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在以往深厚科研底蕴的基础上创建的针对肿瘤及其他重型慢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康复指导及替代医学治疗的"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从2013年至今已运行了5年余,共服务了两千三百余名肿瘤等重型慢病患者。经过"慢病相对时空"心理干预、音乐治疗、太极导引等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该项目2014年荣获复旦大学党建特色项目、华山医院"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品牌项目,2015年荣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首批医疗服务品牌,2017年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也因此获得全国医学人文爱心科室,2018年赴京参加全国医学人文大会获奖,充分体现出医学人文关怀的强大影响力。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为了向社会各界展示重型慢病患者参加"慢病相对时空"后的疗效及全新的精神面貌,项目于2019年1月23日在青浦区文化馆召开了"慢病相对时空"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上海市卫计委领导、华山医院领导均做了重要讲话,他们指出"慢病相对时空"获得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医疗服务品牌优秀示范项目是实至名归,因为该项目是医学行为的延伸和发展,是医学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现代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国家973项目计划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董竞成主任介绍了"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所基于的科学基础,并发布了"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2013-2018五年干预效果。另外,还有来自青浦区卫计委、上海百将基金会、青浦区癌症康复协会、崇明癌症康复协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及各界爱心人士百余人参加了大会,他们和400余位肿瘤等重型慢病患者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来自人民日报、东方电视台、文汇报、新民晚报、大众卫生报、环境报、东方网、赛先生网站等媒体代表也到会为肿瘤病人战胜病魔加油、喝彩。

另外,该项目几年来得到了上海百将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其建立的慢病相对时空爱心基金,每年资助包括青浦、崇明地区在内的30名经济贫困、身患肿瘤的患者。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的治疗性节目获赞誉

参加"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肿瘤患者们寓医于乐,长年用心排练他们各自的治疗性节目,无论是远赴贵州出席演出,还是在1月7日的总结会上,他们均用丰富多彩的汇报演出,深情演绎了他们在身心双重创伤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以及参加"慢病相对时空"项目后良好的精神状态。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医生和具有心理执照的心理治疗师把太极导引疗法、冥想心理疗法、音乐舞动疗法等均渗入于节目中,长年组织患者进行训练。如在此次总结汇报演出中,由10位乳腺癌、肺癌患者表演的木兰双扇《西湖山水》,是中西医结合科医生为她们量身定做的上肢康复运动,利于术后淋巴回流和肩关节功能恢复;而作为音乐疗法的治疗对象,30余位肿瘤患者组成的"慢病相对时空合唱团"与中西医结合科的医生团队一起表演了合唱《慢病相对时空之歌》及《同一首歌》,献给一直关注"慢病相对时空"项目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慢病相对时空朗诵队"则用患者自己创作的诗作,讲述了重型慢病患者从生病后抑郁、恐惧到心理康复的感人故事以及与病魔斗争的心路历程。慢病相对时空太极拳队的太极剑和功夫扇表演展示了零基础的慢病患者参加"慢病相对时空"康复训练后,经过一年的认真学习,身心已达到较为平和松静的状态。四年前,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困于自我封闭、抑郁、焦虑、恐惧的情绪中,如今通过参加"慢病相对时空"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他们已经十分坦然、从内心接纳了自我和他人,他们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也鼓舞了新发病的重型慢病患者。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的主要内容及特色疗法简介

除了在病房、门诊为慢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以外,"慢病相对时空"项目年平均邀请医学、心理学等领域专家为患者群体讲座和义诊40余次,组织群体文体锻炼40余次,在每次讲座后患者与医生和治疗师进行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医生和治疗师巧妙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式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项目系统教授适用于肿瘤等慢病患者康复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郭林气功、音乐疗法、冥想疗法等。项目组织者根据患者病情和兴趣爱好组织了合唱团、舞蹈团、朗诵组、太极拳队等,并聘请专业老师给予指导。鉴于老年人接受知识较慢的特点,还制作发放了健康教育讲义,内容有常见慢病的诊疗、饮食、用药、护理、心理指导、康复心得交流和经验介绍等。2016年的"慢病相对时空"项目内容较往年更为丰富、实用,按照患者诉求细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初级班延续往的精华内容,而中级班则引入更深层次、国际认可的替代医学疗法,使患者得到更为细致入微的个性化治疗,深入关怀慢病患者的身心康复。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该项目不同于社会上的癌症俱乐部及其他医疗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变个体就医为群体就医,变惊恐就医为快乐就医,变局促就医为舒缓就医,极大的改善了就医体验,缩短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就医质量。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现代医学往往束手无策,该项目探索出了以上述心理干预以及替代医学疗法为主要内涵的全新医疗模式。另外,该项目既是医患之间深入交流的稳固平台,也是出院患者院外持续治疗组织和实施的平台,从而实现患者住院-出院-门诊-家庭/社会-住院的系统化管理和干预,同时也是医疗行为由医院向家庭、社会延伸的具体实践。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的主要内涵和科学基础

随着人文医疗理念的深入,患者对医院诊疗行为的组织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常规诊疗外,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康复指导和心理关怀,其中,肿瘤及其他重型慢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尤为显著。中西医结合科董竞成教授团队自2008年起开展了心理状态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同时,该科还与精神医学科合作引进了心理测评系统,用于客观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狂躁等心理状态;系统研究了补肾益气及清热理法方药对肿瘤患者慢性应激状态改善的机制以及对肿瘤微环境炎症、血管新生等环节的作用,并系统发表了影响因子较高的相关文章。在此基础上,该科创建了针对肿瘤及其他重型慢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康复指导及替代医学治疗的"慢病相对时空"项目已成功运行了5年余,依托华山医院多学科综合实力和包括心理科在内的众多专家临床经验,从专业角度给患者以医学和心理支持、引导和帮助,提高患者对肿瘤等重型慢病的病因、治疗、预后及随访的正确认识,及时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并指导患者长期坚持多学科综合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这些内涵共同为肿瘤等慢病患者铸就了一个相对和谐、温暖、健康、快乐的时间和空间,"慢病相对时空"名称由此而来。董竞成教授认为包括传统医学在内的替代医学手段干预肿瘤的疗效的重要机理,很可能是通过影响机体应激机制和调节机体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等对肿瘤微环境产生正向作用,这也是"慢病相对时空"所基于的科学基础。另外,该项目是医患之间交流的稳固平台,方便出院患者的系统化管理,同时也是塑造新型医患关系的崭新实践。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收效卓著

自项目开始之日截至目前,数年来已先后有两千三百余名患者通过参加该项目获益。通过心理测评和血液、唾液中相关指标检测发现接受心理干预、音乐治疗、正念冥想和太极导引后,患者抑郁、焦虑、睡眠、疼痛、疲劳、情绪孤独等情况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患者体内反映应激、抑郁、焦虑的指标下降到正常水平,包括众多晚期肿瘤患者在内的总体5年生存率达到92.4%,数十名全身多脏器转移已被外院宣布只剩下几个月生存期的患者几年来仍健在,且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该项目2015年荣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医疗服务品牌优秀示范项目",受到上海电视台、文汇报、东方早报、大众卫生报、科学网、东方网、凤凰网、复旦新闻网、华山医院网站等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五年干预效果发布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