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飞地”,一个对于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熟悉的词。他的意思是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我们都知道中国向来不是一个喜欢侵略的国家,但是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被迫大开了国家的大门,开始融入了世界的大格局中。失去了偏安一隅的安定。失去一些东西总会得到另外的东西来补偿自己,中国也不例外,飞地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在海外的“飞地”一直不被国人熟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

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斯瓦尔巴群岛,相信大家看到这个地名肯定都是一头雾水,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怎么会称为中国的飞地?其实斯瓦尔巴群岛是位于欧洲边缘,深入北极圈的一个小岛。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国家开展北极探索的前进基地。那这又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原来在20世纪初的时候,欧美国家发现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世界就是这样,在利益面前没有朋友,这些欧洲国家都宣称对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主权,要求其他国家撤离。但是因为牵涉的国家太多一时得不到解决,后来商量签一份合约来约束各国在岛上的权益,《斯瓦尔巴条约》就此诞生。

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当时的法国政府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利益考量在1925年的时候主动找到当时处于军阀混战当中的段祺瑞政府,希望中国可以承认这个条约,并在《斯瓦尔巴条约》上签字。要说段祺瑞也是爱面子,既然人家法国人都亲自上门了,哪还有拒绝的道理,于是派人在《斯瓦尔巴条约》上签字。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真的只是去签一个字而已,或许是因为签的条约太多的缘故,《斯瓦尔巴条约》并没有引起国内的重视。

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就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后不久,《斯瓦尔巴条约》于1925年8月14日生效,同时条约规定,该群岛不得作为军事用途,缔约国可在挪威法律之下,自由出入该岛,无需签证,享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域及其领水内的捕鱼、狩猎权,开展海洋、工业、矿业、商业活动的权利和开展科学调查活动的权利。

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虽然中国在1925年就在条约上签字了,但是中国真正行使条约签署国权力的时候是在1991年,随着中国民间科考的推动,中国人的足迹开始出现在北极大地。直到2001年挪威政府邀请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开展北极考察并建立北极科学考察站。正是因为有了上个世纪在《斯瓦尔巴条约》上的签字,中国在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才有了法律依据。

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块孤悬海外的中国“飞地”,竟然在北极!

如今中国已经在北极建立了属于我们国家的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同时这也是北极地区的第八座科学考察站,与欧美强国平起平坐。不知道隔壁的欧美国家看到中国在北极地区所取得的成就内心会不会感到一丝后悔,尤其是法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