,並拿下Alfred-vogt獎。同年,他辭別一再挽留的恩師,帶著Alfred-vogt獎金1萬瑞士法郎回國。目睹國內醫院設備短缺,他當即決定以獎金購買眼科設備捐給母校。Flammer教授大為感動,並補上1萬瑞士法郎,親力支持弟子。

這2萬瑞士法郎,在姚克的堅持下,為國內引入了第一臺青光眼檢查自動視野儀,此後“服役”7年,造福了成千上萬的眼病患者。

回國時許下的三個願望,都已成真

九十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全社會尊重知識、重視人才、重視科技創新的氛圍越來越濃厚。1991年,教育部“不拘一格選人才”,年初剛被評上副教授的姚克,到了年底,成為當年浙江醫科大學唯一一位破格提拔的正教授。

人才,迎來最好的時代。

姚克更加謹記回國時許下的三個願望:

擁有國際最先進的眼科設備和儀器;

建立汽車眼科醫院為貧困患者免費手術;

建立一所更大、更寬敞的眼科專科醫院。

“眼睛是精密的器官,沒有先進的儀器,就好比戰士打仗沒有武器。”姚克說,時間回溯到1996年,當時的改革開放正處於一個轉型的新時期,各行各業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新模式。在這樣的環境下,浙醫二院擇優引進外資,合作成立“浙二眼科中心”,也得以購進價值數千萬的醫療設備。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1996年剛成立的浙二眼科中心

在新體制的助力下,浙二眼科中心開啟了加速模式。從剛成立的11位醫生、15張床位,年門診量只有2-3萬人次,發展到如今手術量已達6.5萬、年門診達70萬人次。

也是在1996年,時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姚克,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創建了全國首家汽車眼科流動醫院。22年來,這座車輪上的眼科醫院,深入浙江省的30多個貧困山區和偏遠海島,還踏進了祖國的邊疆,行程50萬公里,惠及20餘萬人,為全國患者免費開展白內障手術近

12000例,在中西部地區建立9所復明中心。所到之處,灑下一路光明,留下醫者大愛。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姚克和韓紅一起為復明中心揭牌

二十多年來,姚克系統闡明白內障發病機理,相關成果使百萬眼病患者受惠;推動白內障手術從12毫米大切口,進入飛秒激光的“無刀時代”;在幹細胞誘導的人類晶狀體和飛秒激光白內障目前兩大熱點研究領域,並跑和引領世界。

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在6月世界眼科大會上,全球24萬名眼科醫生之中,經過極其嚴苛的“選拔”,姚克教授高票當選被稱為“世界眼科最高榮譽”的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11月意大利眼科學會學術大會上,姚克教授更是成為獲意國最高眼科殊榮的第一位中國眼科醫生。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2018年,姚克當選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

這位中國盛世眼科的眼界領軍人物姚克教授正引領中國眼科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

姚克這樣形容與Flammer教授合影照的意義:

不忘初心。

“我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與者,

也是受惠者,而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

讓國內眼疾患者正常生活,

始終是我奮鬥的初衷。”

意大利眼科的最高榮譽,頭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獲獎的他卻說……

姚克

姚克,浙二眼科中心主任,浙江大學眼科醫院(籌)院長,浙江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主委,全國白內障學組組長,國際眼科理事會理事,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亞太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副主席,亞太眼科學會中國區負責人,浙江省科協主席,浙江省醫師協會會長。

開展《白內障精準防治關鍵技術及策略的創新和推廣》課題,首次提出多種途徑闡明白內障發病機理,為白內障臨床防治奠定理論基礎,精準防治關鍵技術創新的相關成果使百萬眼病患者直接受益。

過去30年,推動我國白內障手術的五次革新。主刀手術達4萬多例,發表學術論文364篇,其中SCI收錄165篇,以第一獲獎人兩次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5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國內率先囊括中華眼科三大最高獎。

承擔和完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和重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三十多個科研項目,在浙江率先基本實現縣級醫院即可完成“超乳白內障手術”的計劃,並建立我國首家汽車眼科流動醫院。

文 / 錢江晚報 鄭琪

素材來源 / 浙醫二院 眼科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