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鱈魚改變的國際海洋公約

被鱈魚改變的國際海洋公約

被鱈魚改變的國際海洋公約

《聯合國海洋公約》中,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規定,即沿海國對其海岸線200海里以內的區域享有管轄權。鮮為人知的是,這條規定的由來,竟與小小的鱈魚有關——

鱈魚因肥大味美,容易保存,很早就成為英國人喜愛的傳統食品,被譽為“海上牛肉”。隨著洋流及氣候的變化,鱈魚群活動範圍越來越集中於冰島海域附近,英漁民常冒著嚴寒,遠赴冰島捕魚。然而,英漁民的這一行為,激怒了獲得獨立不久的冰島政府。這個30萬人口的狹小島國,自然資源貧乏,漁業收入佔所有外匯收入70%以上,而鱈魚又是冰島漁業收入的重中之重。為防止英漁民瘋狂捕撈讓僅有的資源破壞殆盡,冰島政府於1958年宣佈將自己的領海擴展到距海岸12海里的範圍。

這一規定讓英政府很不爽,英政府宣佈不遵守12海里範圍的規定,悍然動用了37艘軍艦為本國漁民護航,“鱈魚戰爭”由此爆發。這是場不對等的較量,英軍隊經過二戰的洗禮,士兵訓練有素,而冰島,軍人是由國內警察和漁民來充當,武器裝備也只7艘漁船和自制土炮。在整整兩年半的“戰爭”中,冰島方面僅僅截獲了一艘落單的英國漁船。

儘管英國海軍的護航行動獲得了成功,但冰島卻巧妙地利用自己作為美國防止前蘇聯潛艇從北冰洋滲入北大西洋的重要陣地的特殊地位,在與英國的談判中毫不妥協。一旦冰島廢止與美國的防禦條約,關閉美軍基地,這對西方世界將是嚴重的打擊。於是,迫於來自多個國家的壓力,第一次鱈魚戰爭最終以英國人承認了冰島的12海里領海而告終。

1971年,冰島再次宣佈禁漁界限擴大至50海里,英國的拖網漁船置之不理,繼續大肆捕魚,冰島海岸警衛隊拿出最新開發的秘密武器,將英國漁船上的纜線切斷,在為期一年的衝突中,導致69艘英國漁船受損。英國政府派出7艘主力戰艦進行恫嚇,第二次鱈魚戰爭爆發。冰島毫不妥協,揚言要與英國斷交,北約意識到衝突的嚴重性,又一次對英國施壓,英國只好再次“以大局為重”,承認了50海里禁漁界限。

不料,僅僅過了4年,冰島又再次宣佈,要將禁漁區域擴大到200海里,英國哪肯輕易讓步,第三次鱈魚戰爭爆發了。這次衝突一共持續了5個月,為了儘快息事寧人,英國的盟友國家不斷建議英國消費者改變飲食習慣,放棄食用鱈魚的嗜好,怎奈英國人對鱈魚情有獨鍾,堅持和冰島對峙,絲毫不肯讓步。

1976年2月,歐共體失去耐心,宣佈歐洲各國的海洋專屬區一律限定在200海里,任何國家不得違約。第三次鱈魚戰爭,又以英國向冰島屈服而告終。

1982年,冰島宣稱的200海里界限獲得了各國承認,被寫入了聯合國海洋公約。弱小的冰島保護了自己的權益。海洋遊戲規則也因小小的鱈魚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