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无此人”30年 “黑户”重生记

出远门搭乘飞机或者火车,享受个人医疗和养老保险……这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黑户”何勇(化名)来说,却是多年来一直期望实现的“梦想”。

昨日,当萧山警方将新鲜出炉的户口簿和临时身份证交到何勇手上时,这个在过去30年间户籍系统里“查无此人”的大男人红了眼眶,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仔细翻阅着来之不易的户口簿,口中不停念着“感谢,感谢”。

“查无此人”30年 “黑户”重生记

送锦旗表谢意

迁移证丢失

他当了30年“黑户”

去年十月底,60岁的何勇怀揣着《上海市公安局户籍证明》到城厢派出所,上面写着:何勇于1989年11月13日迁往萧山市城厢镇百尺溇1号3××室。

户籍民警徐慧文看了下年份,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30年都没有户口的人。何勇露出尴尬的笑容:“30年没有户口,身份证都办不出来,过日子实在不方便,警察同志您帮帮忙。”

原来,40多年前何勇在萧山和家人居住,那时他有自己的户口。20岁那年,何勇去上海工作,便将户口从萧山迁到了上海。1989年结束了上海的工作后,何勇又将户口从上海迁回萧山。但当时他没把落户的事情放在心上,在上海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以后,将落户的重要材料《户口迁移证》随身携带,一直没去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1997年,这张迁移证在火车上随背包被盗,此后何勇几次想落户都被告知:缺少户口迁移证不能办理落户。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00年前后,何勇前往上海处理户口的事,但迁移证存根已找不到了,而早已不在上海生活的他自然没了回上海落户的条件。除了拿到一张上海市公安局的户籍证明外,何勇在两地都没能落户。

“查无此人”30年 “黑户”重生记

网络图

没有身份证无法办理养老保险,不能办银行卡,领工资只能收现金,开公司只能挂好友的姓名,外出办事无法坐飞机和火车,出差不能住宾馆……户口甚至影响到了何勇的终身大事,因为不能领结婚证,生活多年的伴侣离开了他。

“我曾经担心,要是有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火葬场都可能不收我。”何勇说。

有着20多年户籍工作经验的徐慧文虽然非常同情何勇,但她明白这个事不好处理:迁移证丢失的情形,按照规定须由落户地开具一张未落户证明,然后交由原籍地重新补办迁移证,最终才能落户。但事情过去了30年,何勇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到哪里核实他的身份?如果找不到档案,何勇所有户口迁移记录去哪里找?此外,对方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会不会已经在别处落了户?

看到徐警官面露难色,何勇叹了口气:“如果实在办不了就算了。”说罢要转身离开,徐慧文连忙拉住他:“千万别放弃,户口必须要有。”

“查无此人”30年 “黑户”重生记

网络图

民警协调好事多磨

终于帮他解决了难题

徐慧文详细询问了何勇老家的地址和过去30年的生活轨迹,通过这些信息判断何勇的档案应该还在萧山,但依然无法查到何勇的资料。

徐慧文没有放弃,又专程跑去区档案馆进行查阅,终于找到一张何勇把户口从萧山迁至上海的迁出证明,这让她心里有了底。

随后,徐慧文联系了何勇以及他的好友、姐姐、房东,核查何勇30年来的生活轨迹和经历,为了保险起见,她又在全国人口库进行比对查找,最终确认何勇确实没有在其他地方落户。这下,徐慧文才放心地给何勇出具了未落户证明。

听说带着这张证明就能去上海开迁移证,何勇十分激动,马上动身去了上海。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又愁眉苦脸地来到了城厢派出所。原来,现在的迁移证都是电脑打印的,在上海公安系统中没有何勇的记录迁移证,还是打不出来。

徐慧文将何勇的情况上报,引起区公安分局的重视,多次与上海公安部门进行通联,最终,上海公安根据何勇的特殊情况开具了一张手写的迁移证明

“查无此人”30年 “黑户”重生记

网络图

此后,徐慧文每天都到传达室询问是否有一封来自上海的挂号信。去年12月24日,这封挂号信终于寄到了城厢派出所,有了这张迁移证,何勇可以落户了。

好事多磨,在为何勇处理落户手续时,徐慧文发现了新的问题——上海方面开具的迁移证上,落户地址仍是30年前的信息,而这个地址早就不存在了。何勇在萧山没有自己的房产,将户口落在何处成了问题。

徐慧文马上找到了解决方案,她联系了何勇询问其亲属情况,随后选择了何勇的父亲和姐姐作为候选人进行查找,最终在何勇姐姐的档案里找到了证明身份关联的信息。有了这个关联证明,何勇可以落户在姐姐家了。

“徐警官人很热心,做事又严谨,不辞辛苦进行核实协调,解决了困扰我30年的难题,让我真正有了归属。”说起徐慧文,何勇满是感激之情。

据悉,区公安分局一直高度重视无户口人员的清理解决工作,2018年相继解决了楼塔、瓜沥、临浦等地一些多年无户口人员的户口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