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工程造價的根本所在,乾的好不好,要看規則掌握的行不行

工程造價崗位操作者,重點要掌握什麼,很多人都說是計算工程量,其實並不完全對,自身的理解,工程造價乾的好不好,規則才是重點,這裡說將的規則有兩個,一個是工程量計算的規則,另外一個是計算費用的規則,這個兩個規則才是工程造價學習和崗位操作的重點,簡單的分析一下:

規則-工程造價的根本所在,乾的好不好,要看規則掌握的行不行

工程量的計算,以前也提到過,其實就是初中的知識,在工程造價的崗位操作中,沒有很深奧的數學知識,用不到所謂的高等數學,其實就是最基本的計算工程,用的最多久的就是面積、體積、重量,這三個計算數據基本上在工程造價所佔的比重超過80%,小夥伴們應該知道這些最基本的知識,所以,工程量的計算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重點就是要會運用規則處理相關的工程量,舉個特別簡單的例子,計算一個混凝土工程量,其實得出數據並不難,最主要的是要按一定的規則將工程量區分開來,這就要用到規則,比如哪部分是混凝土梁,哪部分是混凝土板,哪部分是混凝土柱,這裡所說的區分就是工程量的規則,也就是工程量構件計算規則,這裡的規則並不是造價員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區別的,而是有統一的規定,這就是規則,再比如同樣是挖土方,有的造價員根據規則可以計算出很多的項目,有的造價員可以計算出比較少的項目,這就是規則運用的程度還有理解的程度不同所產生的結果,其實工程量結算是非常的簡單的。

另外一個是費用計算的規則,這個規則也不是造價員制定的,費用計算規則是甲乙雙方協商,按指定的條件,將不同的工程量計算出不同的費用,這樣就形成了費用計算規則,這裡的規則可以是在國家規定,也可以是雙方協商,主要是根據甲乙雙方的意願來確定的,決策取決於管理層,這個規則也是建設單位發包,承包單位承包項目的基礎,常規上來講就是合同上所簽訂的費用計算規則,這是計算費用的根本。

其實沒有以上兩種規則,就是工程量計算的在準,工程造價也是完成不了的,所以工程造價計算工程量時基礎中的基礎,工程造價崗位操作者能力好與不好,主要看對規則的掌握程度與使用情況,這也是工程造價產生爭議所在的地方,有很多的時候,甲乙雙方在工程量上沒有出入,但是對規則的理解不同,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計算工程量的誤差。

無論是工程造價的學習者,還是目前長期的崗位操作者,對工程造價規則的理解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這是工程造價的根基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