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战秦琼

甲:韩复榘他爸爸在头一排,弄个大沙发在那儿一坐。台下不断喝彩。

乙:那是唱的好嘛!

甲:可是这“寿星老”不愿意听。

乙:怎么?

甲:听着听着站起来了,“别唱啦!”

乙:哟嗬?

甲:“你们这是嘛戏呀?”

乙:听了半天不懂啊?

甲:“都上后边去!”

乙:给轰下去啦?

甲:“把你们那管事儿的叫来!”演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啊,跑下台去啦!

乙:下去吧。

甲:管事的来啦。“呵!老太爷,您有什么吩咐?”“你们唱的这是嘛戏呀?”

乙:“千里走单骑呀!”

甲:这是红净戏呀!

乙:对。

甲:“那红脸儿的是谁呀?”

乙:听了半天,不知道这是谁。

甲:“那是关公!”

乙:哎,关羽关云长。

甲:“关公?是哪儿的人?”

乙:山西的人呢。

甲:“山西人为嘛到我们山东来杀人?”

乙:啊?你这都什么呀?

甲:“有我们的命令吗?啊?你知道他是谁的人吗?”

乙:谁的人呀?

甲:他是阎锡山的队伍

乙:你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为嘛不唱我们山东的英雄?”

乙:关云长也是英雄啊。

甲:“我们这儿有好汉秦琼秦叔宝!为嘛不唱?”

乙:哦,爱听秦琼戏。

甲:“老太爷!不知道您喜欢听什么戏。那好啊,请您点戏吧!”

乙:对。

甲:“我问问你,是关公的本事大?是那个秦琼的本事大?”

乙:那谁知道啊?

甲:“那……他们俩人没比过。”

乙:是啊。

甲:“今天让他们比比!”

乙:啊?比比?

甲:“来个关公战秦琼!”

乙:这可真新鲜啦!

甲:那怎么唱?

乙:你怎么唱啊?

甲:哪儿有这么一出啊?

乙:不是一个朝代的事。

甲:管事的也不敢说呀,“你不懂戏!”人说:“嘿!那什么,老太爷!您点个别的戏吧!这个戏,我们不会。”

乙:是啊。

甲:“嘛?我点你的戏,你们不会呀?那全别唱啦!我不给钱哪!你们也全别走啦!在这里饿你们三天不管饭吃!”

乙:这叫什么行为呀?

甲:“看你们会不会!”

乙:嗬!

甲:管事的害怕啦!“那……什么,老太爷您别生气,我到后边去问问他们。”

乙:问谁去呀?

甲:问演员哪,“诸位老板呐,咱们这戏唱砸啦!那……寿星老不愿意啦!不愿意听这个戏。”演员一想哪,反正也惹不起他。

乙:那是啊。

甲:“听什么戏?他说什么咱们唱什么?”

  乙:对。

  甲:“您看点了一出,那个‘关公战秦琼’!”

  乙:那么谁会吧?

  甲:“你吃多啦!撑糊涂啦?哪有这么出戏呀?关公是汉朝的,秦琼是唐朝的!”

  乙:对呀!

  甲:“差着好几百年,那能搁到一块儿吗?”“他说:“不会也得唱,要不唱全别唱,也不让走,饿三天不管饭吃!”“饿三天?他饿一年这……这也不会呀!”“咱们来这么些人,这回真要饿死几个?咱们怎么办呢?”演员一想啊,

  乙:怎么样?

  甲:他不是不懂戏吗?他不是胡点吗?那咱们就胡唱!

  乙:哦,就唱这出啊?

  甲:关公还是原来的关公。“我还来这关公。”

  乙:关公!那么秦琼呢?

  甲:“谁来秦琼?”谁敢来呀?

  乙:谁来?

  甲:没这么出戏呀!得上去现编词儿啊。

  乙:说的是啊。

  甲:“老生扮!谁来?哎,那个刘备!把你那套脱了,扮个秦琼!”

  乙:赶紧换这个;清箭衣、戴罗帽。

  甲:干吗呀?

  乙:秦琼啊。

  甲:哪个秦琼啊?

  乙:《卖马》呀!

