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由浙江省公安厅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承办的特别节目《向党和人民报告》将于10月4日晚间8点,在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在节目中来自全省各地的三十位公安英模上台接受嘉奖,他们中既有把群众当亲人,不遗余力帮群众解决困难的基层民警,也有时刻与危险相邻,不顾自身安危与歹徒搏斗的一线英雄。10月1日开始《浙江警视》栏目推出“公安英模人物展播”系列节目,跟大家讲述这些公安英模的故事和先进事迹。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维和警察

张群

饥饿、疾病、绑架,惊心动魄的这一年

张群 ,现任嘉兴海宁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的大队长。中国第六支赴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警队我省7名队员之一,因在南苏丹一年出色完成维和任务,荣获个人二等功奖章,但奖章背后,是他们执行维和任务时的九死一生。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2017年2月26日当地时间早上7点左右,张群和队友们抵达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天生自带舞蹈细胞,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见到维和队员们都会热情地一边跳舞一边喊“hello”。蓝蓝的天空,纯净的云朵,刚到这里的张群最初以为这是一个美好纯净的地方。

3月6日,张群和队友们结束了简单培训,来到了南苏丹。住在联合国朱巴TONGPING基地,他才真正感受到艰苦二字。不仅居住空间狭小,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短缺并且可能携带病菌,由于当地气候炎热,蚊虫极多,另外因战况不稳,随时有撤离可能。不过,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和当地居民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在马拉卡、瓦乌等地,分别有超过3万的饥饿难民拥挤在难民营内,等待联合国的粮食、医疗救济。一旦进入雨季,还有齐腰的洪水和无数携带疾病的蚊虫、毒蛇等待着他们,因此不小心极有可能沾染可怕的疾病,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海宁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张群:

南苏丹这个国家全国没有农业,没有工业,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原始社会,老百姓的吃、穿可以说大部分都是靠国际救济。

在维和执勤期间,张群的腿被苍蝇咬了一口,他本没在意,可是咬了之后却奇痒难忍,张群去部队医院看了才知道,在这里哪怕只是被只小虫咬了,也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海宁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张群:

我当时正好是膝盖部位,所以整个膝盖都不能弯曲。这还算是好的,如果说是碰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它会在你体内产卵,长大以后,蛆虫直接寄生在你的身体里,必须通过外科手术才能取出来,这个就比较严重了。我们国内蚊虫叮咬最多就是瘙痒,但是在南苏丹的话,它这个国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艾滋病的携带者,蚊虫携带疟疾其他一些热带疾病概率都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很多维和部队的战友长巡回来以后得疟疾的概率还是很大。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张群在南苏丹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大型行动方案,以及一些协调工作。2017年6月30号上午,张群接到一起报警,3号难民营外围有9名为联合国实施钻井业务的工人被武装分子绑架,其中一个受害人乘乱逃脱前来报警,而那些劫匪都是经历过战争的亡命之徒,而且高度武装。 作为警察部门的行动与报告办公室队长的张群,直接参与可这起绑架案子的侦破。

海宁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张群:

因为在南苏丹,绑架后撕票率可以说是百分之一百,有的武装分子收到钱也要撕票。

2017年7月1日上午9点,嫌犯用受害人的手机与施工公司联系,索要赎金350万南苏丹磅,并要求一名不携带武器的人员将赎金放至指定位置。当时张群和另一位警察作为在场的唯一的警察代表,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设计了一个谈判方案,同时进行全程指导。 7月2日上午8点,防暴队与埃塞步兵营、南苏丹安全部队组成的抓捕小组开始行动,但是搜索行动刚开始,就突降暴雨,原本就糟糕无比的野外道路立即变成了一片泥沼,下午4点,埃塞搜索部队发现疑犯,鸣枪警告后,嫌犯见势不妙,乘坐皮卡车逃逸,至此6名人质被安全解救。

回到国内,张群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国内和平时期的我们,是最幸福的。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海宁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张群:

我们去执行任务的南苏丹,它是一个战乱国家,老百姓最重要的还是怎样生存下去。他们基本的温饱、教育权或者其它的人权,都是没有办法保证。回到国内以后,我们国内这么安定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其实都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公安干警战友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一直默默无闻奉献在基层,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精彩视频抢先看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维和警察

何斌

两次维和任务 无数次生死考验

中国第六支赴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警队中,我省有7名队员,他们因在南苏丹出色完成维和任务,分别荣获了国家公务员一、二等功奖章,其中来自嘉兴嘉善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副大队长何斌,跟其他队员有着更加不同的经历,因为这是他第二次出国担当联合国维和警察,正因这2次常人难以想象的维和经历,让他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和平幸福,因2次出色完成维和任务,他荣获个人一等功奖章。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何斌,8年前,成为了嘉兴第一位走出国门,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警察。13个半月后,他凯旋归来。2016年9月,省公安厅再次着手组建维和警队,何斌听闻后再次主动请缨。

嘉兴市嘉善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何斌:“当我看明白维和任务, 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之后, 我感觉我能够为这个事业做更多贡献, 这个时候我就去报名参加了。另外我感觉我骨子里有些不安分,我喜欢挑战。2017年2月21日,何斌第二次作为联合国维和警察开往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南苏丹任务区被联合国评估为世界上最危险、最艰苦的维和任务区之一。相比于第一次在利比里亚,那里的政治局势与安全状况更加恶劣。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嘉兴市嘉善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何斌:当地政府和反对派,对我们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持有一定程度上的敌意,所以这个是对我们造成了很巨大的挑战。执勤中,何斌和队员们随时都要面对来自政府军和反政府军的武力威胁。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他们指挥并参与疏散难民,帮助联合国搜集分析情报、传达紧急指令。那段日子里,何斌与同样来自浙江的维和民警范真权、韩卓琦,一同在瓦乌地区的难民营从事难民保护工作,他们也是瓦乌地区仅有的中国维和警察。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嘉兴市嘉善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何斌:''联合国给我们分配的任务是警务顾问,维护这些难民营保护区里面难民的生活秩序,我们又要承担对当地警察的沟通培训,树立社区警务保护人民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的正确观念。因为南苏丹的内战,当地青壮年男子数量锐减,难民营里几乎都是妇孺老人。看着那些营养不良的孩子,何斌迫切地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嘉兴市嘉善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何斌:“我就看到了活生生的人间惨剧,在那边我常常会想起自己的女儿,还有我身边同事的孩子。这简直是人间和地狱之间的差别,希望和平进程能早点在南苏丹实现。

致敬维和警察们,经历无数次伤病,生与死的考验!

今年2月份,顺利执行完南苏丹的维和任务后,何斌重新回到嘉善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这段时间,他的生活多了些平静,在做好本职工作外,他也开始尽力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