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2018年7月15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石油學院開展的“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作為第一支出發的暑期實踐隊伍,赴哈密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暑假生活注入了一絲活力。在為期兩天的實踐活動中,石油學院章星老師帶領6名學生代表,開展了參觀訪問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基地,下鄉勞動,自然環境調研等社會實踐活動。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7月16日上午,實踐團來到了位於哈密市的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基地,在基地進行了走訪參觀,並與在此地的工程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通過此次的交流訪問,瞭解了吐哈油田的發展歷程,深入學習了老一輩石油工人艱苦卓絕,敢於拼搏的精神。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首先,實踐團到達了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岩心庫進行了參觀,在岩心庫中,存放著許多形狀不同的岩石,像細砂-含礫細沙岩、平行層理含油細砂岩等,岩心庫的黃主任在介紹岩石的同時為團員們詳細的介紹岩心收錄流程,讓團員們學到了很多地層採油的基本原理和知識。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7月16日下午,實踐團一行人來到了吐哈油田科技館參觀。科技館的一層大廳,迎面而來的就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四幅壁畫,雖然吐哈盆地環境艱苦,抬設備上火焰山,戈壁風餐等老照片為我們展現了老一輩石油人艱苦卓絕,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石油工人迎難而上的精神令人讚歎。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科技館的第二層是科技廳,介紹了吐哈油田先進的科技技術成果。整體數值模擬優化決策技術、精細油藏描述技術、超前注水開發技術等先進的科技成果打造了一座科技化、智能化的吐哈油田。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科技館的第三層是文化廳,介紹了吐哈油田工人不怕艱苦,用於克服困難的精神。正如包爾漢在他的長詩《征服火焰山》中所說:“工人氣概敢沖天,立志征服火焰山;任而驕陽如烈火,何懼赤地似火焰。”油田工人火焰山一樣熱情的性格,戈壁灘一樣廣闊的胸懷,坎兒井一樣純潔的思想,哈密瓜一樣甜美的追求,胡楊樹一樣不屈的鬥志令我們心生敬畏。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7月17日上午,實踐團來到了哈密市的東西河畔。在這裡,團員們見到了栽於1874年,距今已有145年曆史之久的左公柳。只見這些柳樹儘管歷經歲月風霜的洗禮,仍然屹立於這大漠戈壁之中,巍然不動,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美麗的自然環境就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定能和祖國一起,想這些繁茂的柳樹一樣,煥發出勃勃生機。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同日下午,實踐團的老師同學來到了哈密市的哈密瓜種植基地,與當地的老鄉一起幹起了農活。中國哈密瓜原產地核心區種植基地從一片荒涼的大漠戈壁變成了今天瓜果飄香的美麗田園,這離不開黨的領導和國家的治理,成千上萬的農民在這片土地上實現了脫貧,走上了小康致富的道路。我們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的勞動才能創造,經過半天辛勤的勞動,同學們對此深有體會,立志今後要更加熱愛勞動,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爭當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勞動過後,同學們也得到了豐厚的勞動成果。老鄉為我們一行人送上了甜美的哈密瓜。正如中國的古話所說:“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此行讓實踐團的每一位同學都有所感觸,有所收穫。

結束了半天的辛勤勞動,“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通過此次活動,實踐團師生對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基地、哈密的風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感受到了作為一帶一路重要城市哈密的雄偉風采,感受到了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基地工作人員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感受到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佈局,也感受到了祖國不斷髮展的豪邁氣度。同學們深受鼓舞,立志做大事,為一帶一路建設,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知·行|“一帶一路石油行”赴哈密暑期社會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