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造工作的“请进来”与“走出去”

近年来,内蒙古监狱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的新途径。一方面,不断完善帮教机制,逐步实现了帮扶衔接“无缝隙”、教育改造“全覆盖”。另一方面,将社会力量“请进来”,推动监狱工作“走出去”,逐步构建了“大墙内外双向互动”的帮教工作体系,不仅使教育改造工作的综合效能得以有效发挥,也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和服刑人员亲属的支持与理解。

请进来

春节将至,呼和浩特第四监狱安排23名患病服刑人员的亲属走进狱内,开展亲情帮教活动。这些患病服刑人员中,有的长期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困扰,有的正在医院接受透析。亲人的到来如同一剂“止痛药、强心针”,让他们能够重燃改造热情,坚定改造信心。

教育改造工作的“请进来”与“走出去”
教育改造工作的“请进来”与“走出去”

服刑人员亲属参观了监狱医院门诊楼、血液透析中心和服刑人员生活区。

监狱医院民警向患病服刑人员家属详细介绍了对患病服刑人员治疗措施和康复情况。

年迈的父母、稚气未脱的孩子、热泪盈眶的妻子、许久未见的兄弟姊妹,每个曾经出现在梦里的形象,都是改造路上的一盏心灯。

走出去

数九隆冬,寒风凛冽。赤峰监狱联手赤峰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驱车500余公里,对服刑人员宋某10岁的儿子开展了“春节送温暖、携手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

宋某因杀妻被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2012年投入赤峰监狱改造。宋某入狱后,家庭濒临破碎,儿子即将辍学,他也因自己的罪行而悔恨不已,改造期间他精神萎靡、思想颓废,还曾产生轻生念头,唯有儿子小宋是他难以割舍的牵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监狱迅速行动,与赤峰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一起,开始了对小宋同学的救助。

在监狱和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爱心行动的感召下,当地村委会向巴林左旗民政部门为小宋申请了孤儿救助金;头敖包小学也已将小宋列入学校重点帮扶对象,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这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爱心与爱心的接力,在当地村民和赤峰监狱的服刑人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教育改造工作需要来自多方面的理解与支持。服刑人员的顺利回归,除了需要监狱履行职责、担当使命,社会与家庭也应该主动向失足浪子伸出援手、教育挽救。

“请进来”与“走出去”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携手破冰,共同关注和参与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使其走向新生,成为守法公民。

教育改造工作的“请进来”与“走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