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明阳智能:国内第三大风机制造商!继迈瑞、药明、宇信后中概IPO回A第四股。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光伏风电进入平价时代,政策暖风频吹,还叠加工业互联网概念...


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春节临近,这两天晚上市场却不太平,除了业绩预告继续进入密集发布期之后科创板意见稿也惊天落地!这速度加班加点也够快,刚上任两三天就出来了。

整体要点是科创板投资者准入门槛50万,需24个月投资经验;未来严格退市制度,简化退市流程,不再有暂停上市、恢复交易环节。最快一季度或可受理发行申请。

难怪今天午后次新冲高回落(PS:科创板落地对次新也是好事,省得老让人担忧!)按理说老股天雷滚滚,利好我大次新,因为我次新顶多是增速不及预期,最多增速大幅下滑,巨亏个几亿、几十亿短期还是比较困难的。

今晚有40多只上市三年新股密集披露业绩预告,具体如下表,大家参考下!


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今天之前进入正题,来说一只今日开板新股——明阳智能!国内风电巨头,不过有了当年华锐的阴影难免让市场对这个巨无霸心生恐惧。流通市值30多亿,今日在整体大势冲高回落的情况下还能涨超8%实属不易。这个近期光伏风电迎来政策暖风不无关系。

相关阅读:

重磅利好!全面解读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新政(附相关新股一览)

江苏新能:江苏风电龙头...

明阳智能作为中概IPO回A第四股(之前三只中概股回来的表现都不错),稀缺性还是有的,再者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不仅如此更曾经上了央视的大国重器,海上风电实力技术领先!此外和罗博特科类似也叠加了工业互联网概念,不然怎么从原来的明阳风电改成了明阳智能,下面就看海豚今日为您全方位剖析!

国内第三大风机制造商 市占率达12.5%

明阳智能成立于2006年,国内少数掌握半直驱永磁混合驱动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2015-2017年,公司新增装机市场容量连续三年稳居国内第三(2008年市场排名为第八),全球前十位,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2%、8.4%、12.5%。

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公司预计2018年营收为67.6亿,同比大增27.6%,净利润3.36亿,同比微增2.26%。


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从行业竞争情况来看,风机制造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前五大厂商占有率从2014年的55.3%大幅提升至2017年的67.1%;前十大厂商占有率从2014年的80.3%提升至2017年的89.5%。

叠加工业互联网概念,智能化运维+智能化风场

公司致力于推进无人值守智慧风电场建设,通过建立风场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风场从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和运维全过程透明化管理, 利用互联网、云储存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重点打造风机远程监控、机组在线状态检测、远 程故障诊断与修复、风功率预测、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风机及风场的智能化管理目标。

拥有一套传动链数据监测、智能健康逻辑判断的控制算法,能实时把控机组的 健康情况。建立了整套的机组智能故障预警流程体系。目前明阳投入智能故障预警技术的 2MW 风电场,MTBF(平均无 故障运行时间)均超过了 2,000 小时以上,该项技术有效降低了故障发生次数和故障停机时间, 间接的提升了风电场的发电量和发电收益,

在美上市6年缩水82% 为中概股IPO回A第四股

公司实控人张传卫1993年创立了明阳电器,主要生产输配电设备,2005年国家出台政策,规定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率要达到70%,而当时国产化率只有不到30%。在此大背景下张传卫2006年成立了明阳智能的前身明阳风电。随着国产进口替代,2009年之后内资企业占比达九成,到2017年内资占比达96.6%。

2010年10月,明阳风电(MY)登陆美国纽交所主板,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风电设备整机生产企业,共发行了2500万存托股,价格为14美元/股,共募集资金3.5亿美元。2016年7月宣布私有化退市,退市时市值大约为3.6亿美元左右,私有化回购价格为2.51美元/股,相较发行价缩水了82%以上,退市后公司价值为19.83亿元。2018年2月首次披露招股书,2018年11月13日过会,明阳智能也成为继迈瑞、药明康德、宇信科技之后第四只成功IPO回归A股的中概股。

风机营收占比达九成左右 2018年开始止跌回升

从营收结构上,2017年公司风机及配件在营业收入占比为94.2%,发电板块占比仅为4.2%。相比同业业务相对单一(金风科技、国电科环、湘电股份风电占比分别为77.38%、40.59%、33.27%)。

行业装机容量变化及公司风机及配件营收变化表

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与此同时公司风机及配件收入受行业整体波动较大,几乎息息相关。

