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我没有天生雷人的长相,也没有一排优质的大龅牙,更可以肯定的是凤姐从来就不是我的偶像。

但在他们(4个前同事)心里,我比凤姐还要来得凶猛,凡是我出现的地方,总让他们充满不适,往往更是躲之不及。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1

时光倒流到我和他们4个人在前公司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前公司负面信息攻击和网站遭到“肉鸡”攻击的一个周末。

在咖啡味和烟味夹杂的15平方米的小黑房,我们5人经过日以继夜的作战,总算把负面信息流理清,找到源头并加以解决。

随之,经过顽抗的防御战,“肉鸡”攻击也一步步缓下来。

在此次事件后,我们优秀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董事会的充分认可,奖赏晋升,更被封号为前公司“五虎将”。

可以说那时候我们5人,多么的亲密无间、战无不胜。

那段时期,绝对是我们5人在前公司的巅峰时期。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2

我是在三年前离开前公司的,自动申请辞职,离职原因是“我是个孝顺的孩子,必须回家照顾年老多病的家人。”

但其实,我真正的离职原因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公司某个业务板块在开展一些灰色链的业务,并且时间已经持续了很长一阵子了。

因此,我非常果断、坚定、火速地申请辞职。

离职前,对于我的匆忙离开,他们四个,也曾尝试过想深入了解真正原因,甚至对我表现出各种不舍。

虽然都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但是我也只能侧面说了一些前公司灰色链的情况,不能太直白。

但我努力地强调过一点:都走吧,离开吧,兄弟们,此处不宜久留。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3

他们却很不以为然。

只觉我怎么变成这样?这么胆小、弱弱的,根本不像平常的样子。

他们甚至一致认为,即使公司在其他业务板块存在灰色链的情况,他们分管的业务跟灰色链完全没有交集,他们也对其一无所知,不会发生任何来往。

更何况,如果有一天真的出事,也轮不到他们来背责任啊。要背责任的,也是公司本身,还有大股东们,还有高管们,哪轮到他们?

那一刻,我第一次体会到被兄弟瞧不起的感觉,也是第一回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的不堪。

所以我也只能阿Q一点安慰自己,毕竟还没东窗事发,甚至还没有出事的苗头。

自己走就算了,总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发现”,就要兄弟们陪你“一起闹着玩”吧!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4

离职之后,我拾回了自己老本行来干——法律服务,离开了10年的老专业重新被拾回来,苦逼至极。

跟自己义无反顾从温暖的体制出来,一切从零开始,处处碰壁,饱经风霜,受尽冷漠相比,他们四人,悠哉闲在,养尊处优。

在前公司的时日越长,他们也越熟悉公司的规则,也逐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权力的受益人,名利双收。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充满“血腥”的,期间他们也暗中合力拉了不少人下台,积怨也不少。

我跟他们四个偶然也会有些朋友圈的小互动,点赞拉人气等,但是能像以前那样一起下馆子,劈完红酒接着啤酒的时光一去不再回。

而关于劝说他们离开的话,我也几乎没再说了。

毕竟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别人都是路虎、林肯代步,瞧瞧你自己呢,公共交通工具的忠实粉丝,手里还用着那个早就摔裂屏幕的5S,连手机壳都是泛黄的。

人是有明显的高低之分的,英雄还是狗熊,多少我也有些自知之名。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5

直至今年,我离开前公司的第三个年头,我的事业才开始慢慢步入正轨,接触的案件也变得复杂和有深度。

就在今年年头,我就接触了这么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件。

案件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陈某和另六个案犯涉及毒品制造一案。

但公安人员在制毒现场只抓捕了六个案犯,不包括陈某,现场也没有查验到陈某的指纹和DNA。

陈某具有完全的不在场证据,他是在其他地方与情妇开房被抓。

在公安、检察院的证据搜集阶段,六个案犯只字未提制毒一事的策划者是陈某。

所以直至一审法院开庭前,陈某和当时委托的律师,都是信心十足开展无罪辩护的。

偏偏,在庭审的最后一步,六个案犯中的刘某突然变卦,为求法官谅解自己是初犯,渴望判轻一点,义愤填膺,直指陈某是整个毒品制造案的幕后策划老板。

噢,然后检察院的公诉人员根据刘某对陈某的指正,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提问和发言。

