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11月26日一条消息引爆了舆论:深圳有一对刚出生的双胞胎婴儿,她们的基因在受精卵阶段被人为“修整”过,可能导致感染艾滋病的基因被剪除。据称,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开展这一试验的学者贺建奎副教授 图/东方网

这一消息备受关注,因为这是基因编辑技术用在人类身上的罕见案例。一场是否违背科学伦理的大讨论正在如飓风般刮起。围绕这个前沿技术的应用,人们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有些报道甚至使用了“超级人类”的概念,细思极恐!

目前该事件的调查和论证都还在进行中,我们不过多描述。这里只探讨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它靠谱吗?会不会带来其它风险?人类基因编辑的“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应慎重 图/视觉中国

质疑:谁能验证真的有用?

在探讨“基因编辑婴儿”技术的可怕之处之前,我们先说一说学界对该事件的一种质疑声:用基因编辑技术免疫艾滋病,这真的有用吗?

人之所以会得艾滋病,是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能精准识别人体内的某一类免疫细胞,入侵并杀死这种细胞,从而让患者发病。

HIV病毒之所以能够找到这种免疫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的表面有一种物质被HIV当成了标记。这种物质是CCR5基因生产的。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基因携带着生命的密码 图/东方IC

于是科学家设想,如果人为消除这种基因,人体就不再生产这种容易被HIV病毒利用的物质,这个人就可以对艾滋病免疫。这就是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也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思路。

对于已携带病毒的艾滋病患者来说,基因疗法是个福音,这也是符合医学伦理的大好事。

但对于未来的婴儿来说,可能感染艾滋病只是一种推断。这种情况下用基因编辑技术来“防病”,这有多大意义?

毕竟,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它可防可控。该事件中婴儿的父亲是病毒携带者,但已得到控制,母亲无艾滋病。这种情况下,只要做足防护措施,婴儿并不会携带HIV病毒!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图/视觉中国

并且,做过基因编辑的人,真能避免感染艾滋病?从科学伦理上说,这不可能去验证,其防病的有效性根本得不到证实。

如果这两个孩子未来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只能证明该技术无效。如果不曾感染,也不能证明该技术有效。毕竟一个人会不会染病有太多因素了。

因此,众多学者质疑:“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意义何在?!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基因编辑技术“预防”艾滋病效果存疑 图/东方IC

担忧:修改基因有没有风险?

以上,我们只说到了问题的第一层。接着要说的是,该技术会不会带来其他风险?

毕竟,人类现在的基因,是亿万年发展演化的结果,有其合理性。我们依据一种或有或无的可能性推断,就草率地对其作出人为的编辑修改,确定不会闹出大乱子来?

我们知道,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和生命过程,是生命的底层密码。一个基因片段可能控制着大量内容,我们认为CCR5和艾滋病有关,但它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或抗病能力有关。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人类对基因的认知还很有限 图/东方网

并且,基因技术目前还处在蓬勃发展阶段,远远说不上已经成熟。人类对它的认知还非常有限。这种认知情况下就轻易将之应用于人类,是不是过于草率?

科学界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有个概念叫“脱靶”效应。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打靶可能会脱靶,目标是治病、防病的基因编辑技术也一样,可能导致原本正常的无关基因被攻击受损伤,从而出现目前尚未认知的、可能更严重的遗传风险!

因此科学界普遍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目前不符合医学伦理。这也是该事件引爆舆论、引发学界猛烈抨击和谴责的原因之一。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脱靶”效应给基因编辑技术蒙上一层阴影 图/视觉中国

惊恐: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

接着说最关键的环节:人类基因被改变,细思极恐!

毕竟,“基因编辑婴儿”不同于对患者的治疗手段——治疗中改变的是只是患者的部分细胞,不存在遗传问题,可能的受益与可能的风险都发生在单个患者身上。而“基因编辑婴儿”改变的是受精卵的基因,这一改变会作为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随着这个孩子生儿育女、不断繁衍,这种被改变的基因将成为人类基因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只要这个人群存在,这次基因改变带来的影响就将持续下去!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基因编辑婴儿”将改变人类基因谱系 图/东方IC

况且,如果这类基因编辑行为被默认,就像一个封锁的空间被开了一个孔,接下来就可能是一个洞、一扇窗、一道门、一条大道,甚至完全失去约束。

这次是针对艾滋病做了基因编辑,以后别的人有别的病,也会考虑使用该技术。将来或许不想患感冒的人都想从基因层面“防病”。那未来地球上可能一个自然状态的人都没有了!

如此继续设想下去,后果更可怕:没有病而有其他想法的人,也可能希望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谋求改变。于是,人可以有四条腿、三只眼睛,可以有翅膀,可以长成巨人,也可以三头六臂、青面獠牙!……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基因技术若滥用后果将不堪设想/资料图

所以,技术发展必须有伦理限制。没有人文的提前介入,技术发展将会失控!

这也正是大科学家霍金在其遗作《写给未来人类的备忘录》中留下的担忧:法律能禁止人类编辑基因,但人性无法抵抗诱惑!

科学必须要有良知,技术发展必须禁得住各种诱惑,才能避免走上歧路、甚至绝路!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必须慎之又慎 图/视觉中国

链接: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曾是“诺奖级”

(以下资料整合自网络)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人类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大突破,近些年始终是诺贝尔奖的热门,号称“诺奖级技术”。

CRISPER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在特定基因中插入、删除或更换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因为能针对任何DNA序列进行定制修饰,因此该技术预示着人类健康与福利改善的巨大可能性。但和其他新技术一样,它也可能因滥用及不可预期的后果而产生巨大的风险。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技术是双刃剑,看你怎么使用 图/东方IC

在2018年以前,CRISPR-Cas9技术一直备受推崇。但进入2018年后,随着科学家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和认识的加深,其负面信息开始逐渐增多。

知名科研机构卡罗林斯卡学院与著名药企诺华的科研人员发现,经过CRISPR改造的细胞可能会引发癌症。随后又有研究文章显示,CRISPR技术的准确性可能不如预期。

而关于基因编辑的脱靶影响,近年来也一直存在争论。去年一项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的研究指出,CRISPR基因编辑可能会带来大规模的脱靶效应,带来突变风险。不过,由于证据不足,该文于今年4月被撤稿。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技术发展不可逾越科学伦理 图/东方IC

对“基因编辑婴儿”一事,全球科学界都很关注。包括麻省理工学院、交大医学院等在内的122位科学家在微博上发布联合声明称,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全球生物医学科学家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及更重要的伦理。对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上帝的手术刀”人类岂可乱用/资料图

“基因编辑婴儿”,有哪些可怕后果?

愿此事后更慎重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图/视觉中国

夏杨人文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