2014年12月发改委下调了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度两分钱,新定价适用于2015年1月1日之后核准的项目及2015年1月1月前核准但于 2016 年 1 月 1 日以后投运。此次调价引发了风电行业2015年的抢装潮,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大增32.54%,相应的2015年公司风机及配件营收也同比大增27.5%。

2016、2017年政策开始向中东部、南方地区引导,但建设难度高于三北地区,建设周期拉长,行业新增装机容量分别同比大降24.33%、15.51%,导致公司风机营收2016、2017年分别同比大降6.53%、20.34%,订单从签订到确认收入的周期也从2015年的536天拉长至2017年的671天。2018年随着行业转暖,公司前三季风机营收同比增长9.67%。

风电已成第三大电力来源 计划四年新增装机容量超110GW

2010-2017年我国风电规模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29.74%,发电量占比从2010年的1.17%大幅提升至2017年的4.76%,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第三大电力来源。但相比之下丹麦、德国风电发电量占比高达 43.6%、16.1%,仍有巨大市场空间。

2017年我国不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还是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均位居全球第一,2017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9.6GW,全球占比37.45%,累计装机容量188.39GW,全球占比34.94%。美国则位居第二,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分别为13.37%、16.52%。201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仅占可利用风能7.52%左右,开发潜力巨大。

2017年7月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建设规模方案显示2017-2020 年全国新增建设规模分别为 30.65GW、28.84GW、26.6GW、24.31GW,计划累计新增风电装机 110.41GW。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均要达到1GW以上。

另彭博预计2018年-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20-22GW,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海上风电建设将全面提速!未来三年增速将达21.47% 广东占据全国沿海20%的风资源

海上风电具有风资源丰富,发电小时数高,靠近负荷中心便于消纳等特点,其建在海上,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风力发电的成本,

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790MW,同比增长71.17%,根据《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海上风电开工建设 10GW,确保建成 5GW。海上风电开发将在 2018-2020 年全面提速,保守估计2018 年至 2020 年复合增速达 21.47%。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广东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7.17%,为能源消耗大省,但外省调入能源占比达60-70%。与此同时广东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拥有的海岸线全国最长,达 4,300 多千米,近岸 10千米区具备 4 亿千瓦的风电开发容量,占全国沿海地区风资源的 1/5。

根据规划到 2020 年底,广东省计划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GW以上,建成投产 2GW以上;到 2030 年,建成投产30GW。

海上风电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在于海上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和产能,全球海上风电的主要机型有 2.5MW、3MW 以及 5MW。5MW 以上风电机组将是未来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方向。

低风区域拓展成未来趋势 风机技术水平要求将不断提高

“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优质风资源区基本划定,此外在持续弃风限电的大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及地方政府暂缓核准三北地区部分省份新风电项目,电网也不办理接网手续,如下图西北地区并网装机容量占比下滑最为明显,华北、东北也均出现大幅下滑。


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相比之下中南、西南、华东等低风速区域因不存在消纳与弃风限电问题,但存在选址难度大,技术要求和建设运维成本更高等问题,不过随着风机技术进步(低风速地区的年发电小时数已提升至2000小时左右)和大叶片机组的使用,中东部和南方低风速区域并网装机容量占比上升明显,华东从10.95%大幅上市至31.19%,中南从7.98%上市至25.02%。可以说向中东部和南方低风速区域拓展已成未来趋势,与此同时对风机制造商技术水平要求也更高。2017 年,仅有 6 家风机制造企业年销量(装机容量)超过1,000MW。

风机大型化成趋势 3MW以上渐成主流

为适应陆上风电向中东部中低风速区、海上风电转移,国产大风机已成市场热点和产业难点。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大型化有利于提高风能转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017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中2MW以下占比7.3%,2-3MW占比85%,3MW及以上占比7.6%。预计2017 年中国 3MW 及以上风机市场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5GW。2017 年3.0MW 及以上容量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超过 50MW的企业为行业排名前六的,竞争者不多。

根据《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 2050》,我国将于 2020 年前,实现 5MW 风电机组的商业化运行,完成 5-10MW 海上风电机组样机验证,并对 10MW 以上特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完成概念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公司曾经的主力1.5MW产品开始销声匿迹 2.0MW产品占据大片江山

明阳智能产品功率覆盖 1.5MW、2.0MW 国内主流机型,3.0MW 级大容量机型,以及 5.0MW 以上超大容量新型海上机组。产品类型涵盖常温型、低温型、宽温型、高原型、海岸型等陆上机组及大型海上机组。

政策暖风频吹,海上风电建设全面提速!一只充分受益的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