结果,陈某被认定为制造毒品罪的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

纵观整个案子,刘某的一句“他就是幕后老板”,竟然神奇地扭转了整个局面,也给了检察院公诉人员非常有利的证据支持,并结合其他次要的证据,做了最有利的辅证。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6

案件结案后的两个月吧,刚好也是他们四人中一个人的生日。

我刚好在前公司附近处理点私事,就有意无意地约了他们在前公司楼下喝杯咖啡。

对于我渐渐消失的两年多,他们也是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这家伙这两年混成怎样啊?会不会一夜暴富,财富暴增超了我们都不知道,还是说还是以前那个屌丝穷逼样?

所以,他们爽快地赴约了。

坐下来,他们都是一身的名牌,和熏心的名牌香水,话题也在今年最潮流的电子产品、音响这些范围里;还有哪个机车牌子的衣服、头盔、围巾最有意思。

而我,因为刚好是出来办私事,为了跑路快又舒服,穿上了我新买的回力鞋。

听着他们的话题,我看着我那双全新白净到反光的回力鞋,不得不时刻露出稳重的微笑。

吹水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过生日的那位,终于想起我的存在了,问了我最近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说来吹吹牛。

我感觉我真的没有特别能拿出来晒一晒的。

好吧,最近制造毒品这个案子,算是比较有意思的,整个二审开庭的过程也是比较惊心动魄的。

所以我就给他们聊起了这个案子。

说到最后,他们嫌弃地说我太罗嗦了,就不耐烦地问,你说重点就行啦,为什么最后还是维持原判?

我感概了一句,不就是刘某说的那句话吗,他鬼上身一样冒出一句“他就是幕后老板”,让案件无论如何都无法挽回局面。

顿时,全场鸦雀无声,持续了二十分钟多。我也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话题的最强终结者。

他们四个面面相觑后,各自找了有事要处理的理由,匆忙地、尴尬地结束了这次咖啡会谈。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7

那次之后,我们便再无联系。

后来从旁处听说他们也以多年操劳,专于工作,而忽略了对家庭关心的理由,向前公司申请辞职。并花了重金,烦请前公司HR加速离职流程。

对老板,他们火速找了各自的接班人,皆源自自身部门,非常了解公司和部门业务,并且也是他们一直器重和提拔的对象,交接工作非常顺畅无阻,让老板毫无挂心。

与此同步,他们集体退出公司要职人员工作群聊。

对部门,他们严格要求每一个下属,不能再称呼他们为“XX老板”、“XX总监”,直呼名字即可。

任何团建或者聚餐活动,绝对不能把他们作为重要嘉宾列席。部门群里,他们也迅速修改名号,取而代之的是英文名。

对供应商,他们妥妥安排了各自接班人与供应商的亲密合作,连续花了几晚不断地让接班人与供应商聚餐、认识,加深情谊联络。

对朋友圈,他们开启了出国旅游、机车跨越藏区、新疆无人区等游历模式,并持续整整大半年的时间。

对我,他们屏蔽了我,凡是有我的群,都退群了,凡是我有份参加的活动,他们都拒绝参加。凡是关于我这个人,他们都只字不提——我成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我用一个制造毒品罪的案子,劝服了4个前同事辞职离开前公司

8

时至今日,我才发现我自身是如此带有戏剧感。

讲了一个故事,引发4人辞职。

喝了一次咖啡,人人避而远之。

也是厉害!

如果没有我说出那个案例,我相信他们还在一如既往地过着“美好”的生活。

不过呢,越是灰色的公司,越是喜欢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地去“笼络”员工。

它的所有企业文化和氛围,都会让人不痛不痒,上班打卡自由,外勤随意,蝇头小利,故意的管理漏洞,让你总觉得侥幸和为自己的小聪明乐哉悠哉。

在那样的环境下呆久的人,要么成为被温水煮的青蛙,消亡于不作为;要么成为自认聪明的利益争夺者,选择性遗忘道德和法规,眼前只看得到利益。

然而,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