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位媽媽給娃報寒假班時瞞著爸爸和老人?

有多少位媽媽給娃報寒假班時瞞著爸爸和老人?

謹以此文獻給奮鬥在寒假帶娃一線的中年鬥士們!!!

1、

臨近晚上21:00,我終於一路連趕帶拽地把娃拖回了家。

這個寒假,我給寶貝兒子加了一門線下英語課。這一重大決策不但罔顧隊友的不滿,也欺瞞了太上老母。

然而,身為奮鬥在雞娃一線的中年老母,總得有一點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殺伐決斷。

上課第一晚,我還是有點心虛。直到打開家門,我才長長抒了一口氣。隊友此時還在雲端(加班),我們母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一節線下英語培訓。想想還蠻有成就感的。

但生活總是一波三折。手機微信響了。我心頭一緊!

還在旅遊途中的母上大人在家庭群裡發話:

“這麼晚娃去哪了?”

活在當下,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忽略硬幣的另一面。比如,絕不能無視老人家緊跟科技發展的決心。

外出上課,我囑咐娃務必帶好定位手錶。隊友一向不大在意這些小玩意兒。太上老母親恰好旅遊在外,於是我心存一絲僥倖。

但,薑還是老的辣,否則就不是老薑。千里之外,親外孫的軌跡行動,盡在掌握。

我有了一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感覺。

家庭群一場暴風驟雨說到就到!就連躲在雲端加班的隊友都驚動了。沒有懸念,我那不爭氣的枕邊人毫不客氣的加入了對我的遠程罵戰!

怎麼辦?態度誠懇的認了吧,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祈禱人心都是肉長的!

但領罵的太上老母親連續拋出殺招:

  • 娃晚飯吃了嗎?
  • 匆匆忙忙吃了什麼?
  • 吃不好,身體咋辦!!
  • 身體不好還讀什麼書!

果然是經歷過苦日子的老三屆,凡事離不開好好吃飯。

在太上老母眼裡,娃的一切永遠離不開終極三問:


有多少位媽媽給娃報寒假班時瞞著爸爸和老人?

這下,身為中年老母的我,也怒了!

只管小的吃沒吃?我就不用吃的啊!

談到小的,人心妥妥地都是肉長的。一轉眼,對中年人,人心則成了鐵打的啊!

我這個上班的媽趕來趕去,直接辟穀算了!

真當我在修仙啊!!


有多少位媽媽給娃報寒假班時瞞著爸爸和老人?

2、

時間倒退回約20:10,逼近小小猴下課的點,我卻還站在一個地形極其複雜的升級版十字路口,上有高架,前有車流,渾身裹著霧霾與尾氣。對著手機導航的我,一團迷茫。

幾分鐘前,我在地鐵裡匆忙買了4個生煎,從地下鑽出地面,然後,直接懵了!!

對中年老母來說,沒有經歷下班趕路接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若再遇上嚴重拖堂的會議,時間緊湊不算,身為路盲再遇到複雜地形,那這人生非但完整,而且完滿。

因為,只有堅強、堅韌、堅決的中年老母,才能在這樣的生活考驗下不忘初心,不會輕易拎起電話,隨隨便便就說:"今天下班臨時有個會,你去接娃吧!"。

中年老母,都不是隨便的人。對娃下手之前,哪個老母不先自虐個千百遍啊。

但自虐的老母親也是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

當我在地鐵迷宮似的出入口橫衝直撞,時間萬分緊迫的情況下,居然一眼就瞄上了某知名品牌的生煎,非常感性的放棄了便利店的麵包乾糧。

畢竟人生如此不如意,堅強樂觀的老母也是要吃東西的,特別是熱乎的,有肉的。


有多少位媽媽給娃報寒假班時瞞著爸爸和老人?

當我終於辨明瞭方向,站在高架下等紅燈,摸著漸漸涼去的生煎,覺得時不我待。

夾雜著四周尾氣的醇厚味兒,我張開嘴,一口狠狠地咬下去……

然而,我錯誤估計了自己嘴的尺寸與生煎的個頭。作為知名小吃,體型果然實在。江南女子標配的小口一點都不實用,關堅時刻,還是人家大嘴猴的尺碼更高效。

更糟的是,我的天爺,這生煎它還有湯……

(圖不重要,需要的話請自己腦補)

3

時間再倒退到半個月前。臨近元旦。身為雞娃第一負責人的老母親,著手開始策劃寒假方案。

從最初散養放羊,再到增加標配奧數,每跨越一個假期,娃的日程都會更充實一點點。

如今熬到三年級,明顯覺得英語吃緊,我主張給娃增加一門線下英語。

當然,家裡那個一貫以慈父面貌視人的隊友是不認可的,小孩子家家的,學那麼多幹嗎?

但畢竟,家裡沒有礦。更何況只有日常帶娃的親孃才更瞭解自家娃的斤兩。

最終,在雲端飄著的隊友,僅僅侷限於務虛的“指導”。熬過一整聒噪,他自飄回雲端。

既然是務實,老母親就要把樁樁件件務到實處:機構對比,課程選擇,遠近路程,時間規劃,以及最最重要的,娃的思想疏通,當然也包括晚餐調整,及一應後勤安排。

一切準備妥當,就等著晚上按計劃行動。

阿姨突然問了一句:“你晚上去接他,那你晚飯什麼時候吃?”

我恍然大悟,對哦,我也要吃完飯的啊!

算了,大冬天路邊找個熱乎的邊走邊啃就行,有肉的更好。

有多少位媽媽給娃報寒假班時瞞著爸爸和老人?

猴年媽曰:聊聊帶娃成長的日子,有歡笑,有苦惱,哭著笑著,娃就長大了,而我也就變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