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2018年電影行業經歷了無數波折起伏,影視圈稅收風暴、資本寒冬、影院關閉潮等種種負面消息襲來,直到12月底票房突破600億後,行業中才有了一絲暖意。

然而在12月31日2018年最後一夜,畢贛導演《地球最後的夜晚》的花式營銷讓不少前來觀看電影的觀眾們大呼上當,報復性差評蜂擁而至,票房口碑斷崖式大跳水。2019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就在這樣的“花式營銷”中開幕了。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那600億目標達成後,我們來分析一下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一、國家政策是推動影視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近幾年,國家政策扶持文化電影產業的力度是空前未有的,累計出臺七大類共153份文件助推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2017年,文化產業第一部法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實施,將對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視與扶持力度上升為新的高度。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國電影產業高速發展,而影視文化衍生品電影投資模式出現與快速發展,更是為更多人提供了電影投資機會,共享電影產業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

二、互聯網企業加入,逐步加強影視內容佈局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互聯網企業不斷進駐文化產業並逐步加強影視內容佈局,各類規模的互聯網影視公司也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當前,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影視內容產業生態業已明晰,包括文學創作方、投資方、製作方、營銷發行方、傳播平臺以及衍生品開發等各個環節,並逐步構建其系統化和生態化發展新模式。能否整合併發揮原有生態的資源,成為考驗互聯網影視公司創新發展的關鍵。

三、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平穩增長

近幾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速突飛猛進,但進入2019年,將會迎來“平穩增長”趨勢。根據貓眼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接近610億,同比增長9.1%,近三年來增長率首次低於10%。由此我們預測,除了春節檔、國慶檔等票房暴漲點,2019年全年大盤增幅會繼續低於10%,全年總票房預計在650-670億之間。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四、檔期重要性與頭部效應加劇

過山車式的影市波動在2019年會成為電影市場的新常態,2018年春節、國慶、暑期、賀歲四大檔期票房佔據全年票房50.5%,而全年有49天單日票房不足5000萬,同比增長48%,我們預計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會持續蔓延,並導致頭部影片湧入大檔期進行拼殺。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每年最具儀式感的莫過於春節,過去五年的春節檔基本保持了跨越式增長,在2018年更是憑藉《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捉妖記2》等票房達到54.3億,同比暴增69%,僅大年初一單日票房就有12.8億。由此證明永遠都沒有史上“最”激烈春節檔,只有“更”激烈春節檔。

2019年春節檔11部影片競逐,類型多元化已經取代閤家歡成為春節檔關鍵詞。截至1月25日為止,首映當天的預售票房就已經達到2億,《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三部影片取得預售票房冠亞季軍的位置。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因此我們預測,2019年春節檔大盤會在2018年基礎上保持15-20%的增長,春節檔有望突破65億。

五、國外影片票房有望突破300億

儘管來自印度、日本等小語種影片引進門檻逐漸開放,2018年依然是好萊塢六大的天下。值得注意的是《毒液》、《巨齒鯊》等全球熱門影片背後,已經站穩了騰訊影業、引力影視等深度參與的中國玩家。其中騰訊影業還聯合出品2019年首部破10 億的電影《大黃蜂》,成為首個同時參與出品《超級英雄》與《變形金剛》兩大超級IP的中國公司。除了出品,騰訊影業也在營銷和發行上發力,助力影片在中國區的推廣。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2019年可以說是諸多大IP系列雲集了,《超級英雄》、《怪獸宇宙》、腎上腺素飆升的《速度與激情》均未缺席。僅就目前公開的部分片單,《復仇者聯盟4》、《速度與激情外傳》、《哥斯拉2》、《獅子王》等影片,基本在國內可以鎖定10億+票房,作為系列終結篇《復聯4》有望首部中國票房突破30億的進口大片。

六、單銀幕產出持續降低,院線迎來規模化洗牌

未來一年,1萬家影院和6萬塊屏幕的命運可能迎來規模化洗牌,從2014年到2018年,影院單銀幕產出創下新低,超6成影院全年票房不足500萬,90%影院無法盈利,影投公司格局由頭部壟斷重回群雄割據狀態。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影院經營不善倒閉的情況不絕於耳,有從業者坦言,原本的影院擴張計劃如今已經擱置,改為提升原有影院經營效率,開拓周邊盈利收入。為提振市場,2018年年底電影局下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為影院安裝先進技術設備提供最高20%的專項補貼,同時沉寂已久的院線牌照有望開放,迎來新一輪市場化收購。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提升影院精細化管理能力、滿足用戶消費升級的需求才是當務之急。新的一年隨著影院擴建腳步不停,單銀幕產出將會持續下降,部分規模龐大但疏於管理的老牌影投公司,可能會在這場洗牌中掉隊。但對於運營成功的大型院線公司而言,提前搶佔市場形成規模化仍有巨大誘惑力,只是在選址等具體方向上或許會更為謹慎。

七、VR電影或迎來大爆發

根據《5G娛樂經濟報告》預測,5G將加速包括移動媒體、移動廣告、家庭寬帶和電視在內的內容消費,並通過各種全新沉浸式和交互式新技術提升體驗,充分釋放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新媒體的潛力。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VR/AR作為全新的內容呈現方式,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時間裡引起收視狂潮,而傳統電影公司或許只能變成專業的內容和服務提供商。

八、國產科幻電影迎來春天

2019年,國產電影裡扎堆出現了以往很少涉獵的科幻題材,《流浪地球》、《上海堡壘》、《拓星者》、《明日戰記》等多部正統的科幻商業電影正在路上。網傳《流浪地球》和《明日戰記》的投資額據分別高達3.2億人民幣和4億港元,預告片中的特效場面也頗有好萊塢科幻製作的感覺。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不論結果如何,在《三體》跳票多年,消磨了國內科幻觀眾的信心之後,2019年國產電影終於不再停步不前,又有了進一步題材多元化的希望。

九、廣義“主旋律”影視作品叫好又叫座

在《戰狼2》和《紅海行動》取得優秀成績後,觀眾不再懷疑主旋律題材影片的商業潛力。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如今“主旋律”已被重新定義,成為展現中國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代名詞。從2018年處處傳遞東方文化元素的《影》、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唐人街探案2》、體現中國小人物故事的《無名之輩》,到今年預備上映的《戰狼3》、改編自英雄機長劉傳健備降事件的《中國機長》、展現東方奇詭幻想的《九州縹緲錄》等“主旋律”題材影片紛紛亮相熒屏,將主流價值觀寄寓在精彩的故事裡,從而獲取年輕一代觀眾的心理共鳴。

十、小心懸疑犯罪片的現實主義“陷阱”

盤點2019年定檔開機的國產影片,四分之一都是懸疑犯罪題材。不少觀眾會將懸疑犯罪題材等同於現實主義,但作為票房天花板明星的類型片,懸疑犯罪片的扎堆勢必會帶來大量撲街。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600億目標達成後,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趨勢有哪些?

從2018年《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快把我哥帶走》、《小偷家族》等基於現實背景的浪漫主義情懷影片看來,儘管題材不同,但他們的共通性都在於嚴肅內核+普世價值觀+輕鬆搞笑的敘事氛圍,同時都有一個相對積極的結尾。隨著電影市場口碑效應愈發顯現,這些高評分作品也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大浪淘沙後,投機者已經離場,影視行業進入口碑制勝時代的趨勢。無論老牌公司還是行業新貴,都要在中國電影工業化、內容優質化、市場精細化運作等各方面踏實穩健向前。在600億票房之後,2019年中國電影的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目前仍未有定數。當然,我們還有一整年的電影等著市場來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