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溝通聖經》(上)|讓你會說話,敢說話

《內向者溝通聖經》(上)|讓你會說話,敢說話

全文約為2500字,建議閱讀6分鐘

關於作者

作者珍妮弗·康維勒,她是美國著名的人力資源開發專家,被稱為“內向型人格之王”。她為數百家政府機構和著名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包括通用電氣(GE)、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及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等。作為內向者領導力的思想領袖,她擅長把深奧的領導力理論轉化成實際的操作方式,通過極富魅力的演講、培訓,讓成千上萬的內向者堅定了信心。

關於本書

這是一本內向者的職場升級寶典。本書首創簡單實用的 4P 法則,能夠幫助內向者在外向者佔主導的商業世界輕鬆突圍。這也是一本對內向者和外向者同等重要的書。外向者會更深刻地瞭解內向者的思想,而內向者則會學到接納自己的內向以及為效力的組織帶來的真正價值。

《內向者溝通聖經》(上)|讓你會說話,敢說話

先來看看什麼是內向者。談到內向,你可能覺得就是不愛說話,比如開會發言的時候扭扭捏捏說不出來,然後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也總是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和內向的人比較,外向的人可能就活潑開朗得多,發言的時候也總是特別積極。在上課的時候,那個總愛舉手的可能就側重於外向一些。我們這個世界似乎也總是更偏愛外向者一些,給外向者的機會似乎更多一點。不過,作者說,其實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這和你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人沒有什麼關係。

當然,如果是外向型的人,那很容易在第一時間就吸引別人的眼球。不過,是否在第一時間吸引別人眼球並不是最終評判一個人真正能夠成功的重要標準。其實內向和外向它只是一種偏好,一種性格的傾向,我更喜歡什麼。而每一種偏好事實上都有它自己的優勢,比如你由於性格太內向,和朋友吃飯,就做不出搶著結賬這樣的事,就能節約很多錢,這就是個大優勢。開玩笑啦,其實內向型的人,可能更加沉穩,考慮問題更加周全,而且他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和觀察別人。所以和外向型人一開始就能夠贏得別人的注意不一樣,內向型的人可能他更注重持續的長久的意義。

如果你不太確定自己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的人,作者說有一個辦法能夠幫你判斷,就是如果你和別人相處一段時間之後,你覺得有壓力,需要時間來恢復精力,那麼你可能就是一個內向者。而外向的人恰恰相反,和別人一起相處互動反而能給他帶來能量的。作者有一個內向的同事跟她說,自己寧可在家裡看一本以前看過的很無聊的書,也不願意去參加什麼社交活動。這就是因為他們長時間待在人多的地方就會覺得很疲憊,參加這種社交活動就會覺得壓力很大。如果你有這樣的感受,那麼你可能偏向於內向型的性格。

我們前面提到,其實內向和外向它只是一個性格偏好,並不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取得成功。比如比爾·蓋茨、世界股神巴菲特、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著名的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他們都是內向者,甚至上一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可能是內向者。所以說內向者也可以成為非常成功的領導者,在生活和職場中取得非常偉大的成就。

《內向者溝通聖經》(上)|讓你會說話,敢說話

但是我們也確實在生活中發現,有時候內向的性格會讓自己喪失很多機會。因為內向的性格確實和任何一個性格一樣,它都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是哪些不足呢?

作者認為,一個內向型的領導者在工作中主要會遇到四種類型的挑戰:第一種,就是會有很大的壓力;第二種,別人對內向者的評價可能比內向者對自己的評價還要低,也就是說別人可能會看低你;第三種,可能因為不懂得經營人際關係,內向者的職業發展會受到阻礙;第四種,可能會成為職場的隱形人,被人關注不到。

首先來看,為什麼說內向者比較容易在職場中產生壓力?內向的人不太擅長拒絕別人,他不懂得說不。比如,領導、同事給你安排一個活兒,你沒有拒絕還完成得很好,然後他們又給你安排活兒,你又不會拒絕,這個時候,作為內向者,你的心理壓力就非常大。因為一方面你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另一方面你的工作壓力和強度非常大,所以產生這種超負荷的工作就會帶來一種壓力。與此同時,我們也提到這個內向者在職場當中很不願意和一幫人在一起工作,而且尤其是發覺身邊的人都那麼能說的時候,內向型的人壓力就更大。而這些感受是外向型的人感受不到的,他們應付這種場合是遊刃有餘的。所以這對內向者而言,在職場和工作的時候就會天然地面臨這種挑戰。

第二個問題是,別人可能會對內向型的人評價偏低。為什麼呢?因為人們總是通過看到的表象來評價一個人。比如你不太想說話,其實是在深思熟慮,而別人可能卻覺得你這人比較笨笨的,反應慢;你在分析和判斷或者在傾聽,可別人可能覺得你是優柔寡斷;你在公眾場合想找個地方安靜一點,別人可能覺得你是比較膽小害怕。而這些優柔寡斷、膽小害怕呀、反應慢呀其實都是你無意識給別人留下的負面印象。但其實你可能根本不是這樣的人。有的內向者就說:“我只是喜歡聽別人講,然後習慣了把別人的想法都理解以後再慢慢地處理,屬於那種慢熱型的人。可是,別人就會覺得我反應遲鈍,優柔寡斷。”所以,這也是內向者性格在職場上的一個弱點。

第三個問題,就是因為內向者不太善於交際和人際關係的處理,所以在職場競爭中容易佔劣勢。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和能力有關,也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密切相關。你如果能夠不斷地拓寬人際關係,那麼你職場發展的機會就更多。可是內向的人卻不太善於這一點,而且他們不太願意把自己的成就和功勞掛在嘴邊。但是內向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一點,就是不善交際,不善於展示自己,事業上的發展機會就會損失很多,你不能指望別人有讀心術的,或者能一眼看穿你在想什麼,你做過哪些成就。

書裡有一個內向者這樣說道:“人家外向者很輕易就能給自己爭取到在大眾聚光燈下表現的機會,而我自己卻只能在那兒靜靜地等電話響起。”因為對內向者而言,建立這種陌生的人際關係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和時間的事情,而且心理壓力也很大,所以工作表現就會受到影響,也會影響職業發展。

內向型人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很容易成為職場的隱形人。因為不願意站出來表現,或者不願意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所以很常見的情況是,容易被別人忽略。比如在公司開會是讓公司的同事瞭解你、認識你,對你形成判斷的一個重要的場合。可是很多內向的人在會議上的時候就不願意發言。那可想而知,如果你不能夠在其他重要的領導或者同事面前展露自己的才華,那你就很難成為別人合作或者提升、提拔的時候優先考慮的對象。長此這樣下去,可能內向的人雖然很努力工作,但似乎大家都忘了這麼一個人的存在。而又因為大家對你的忽略,形成這種負面的消極循環,進一步導致自己都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上面四個方面都是內向者性格存在的不足,我會在下篇文章為你介紹作者如何把內向者的這些弱點變成優勢。

-END-

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更多文學、歷史、心理、經濟、哲學書籍下次和你見面,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