  甲:照着《卖马》那么办?

  乙:啊!

  甲:那哪儿行啊?

  乙:不行?

  甲:“卖马”是秦琼最倒霉的时候啊。

  乙:那么,怎么个扮相啊?

  甲:扮元帅!

  乙:噢,大元帅。

  甲:哎,照着瓦岗寨那时候扮。

  乙:噢。

  甲:“你扮个元帅。扎硬靠,雪蟒!戴帅字盔。”

  乙:嗐。

  甲:“赶紧给他扮!”这大伙儿给他扮戏。这老生着急:“不行,我……没词儿啊?”

  乙:说的是哪。

  甲:“没词儿上台现编!”

  乙:啊?现编词儿。

  甲:“不是,你给我出点儿主意呀!我现在一点儿主意啦!”“你呀,先来个坐大帐点将!”

  乙:哦?

  甲:“我来个小过场,咱们俩一碰面就开打,你把我打就完了吗?”

  乙:这……真是,就这么唱啊?

  甲:告诉场内,打吧!打鼓的。(学打锣鼓,学出场动作)

  乙:秦琼出场。

  甲:演员心里想啊,这叫什么玩艺儿呢?

  乙:抖袖!哎,正冠、捋髯!瞧这个作派。

  甲:(学动作,走的特别慢)

  乙:快点儿走啊?

  甲:不成啊!他想词儿哪。

  乙:对呀,没词儿。

  甲:“将士英豪,儿郎虎豹,军威浩,地动山摇,要把狼烟扫。呛且且……”

  乙:“点绛”是完啦!

  甲:下边儿词儿还没有呐。

  乙:对了,还没词儿哪。还有坐场诗呢。

 甲:坐场诗也现编的,它不像话。

乙:怎么编的?

甲:“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乙:好嘛,明朝的词儿!

甲:“我本唐朝一名将,不知何事打汉朝!”

乙:好!咚嗒嗒锵来一来锵!

甲:“本帅”!

乙:哒呛!

甲:“姓秦名琼字叔宝!”

乙:呛台。

甲:“混世魔王驾前为臣,官拜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之职,奉了魔王谕旨,带领一哨人马,大战汉将关羽!”

乙:这都新鲜!

甲:“众将官!”

乙:有!

甲:“起兵前往!”

乙:嘟……

甲:“哒嘟喱切……”这场戏下去啦!

乙:他下了。

甲:关公上来啦。

乙:关公上。

甲:一手拿着刀,一手托着靠牌子,打扮是扎巾软靠。

乙:对呀!

甲:水底鱼上。(学锣鼓)“俺!”

乙:哒呛!

甲:“关云长!”

乙:嘟呛台!

甲:“不知为了何事?秦琼犯我边界,军士们!”

乙:有!

甲:“迎敌!”

乙:走……

甲:“咕噜”一加堂鼓,秦琼上来啦。俩人一碰面儿,秦琼摆开了双锏,关云长一横大刀,谁瞧谁都别扭!

乙:是别扭!他不是一个朝代的人。

甲:从来没见过面儿。

乙:是嘛。

甲:“来将通名!”“唐将秦琼!你是何人?”“汉将关羽!”“为何前来打仗?”这一问他,坏啦!

乙:怎么?

甲:他本来心里就火着哪,“唉!”

乙:怎么意思?

甲:他生气呀。

乙:生气儿啦!

甲:这一下儿坏啦!戏台上有个规矩,这样是叫板起唱。

乙:啊。

甲:打鼓的一听,哦?还有唱呢?(学打锣鼓“钮丝”)拉胡琴儿的一听,“噢,还有我的事儿哪。”

乙:这份儿乱哪。

甲:胡琴儿响啦!非唱不可呀。

乙:那就得唱吧!

甲:现编词儿吧!

乙:是啊。

甲:这么唱的。

乙:怎么唱的?

甲:(唱西皮散板)“我在唐朝你在汉,咱俩打仗为哪般?”

乙:对。

甲:“听了!”

乙:哐来哐来七来呔哐!

甲:(唱)“叫你打来你就打!你要不打啊?”一指那老头儿——“他不管饭!”

乙: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